喘息:五
關燈
小
中
大
時,康炳又有點打退堂鼓了,好象有天大的為難一樣,吞吞吐吐說:“哥,呂娥現在有點變态了,眼裡就有錢。
可我這幾個月一個也沒掙下,還讓你欠了那麼多賬。
”康權在路燈光下瞅着這個總不能自立的弟弟說:“要錢那是對外人。
對你,你就不要想那麼多了,當然,也不要先提這些事情。
”康炳仍然沒信心,說:“哥,要不你跟呂娥說一說。
”康權苦笑一聲說:“你不想想,我是個當大伯子的,這種事咋好去說呀。
”康炳又默默即即了一會說:“哥,要不,你讓我嫂子先探一下呂娥的口風。
”康權隻好說:“也罷,我回去跟你嫂子交流一下,看行不行。
”康炳這才嘿嘿一笑說:“哥,其實一個人挺好的。
自由自在沒人管。
”康權訓說:“你一個人自由了挺好,全家人跟着你受累。
活人沒有點責任心哪能行。
”康炳瓷了一陣子,搖頭晃腦走了。
走開了一段距離,康權回眸凝視着步伐踽踽的弟弟,從他那比一般人高大的、卻俑肩明顯的背影中,品味出一絲似乎永遠長不大的簡單、幼稚和悲哀。
走到了家門口,康權的腦子還在思索着,忽然想到,也是自我安慰的一念。
他想,如果弟弟的父親不是自己父親這樣老實巴交了一生的小職員,而是一個有權有勢,呼風喚雨的人物,那一切肯定跟現在大不一樣了。
他的不學無術,就成了公子少爺的特色與僻好了。
康權又聯想到了自己的失敗,那種昝與恨,如胃酸般從體内湧了出來,剛剛順利解決了一件事的喜悅勁,被沖唰的蕩然無存。
回到家裡,陶玉加班沒有回來,女兒吃過的飯碗還留在桌上。
康權洗手收拾,又洗了鍋碗,又清理了廚房的垃圾,把家像女人一樣收拾了一遍。
坐下來時,心卻不能平靜,隐隐地覺得妻子在近一段時間裡,跟過去有點不同,家也沒心思收拾,到處都是湊合的迹象,連打扮上也随意了,跟自己的話好象也少了,而且偶爾還喝一兩盅酒。
這些不太明顯的變化,其成因是年齡?還是說生活?或者說是自己的行為所導緻的?如果說自己心灰意冷,是一種願望與無奈的矛盾造成的。
妻子的“心灰意冷”就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了。
她是女人,在人生中女人背負的東西,應較男人要輕許多許多……。
陶玉回到家裡,發現所有的燈都關着,還以為康權不在家,開燈一看,吓了一跳。
康權無聲地坐在沙發上,凝望自己的目光因為燈光的瞬間刺激,而眯出了恍惚的神情,臉上的表情也是很僵硬的樣子。
陶玉抱怨說:“吓死我了,就跟個鬼一樣。
”就要換拖鞋和衣服,看見收拾整齊的家,輕松地又問又表揚:“你收拾的?這還差不多。
”康權沒動也沒應聲,沉默中看着妻子,發覺自己最親近的人,額發有點零亂,面容在白熾的燈光下顯出了人到中年的成熟與疲憊。
他猛地想起了女兒,再看牆上的壁鐘,臨近晚十點半了,便說:“不要換衣了,女兒馬上放晚自習,咱們一起接一趟吧。
” 夫妻倆一前一後相随着,走在西遠市的大街上。
從下樓的時候,陶玉就感到了丈夫所表現出的壓抑,就說自己九點時往家打電話,沒人接。
康權“嗯”了一聲,簡要地說了一下為康炳出面的事。
陶玉郁郁地埋怨說,你們家的事咋就這麼多啊!康權沒去理會。
在校門口等的中間,康權說了想讓妻子為弟弟複婚的事當個說合之人。
陶玉有點惱,說:“你們家的事有你就行了,還想讓我也摻和進來啊?”康權指責說:“什麼你們我們,你就是我們家的一分子。
”陶玉說:“我不去,各人的生活各人過,他們又不是小孩子。
”康權說:“他們要是小孩子,事情倒好辦了。
”陶玉說:“這又是你的意思?”康權說:“也是吧,爸也提說了好幾次了。
”陶玉問了句模棱兩可的話:“你不累嗎?”康權不解地回問說:“啥意思?”陶玉說:“有個成語叫‘越俎代庖’,你就是那種人。
”康權說:“我倒想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活着,可能嗎?”陶玉歎息一聲說:“有什麼辦法,你媽生來你就是一個背石頭的命。
” 陶玉是個綿裡藏針,又菩薩心腸的小家碧玉式的女人。
兩人近二十年歲月的磨合,相互間已經幾無棱角可言了。
康權從那恨鐵不成鋼的憐憐的口吻中,知道她已經替自己攬起了這檔子事情。
學校晚自習的鈴聲是一曲悠揚的網絡音樂,上千名高一到高三的莘莘學子,很快就湧滿了校園,湧出了校大門。
他們身着色澤不同的服飾,高矮胖瘦,表情各異,叽叽喳喳,還有少數的幾個高喊二叫,活奔亂跳,打打鬧鬧。
衆多的家長守望在大門的四面,從這群被應試教育蝕得缺少了活力的娃娃堆中,分揀着自己的兒和女。
夫妻兩人不再說話,翹道中幾乎是同時看見了女兒囡囡……。
