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版忽悠(6)

關燈
本人沒什麼其他想法,但旁人大多不這麼認為,一旦八卦起來,當事人為了避免麻煩,也隻好跟(绯聞)異性朋友拜拜。

     有時候,旁人的八卦沒把绯聞男女拆散,反而把他們湊一塊去了,一種可能是兩人本來就有好感,隻是出于某些考慮,還在貌似着朋友,現在旁人開始八卦了,無法貌似了,于是幹脆做戀人算了,也免得白背一個名。

    另一種可能是兩人本無此意,但旁人一八卦就顯得很無聊,很不了解當事人,對當事人很不厚道,于是顯得隻有绯聞雙方才互相了解,互相關心,互相愛護,于是感情飛躍,绯聞發展成事實。

     關于“男女之間究竟能不能做朋友”這個問題,我發現很多人對人和對己有着不同的看法,往往認為自己可以跟異性做朋友,保持純潔的友誼,但不相信自己的戀人或者配偶能跟異性做朋友,保持純潔的友誼。

    以我自己為例,我不避諱跟男同事們接觸,我對我自己很有把握,隻要我不動那個心,誰也不可能把我們的純潔友誼發展成别的關系。

    但如果我的先生跟女同事這樣交往,我就很難相信他能始終保持他們之間友誼的純潔,最好壓根就不準他們交往。

     這聽上去很像“隻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”,背後的心理因素肯定是複雜的,我這裡就不多說了,隻想說我們讀者因為是随着艾米的觀察角度來讀這個故事的,所以我們對艾米跟Yoshi的交往非常理解。

    但如果我們站在艾倫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,我們就不會這麼容易理解了,多多少少會認為Yoshi的确是艾米的男朋友。

     從《十年忽悠》裡,我們也知道Yoshi并不是想跟艾米做一般朋友的,他想的是做戀人,因為他最終還是亮出了求婚戒指。

    但他的追求方式太“Yoshi化”,跟大多數男生的方式不同,所以叫人比較搞不懂。

     Yoshi與艾米可以拖泥帶水地相處這麼久,大概要歸功于Yoshi那拖泥帶水的性格,也要歸功于中日兩種不同文化。

    Yoshi可以安慰自己:中國的戀愛文化大概就是這樣的吧,艾米沒跟我斷絕來往,就說明她承認是我的女朋友,那麼到了轉學的關鍵時刻,就應該拿戒指出來求婚。

    艾米也可以安慰自己:日本的交友文化大概就是這樣的吧,男生跟女生交往并不一定是在追求她,那麼交往交往也不是壞事。

     但艾倫就無法用“文化不同”來安慰自己了,正如艾米也無法用“文化不同”來說服自己ABC不是艾倫的女朋友一樣。

    如果一張照片都讓艾米相信艾倫有了女朋友,那麼一個活生生的男人當然更能讓艾倫認為艾米有男朋友了。

     艾倫跟Yoshi同在一個系當助教,自然相互認識,但可能不熟悉,隻聽說Yoshi有個很漂亮的中國女朋友,叫Emme-why(EmmyWhite,注意:英語裡Amy與Emmy的發音是不相同的。

    艾倫并不知道艾米給自己起了個新的英文名字叫Emmey)。

    艾倫那時的心都在艾米身上,正在争取盡快讀完學位,回中國去找艾米,因為他知道北美的英語專業很難錄取外國人來讀研究生,而艾米隻讀了本科,那就更難。

    憑艾米的本科學曆,要直接到美國來讀個别的專業也很困難,所以艾米出國留學的機會幾乎為零。

     當兩艾在C大的舞會上相遇的時候,艾倫一定是既驚訝,又激動,激動到快爆炸的地步。

    但艾倫一向善于掩藏自己的激動,跟艾米“唧唧我我”了很久都沒讓艾米看出他也像其他男生一樣會有沖動,可謂功夫高強了。

     此刻,艾倫的掩藏功夫再一次派上用場,于是我們看到艾倫先是愣住了,老半天才說:“是你?” 兩人四目相對的那一刻,艾倫一定在期盼艾米會像從前約會時那樣,一個猛子紮進他懷裡。

    他一向都是等艾米來“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