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pter 30
關燈
小
中
大
戴青見他疑似笑了,有些恐慌。
好半天後,他隐約明白了這笑的意味,于是一頭黑線:看不出來,弋哥還真是個醋壇子啊。
…… 言焓和甄暖到局裡後,重新回去辦公室。
話題重回連環自殺案,甄暖把整理的報告交給言焓,全都是最近她清查三隊的案子時發現的疑點。
言焓看着資料,聽着她的彙報,臉色稍稍肅了下去,切入話題:“你認為白塔區的這起案子不是自殺?” “對。
調查報告裡說,這個女孩有自殺傾向,厭世感嚴重,和人無仇。
她獨自在家割腕自殺,也沒有掙紮痕迹。
但是……她的割腕傷口不對。
” 言焓翻去下一頁。
照片上,死者的手部有一道深深的刀片傷口,皮肉外翻。
他把資料放在桌上,稍稍往後靠進椅子裡,眼眸擡起,手掌交疊地聽她講。
她見他黑眸沉沉看着自己,再度不自在起來,眼神飄過去看他背後的仙人球: “普通人很難找準割腕自殺的力度和位置,大部分都會割得太淺,傷口即使流血也常常會自己愈合,要嘗試很多次才會找準。
所以割腕自殺的人會有多條深淺不一的傷口,甚至很多都有前幾次的舊傷。
可這個自殺的人一刀就成功了。
我想,或許是有人幫她做的。
” 她斜着目光一闆一眼說着,像接受背書檢查的學生。
言焓起身,到飲水機邊接了杯水遞給她,繼續:“肇事逃逸緻死案呢?” “哦,那個啊……” 半個小時後,甄暖把所有覺得可疑的地方都和言焓說了,然後,稍稍忐忑地問:“隊長,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?” 言焓的回答是:“你等一會兒,我去趟尚局的辦公室。
” …… 半小時後, 言焓把一隊和三隊的人都召集了起來: “三隊的幾個法醫整體年紀較輕,肩上的壓力和責任很大,也沒有老法醫帶着,經驗不足,且這次的事件很特殊,是另類的連環自殺。
三隊的案子繼續由三隊調查。
而一隊手頭的案子剛好有些聯系,這次特殊的連環自殺案就由兩個隊一起合作。
經此也提醒我們兩個隊在今後的日常工作中多交流多串門,互相監督提高,增進感情。
哪天一隊的法醫們有疏漏,也還得三隊的人揪出來校正。
” 甄暖愣愣聽完,發覺一件棘手的人際關系問題被他處理得天衣無縫了。
整個隊的名譽縮小到法醫這一塊兒,幾個法醫和助理一起承擔,不單獨點名,犯錯的原因除了“年紀輕”這種是人都會經曆的坎兒,還有“沒老法醫帶”這類客觀事實。
甚至,他一句話不提“誤判”,而說“特殊的自殺”。
而他和尚局商量後的提議不是一隊全權負責,而是讓三隊繼續他們的案子。
兩隊一起合作,加強交流,互相學習,關系更進一步。
最後邀請對方監督自己,既給對方留面兒,更顯一隊自信自律的風度。
難怪老白說他是“全能型隊長”,不僅智商高,情商指數也爆表。
以後要多和隊長學習,嗯,就是這樣。
喵~ 甄暖猛地聽到自己的内心活動,一頭黑線……以後誰再叫她小貓兒她拿爪子撓死他! 三隊隊長潘林說:“看過幾個卷宗後,這次的案件基本上可以概括為,有人想自殺,或因無法下定決心,或因成功率不高,或因死法太痛苦等,尋求他人幫助,或自殺,或僞裝成意外事件。
” “對。
”言焓凝眉,“隻不過,現在還無法确定,這些連環自殺案背後的穩定聯系。
” 而此時,甄暖翻看着手中的資料,看到有一頁,愣住: “隊長……” “怎麼?” 她愣愣地擡起頭:“我想,我可能知道為什麼有人追殺我了。
” “下公交站台差點兒被人撞的那晚,白天我就在核查這些案子。
我看到10月初白塔區女孩割腕自殺案時,打電話問過他們的家屬,然後聯系了女孩的家教問她最近的情況。
那個家教的電話号碼和姓名……就是理工大學自殺的研究生。
我和她對過話,她知道我在懷疑這些自殺案。
” 言焓沉默半刻,道,“這一次,我們遇到了連環殺手,而且是團體的。
” 會議室裡每個人都感到一股沉肅的氣息。
“更特殊的是,這次的連環殺手團體,成員并不固定,殺手可能成為被殺者,被殺者也會選擇‘幫助’他人而成為殺手,可即使如此,整個團體的結構卻仍然穩固。
他們和常見的連環殺手不同,不僅成員多,而且,并非随意或按照個人喜好憤怒去定向尋找獵物,而是獵物主動找上他們,請他們幫忙自殺。
” 如此詭異的“連環自殺”或“連環幫人自殺”案,别說譽城,放眼全國都是聞所未聞。
蘇雅沉吟:“這個連環殺手團體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,複雜得多。