可我這幾個月一個也沒掙下,還讓你欠了那麼多賬。
”康權在路燈光下瞅着這個總不能自立的弟弟說:“要錢那是對外人。
對你,你就不要想那麼多了,當然,也不要先提這些事情。
”康炳仍然沒信心,說:“哥,要不你跟呂娥說一說。
”康權苦笑一聲說:“你不想想,我是個當大伯子的,這種事咋好去說呀。
”康炳又默默即即了一會說:“哥,要不,你讓我嫂子先探一下呂娥的口風。
”康權隻好說:“也罷,我回去跟你嫂子交流一下,看行不行。
”康炳這才嘿嘿一笑說:“哥,其實一個人挺好的。
自由自在沒人管。
”康權訓說:“你一個人自由了挺好,全家人跟着你受累。
活人沒有點責任心哪能行。
”康炳瓷了一陣子,搖頭晃腦走了。
走開了一段距離,康權回眸凝視着步伐踽踽的弟弟,從他那比一般人高大的、卻俑肩明顯的背影中,品味出一絲似乎永遠長不大的簡單、幼稚和悲哀。
走到了家門口,康權的腦子還在思索着,忽然想到,也是自我安慰的一念。
他想,如果弟弟的父親不是自己父親這樣老實巴交了一生的小職員,而是一個有權有勢,呼風喚雨的人物,那一切肯定跟現在大不一樣了。
他的不學無術,就成了公子少爺的特色與僻好了。
康權又聯想到了自己的失敗,那種昝與恨,如胃酸般從體内湧了出來,剛剛順利解決了一件事的喜悅勁,被沖唰的蕩然無存。
回到家裡,陶玉加班沒有回來,女兒吃過的飯碗還留在桌上。
康權洗手收拾,又洗了鍋碗,又清理了廚房的垃圾,把家像女人一樣收拾了一遍。
坐下來時,心卻不能平靜,隐隐地覺得妻子在近一段時間裡,跟過去有點不同,家也沒心思收拾,到處都是湊合的迹象,連打扮上也随意了,跟自己的話好象也少了,而且偶爾還喝一兩盅酒。
這些不太明顯的變化,其成因是年齡?還是說生活?或者說是自己的行為所導緻的?如果說自己心灰意冷,是一種願望與無奈的矛盾造成的。
妻子的“心灰意冷”就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了。
她是女人,在人生中女人背負的東西,應較男人要輕許多許多……。
陶玉回到家裡,發現所有的燈都關着,還以為康權不在家,開燈一看,吓了一跳。
康權無聲地坐在沙發上,凝望自己的目光因為燈光的瞬間刺激,而眯出了恍惚的神情,臉上的表情也是很僵硬的樣子。
陶玉抱怨說:“吓死我了,就跟個鬼一樣。
”就要換拖鞋和衣服,看見收拾整齊的家,輕松地又問又表揚:“你收拾的?這還差不多。
”康權沒動也沒應聲,沉默中看着妻子,發覺自己最親近的人,額發有點零亂,面容在白熾的燈光下顯出了人到中年的成熟與疲憊。
他猛地想起了女兒,再看牆上的壁鐘,臨近晚十點半了,便說:“不要換衣了,女兒馬上放晚自習,咱們一起接一趟吧。
” 夫妻倆一前一後相随着,走在西遠市的大街上。
從下樓的時候,陶玉就感到了丈夫所表現出的壓抑,就說自己九點時往家打電話,沒人接。
康權“嗯”了一聲,簡要地說了一下為康炳出面的事。
陶玉郁郁地埋怨說,你們家的事咋就這麼多啊!康權沒去理會。
在校門口等的中間,康權說了想讓妻子為弟弟複婚的事當個說合之人。
陶玉有點惱,說:“你們家的事有你就行了,還想讓我也摻和進來啊?”康權指責說:“什麼你們我們,你就是我們家的一分子。
”陶玉說:“我不去,各人的生活各人過,他們又不是小孩子。
”康權說:“他們要是小孩子,事情倒好辦了。
”陶玉說:“這又是你的意思?”康權說:“也是吧,爸也提說了好幾次了。
”陶玉問了句模棱兩可的話:“你不累嗎?”康權不解地回問說:“啥意思?”陶玉說:“有個成語叫‘越俎代庖’,你就是那種人。
”康權說:“我倒想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活着,可能嗎?”陶玉歎息一聲說:“有什麼辦法,你媽生來你就是一個背石頭的命。
” 陶玉是個綿裡藏針,又菩薩心腸的小家碧玉式的女人。
兩人近二十年歲月的磨合,相互間已經幾無棱角可言了。
康權從那恨鐵不成鋼的憐憐的口吻中,知道她已經替自己攬起了這檔子事情。
學校晚自習的鈴聲是一曲悠揚的網絡音樂,上千名高一到高三的莘莘學子,很快就湧滿了校園,湧出了校大門。
他們身着色澤不同的服飾,高矮胖瘦,表情各異,叽叽喳喳,還有少數的幾個高喊二叫,活奔亂跳,打打鬧鬧。
衆多的家長守望在大門的四面,從這群被應試教育蝕得缺少了活力的娃娃堆中,分揀着自己的兒和女。
夫妻兩人不再說話,翹道中幾乎是同時看見了女兒囡囡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