風鈴:四
關燈
小
中
大
看一看。
又說那條是班裡的一女同學,跟自己開玩笑,故意以男娃的口吻搞得惡作劇。
我說你當時為啥不說?人家說就不想說,又開始跟我理論起那天的事。
我隻好說是幫着整理書包,無意中發現的。
人家就跟我強調起空間,距離,還有什麼人格,尊嚴,自由,未成年人保護法,說的一套套的,不知是從哪學來的。
我跟人家說起高考的事,人家愛理不理,說看心情了,也許到時候不想考就不考了。
我當時吓了一跳,威脅說這麼多年供你念書,你不考,我們隻好跳樓了。
人家倒好,說你們愛跳不跳呢。
把我氣得是光咬牙,沒話說。
” 聽着,聽着,康權有點麻木了。
陶玉就問起了家裡的事。
這一回輪到康權來述說了,他言簡意赅,實情以告,隻是省略了一些不便妻子知道的話。
說到康炳,更是一言帶過,隻說回家取了東西就走了。
陶玉就有話了,說:“你看,這麼多年,你媽身上病是有點,但一些毛病,都是你這個孝子慣出來的。
”康權不悅地糾正說:“不是你媽,是咱們的媽。
”陶玉說:“你不要扣字眼,我知道呢。
那天你發脾氣了,媽照樣還不是沒事嗎。
這不,還能去自己的女子家住幾天呢。
”康權扁了嘴咕哝說:“沒事當然好,有事就遲了。
”陶玉開導說:“我給你說,家裡的老人是大家的,今後不能你一個人大事小事的攬,那樣累死你都活該。
你也讓大姐和康炳、康梅都盡點考,也給人家一點機會。
”康權聽了不言語。
陶玉和好了女兒,自我感覺良好,叨叨着标榜說:“我呀,是看着你一天頭發和胡子毛蓬蓬的,是心疼你才跟你說這些話呢。
除了我,你們家誰關心你的死活呢。
”康權白眼看着妻子。
正這時,家裡的電話響了,康權順手接起,一聽是康梅打來的。
母親在那邊鬧騰起來了,按康梅的說法,是母親突然到陽台往下看了一下,樓層高,樓下正好有幾個年輕人打吵吵,她就受不了了,咋說也不住了,說怕半空中半夜掉到地獄裡面去。
康梅隻好送母親回家,想打個的士,車都攔住了,母親就是不坐,說是又送她去那鬼地方。
康梅說哪咱們走着回去,母親仍然不幹,讓誰也不要送,要自己回去。
康梅不放心,隻好跟在後面,卻見母親隻往小巷子裡亂拐,看見她跟着,就往地上一坐不走了。
這樣折騰了一個多小時,沒辦法,康梅隻好給大哥康權打電話。
這樣一個現時而又對應的例子,讓陶玉沒等聽完電話就走開了。
康權穿起衣服,沒來得及扣好衣扣就出門,下樓的腳步聲又急又重。
到了樓下,他從車棚裡就騎在自行車上,敞開着領口,有點張狂地闖出院子,一拐就不見了。
陽台上俯看的陶玉,把嘴唇咬的都快流出血了,才覺到疼。
那天,康權很晚才回來,推開女兒的房間,見囡囡還在學習,一時忘了那檔子事,關切地說了句睡吧,不早了,明天還要上課呢。
女兒沒理他,還把頭往一邊擰了一下。
康權意識到了自己表現的矛盾,再沒說啥,重新拉住了門,回到黑着燈的大卧室。
陶玉側身睡着,卻是穿了睡衣,把頭窩在被子裡。
康權窸窸窣窣脫了襯衣襯褲,悄無聲息地睡在了另一邊。
他太累了,剛要朦胧的時候,聽到了陶玉的抽噎之聲。
康權知道妻子在想什麼,也知道她為什麼而哭。
他想着說幾句溫情的話,又覺得說什麼都是多餘,便努力睜着眼睛,不使自己睡着,然後靜聽妻子哀怨的抽泣。
等到陶玉慢慢睡着了,康權自己反倒哈欠連天沒了睡意。
于時,家裡的、單位的、公司的,承攬的雜事,還有朋友們的七長八短,都從他腦子裡彌漫而出。
生活在時光的平面上層出不窮,十幾天後,父母的鄰居家把隔牆上的網給裝上了,裝得很高,也很結實,而且還在頂端設計了一個弧形的帽沿,用以進一步防止抛物過境。
裝網的那天,康權和父親合夥,把母親騙離了家裡,使上門的工人作業沒有受幹擾。
等得了電話,康權陪父母回到院子,就看到了那張網。
父親裝做不知情,開玩笑說誰裝了這麼個東西啊?母親的臉色卻大變,驚恐的眼神如蜂巢被捅了一下般紛亂。
老人肯定是聯想到了精神病院裡的那些絲網了,這讓康權突然覺得非常的内疚。
好在,在随後幾日裡,母親習慣了牆上的鐵網,發現它并不對自己構成威脅,轉而開始欣賞它,琢磨它,進而站在凳子上用手模,用棍子去打。
母親覺得自己戰勝了鐵網,戰勝了一直覺得不順心,也不順眼的這家鄰居。
母親自豪地對父親說:“他們家怕我了哇。
”父親心知肚明,嘴上順着說:“是怕了,不然不會裝網的。
”母親在院子走來走去,說:“怕了就好。
他們