”
好半天後,他隐約明白了這笑的意味,于是一頭黑線:看不出來,弋哥還真是個醋壇子啊。
…… 言焓和甄暖到局裡後,重新回去辦公室。
話題重回連環自殺案,甄暖把整理的報告交給言焓,全都是最近她清查三隊的案子時發現的疑點。
言焓看着資料,聽着她的彙報,臉色稍稍肅了下去,切入話題:“你認為白塔區的這起案子不是自殺?” “對。
調查報告裡說,這個女孩有自殺傾向,厭世感嚴重,和人無仇。
她獨自在家割腕自殺,也沒有掙紮痕迹。
但是……她的割腕傷口不對。
” 言焓翻去下一頁。
照片上,死者的手部有一道深深的刀片傷口,皮肉外翻。
他把資料放在桌上,稍稍往後靠進椅子裡,眼眸擡起,手掌交疊地聽她講。
她見他黑眸沉沉看着自己,再度不自在起來,眼神飄過去看他背後的仙人球: “普通人很難找準割腕自殺的力度和位置,大部分都會割得太淺,傷口即使流血也常常會自己愈合,要嘗試很多次才會找準。
所以割腕自殺的人會有多條深淺不一的傷口,甚至很多都有前幾次的舊傷。
可這個自殺的人一刀就成功了。
我想,或許是有人幫她做的。
” 她斜着目光一闆一眼說着,像接受背書檢查的學生。
言焓起身,到飲水機邊接了杯水遞給她,繼續:“肇事逃逸緻死案呢?” “哦,那個啊……” 半個小時後,甄暖把所有覺得可疑的地方都和言焓說了,然後,稍稍忐忑地問:“隊長,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?” 言焓的回答是:“你等一會兒,我去趟尚局的辦公室。
” …… 半小時後, 言焓把一隊和三隊的人都召集了起來: “三隊的幾個法醫整體年紀較輕,肩上的壓力和責任很大,也沒有老法醫帶着,經驗不足,且這次的事件很特殊,是另類的連環自殺。
三隊的案子繼續由三隊調查。
而一隊手頭的案子剛好有些聯系,這次特殊的連環自殺案就由兩個隊一起合作。
經此也提醒我們兩個隊在今後的日常工作中多交流多串門,互相監督提高,增進感情。
哪天一隊的法醫們有疏漏,也還得三隊的人揪出來校正。
” 甄暖愣愣聽完,發覺一件棘手的人際關系問題被他處理得天衣無縫了。
整個隊的名譽縮小到法醫這一塊兒,幾個法醫和助理一起承擔,不單獨點名,犯錯的原因除了“年紀輕”這種是人都會經曆的坎兒,還有“沒老法醫帶”這類客觀事實。
甚至,他一句話不提“誤判”,而說“特殊的自殺”。
而他和尚局商量後的提議不是一隊全權負責,而是讓三隊繼續他們的案子。
兩隊一起合作,加強交流,互相學習,關系更進一步。
最後邀請對方監督自己,既給對方留面兒,更顯一隊自信自律的風度。
難怪老白說他是“全能型隊長”,不僅智商高,情商指數也爆表。
以後要多和隊長學習,嗯,就是這樣。
喵~ 甄暖猛地聽到自己的内心活動,一頭黑線……以後誰再叫她小貓兒她拿爪子撓死他! 三隊隊長潘林說:“看過幾個卷宗後,這次的案件基本上可以概括為,有人想自殺,或因無法下定決心,或因成功率不高,或因死法太痛苦等,尋求他人幫助,或自殺,或僞裝成意外事件。
” “對。
”言焓凝眉,“隻不過,現在還無法确定,這些連環自殺案背後的穩定聯系。
” 而此時,甄暖翻看着手中的資料,看到有一頁,愣住: “隊長……” “怎麼?” 她愣愣地擡起頭:“我想,我可能知道為什麼有人追殺我了。
” “下公交站台差點兒被人撞的那晚,白天我就在核查這些案子。
我看到10月初白塔區女孩割腕自殺案時,打電話問過他們的家屬,然後聯系了女孩的家教問她最近的情況。
那個家教的電話号碼和姓名……就是理工大學自殺的研究生。
我和她對過話,她知道我在懷疑這些自殺案。
” 言焓沉默半刻,道,“這一次,我們遇到了連環殺手,而且是團體的。
” 會議室裡每個人都感到一股沉肅的氣息。
“更特殊的是,這次的連環殺手團體,成員并不固定,殺手可能成為被殺者,被殺者也會選擇‘幫助’他人而成為殺手,可即使如此,整個團體的結構卻仍然穩固。
他們和常見的連環殺手不同,不僅成員多,而且,并非随意或按照個人喜好憤怒去定向尋找獵物,而是獵物主動找上他們,請他們幫忙自殺。
” 如此詭異的“連環自殺”或“連環幫人自殺”案,别說譽城,放眼全國都是聞所未聞。
蘇雅沉吟:“這個連環殺手團體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,複雜得多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