又說那條是班裡的一女同學,跟自己開玩笑,故意以男娃的口吻搞得惡作劇。
我說你當時為啥不說?人家說就不想說,又開始跟我理論起那天的事。
我隻好說是幫着整理書包,無意中發現的。
人家就跟我強調起空間,距離,還有什麼人格,尊嚴,自由,未成年人保護法,說的一套套的,不知是從哪學來的。
我跟人家說起高考的事,人家愛理不理,說看心情了,也許到時候不想考就不考了。
我當時吓了一跳,威脅說這麼多年供你念書,你不考,我們隻好跳樓了。
人家倒好,說你們愛跳不跳呢。
把我氣得是光咬牙,沒話說。
” 聽着,聽着,康權有點麻木了。
陶玉就問起了家裡的事。
這一回輪到康權來述說了,他言簡意赅,實情以告,隻是省略了一些不便妻子知道的話。
說到康炳,更是一言帶過,隻說回家取了東西就走了。
陶玉就有話了,說:“你看,這麼多年,你媽身上病是有點,但一些毛病,都是你這個孝子慣出來的。
”康權不悅地糾正說:“不是你媽,是咱們的媽。
”陶玉說:“你不要扣字眼,我知道呢。
那天你發脾氣了,媽照樣還不是沒事嗎。
這不,還能去自己的女子家住幾天呢。
”康權扁了嘴咕哝說:“沒事當然好,有事就遲了。
”陶玉開導說:“我給你說,家裡的老人是大家的,今後不能你一個人大事小事的攬,那樣累死你都活該。
你也讓大姐和康炳、康梅都盡點考,也給人家一點機會。
”康權聽了不言語。
陶玉和好了女兒,自我感覺良好,叨叨着标榜說:“我呀,是看着你一天頭發和胡子毛蓬蓬的,是心疼你才跟你說這些話呢。
除了我,你們家誰關心你的死活呢。
”康權白眼看着妻子。
正這時,家裡的電話響了,康權順手接起,一聽是康梅打來的。
母親在那邊鬧騰起來了,按康梅的說法,是母親突然到陽台往下看了一下,樓層高,樓下正好有幾個年輕人打吵吵,她就受不了了,咋說也不住了,說怕半空中半夜掉到地獄裡面去。
康梅隻好送母親回家,想打個的士,車都攔住了,母親就是不坐,說是又送她去那鬼地方。
康梅說哪咱們走着回去,母親仍然不幹,讓誰也不要送,要自己回去。
康梅不放心,隻好跟在後面,卻見母親隻往小巷子裡亂拐,看見她跟着,就往地上一坐不走了。
這樣折騰了一個多小時,沒辦法,康梅隻好給大哥康權打電話。
這樣一個現時而又對應的例子,讓陶玉沒等聽完電話就走開了。
康權穿起衣服,沒來得及扣好衣扣就出門,下樓的腳步聲又急又重。
到了樓下,他從車棚裡就騎在自行車上,敞開着領口,有點張狂地闖出院子,一拐就不見了。
陽台上俯看的陶玉,把嘴唇咬的都快流出血了,才覺到疼。
那天,康權很晚才回來,推開女兒的房間,見囡囡還在學習,一時忘了那檔子事,關切地說了句睡吧,不早了,明天還要上課呢。
女兒沒理他,還把頭往一邊擰了一下。
康權意識到了自己表現的矛盾,再沒說啥,重新拉住了門,回到黑着燈的大卧室。
陶玉側身睡着,卻是穿了睡衣,把頭窩在被子裡。
康權窸窸窣窣脫了襯衣襯褲,悄無聲息地睡在了另一邊。
他太累了,剛要朦胧的時候,聽到了陶玉的抽噎之聲。
康權知道妻子在想什麼,也知道她為什麼而哭。
他想着說幾句溫情的話,又覺得說什麼都是多餘,便努力睜着眼睛,不使自己睡着,然後靜聽妻子哀怨的抽泣。
等到陶玉慢慢睡着了,康權自己反倒哈欠連天沒了睡意。
于時,家裡的、單位的、公司的,承攬的雜事,還有朋友們的七長八短,都從他腦子裡彌漫而出。
生活在時光的平面上層出不窮,十幾天後,父母的鄰居家把隔牆上的網給裝上了,裝得很高,也很結實,而且還在頂端設計了一個弧形的帽沿,用以進一步防止抛物過境。
裝網的那天,康權和父親合夥,把母親騙離了家裡,使上門的工人作業沒有受幹擾。
等得了電話,康權陪父母回到院子,就看到了那張網。
父親裝做不知情,開玩笑說誰裝了這麼個東西啊?母親的臉色卻大變,驚恐的眼神如蜂巢被捅了一下般紛亂。
老人肯定是聯想到了精神病院裡的那些絲網了,這讓康權突然覺得非常的内疚。
好在,在随後幾日裡,母親習慣了牆上的鐵網,發現它并不對自己構成威脅,轉而開始欣賞它,琢磨它,進而站在凳子上用手模,用棍子去打。
母親覺得自己戰勝了鐵網,戰勝了一直覺得不順心,也不順眼的這家鄰居。
母親自豪地對父親說:“他們家怕我了哇。
”父親心知肚明,嘴上順着說:“是怕了,不然不會裝網的。
”母親在院子走來走去,說:“怕了就好。
他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