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關燈
電話、發短信。

     容易感動、輕信謊言、容易滿足,這是女性普遍的軟肋。

    黃璐瑤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她從宿舍樓下來,看到孫大偉為她用很多紅燭圍成心形,還準備一大束鮮豔的玫瑰花。

    她感動得稀裡嘩啦,内心的防線徹底拗斷。

    她當場與他确立戀愛關系。

    孫大偉欣喜若狂,當晚拉着她到校外的賓館燃放熾盛的欲火。

     孫大偉的前任女友深受傷害,她在宿舍哭得昏天黑地,像是孟姜女哭長城似的,幾乎要将宿舍樓哭塌。

    室友們紛紛勸她,都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。

    孫大偉是一棵歪脖子樹,龌龊至極。

    她離開歪脖子樹,更有機會選擇一棵偉岸的樹,可以共擁朝陽,同沐風雨。

    她停止哭泣,端起一盆髒水走向黃璐瑤所在的宿舍,向黃璐瑤的床鋪上潑上一盆髒水。

     我的日子平靜無瀾,如同白紙上畫下的素描。

    日子也像是同一模具下成型的蛋糕,在同一烤爐中烘焙,相同的形狀、顔色與滋味。

    每天幾乎一模一樣,今日臨摹昨日,明日拓印今日,未來蜷縮在前方的街角,讓我看不清它的任何預兆。

     我每天沿着教室、圖書館、操場及宿舍砌成的軌道前行。

     日子沒有橫生枝節,也沒有删減煩瑣的注腳。

     一轉眼,季節的步伐已經踏入深秋,小路上堆積着落葉。

    草坪泛黃,枯頭萎腦的,空氣彌漫着秋雨陰潮的氣味兒。

    那天我在餐廳五号窗口買了飯,剛落座準備吃飯,隻見王坤端着飯菜坐在我對面。

    我們是同班同學,平時來往不多,交情甚淺。

    他矮個頭,圓胖臉,塌鼻梁,又短又粗的眉毛下卧着兩隻小眼睛。

    他的五官好像是軍隊深更半夜聽到集合的哨音,未待收拾整齊便慌慌張張湊在臉上,顯得笨拙而粗糙。

     “聽說你天天去圖書館,是要考研嗎?”他甕聲甕氣地問道。

     “我隻是想多讀些書,畢業後找份好工作,根本不想考研。

    ” “圖書館人來人往,不夠安靜。

    我準備考研,在教學樓的地下室找到一個座位,書本可以放在抽屜裡,也不用每天帶走,很方便。

    ” “地下室?” “嗯,教學樓下負一層有兩間大廳,學校前段時間騰出來作為考研自習室,一些同學已經抱着書本搬進去了。

    ” “地下室不透風,不采光,會不會很沉悶?” “不會的,室内安裝有排風扇。

    這種環境很适合學習,一天到晚開着門——在圖書館的話得考慮閉館時間。

    ” “噢,還有空座嗎?” “還有一些,你抽空去瞧瞧。

    ” 我們匆匆吃過飯,将餐盤端至回收處,邊走邊說。

    秋陽已褪盡夏日的熱烈與狂恣,溫和恬靜地撫摩大地。

     “你準備考什麼專業的研究生?”我問。

     “企業管理。

    我希望讀博士,将來在一家大企業就業,混成高管。

    ” “你的想法真好。

    現在考研準備怎麼樣了?” “前段時間買來很多考研模拟試題,先做試題,然後複習高數和英語,這些基礎課程需要學紮實。

    ” 當天下課,我與王坤一起去地下室。

     地下室被分隔成兩間自習室,每間橫橫豎豎擺了六七十個座位,不久裡面坐得滿滿當當。

    大家大多互不相識,進入室内後埋頭看書、做題,沒有談笑喧嘩,外面的嘈雜被牆壁屏絕,并且天花闆上挂着排風設施,空氣倒不是很滞塞。

    此後我的大部分課餘時間被這間自習室吞嚼,嚼成一個個英語單詞、一道道數學題、一例例房地産專業課程的知識點。

     我和王坤很快成為很要好的朋友。

    他的家鄉在周口鄲城,父母靠着磨香油的手藝過活,家境并不優裕。

    他希望考上研究生,将來再考名校的博士,成為人中龍鳳,以此改變命運與家庭。

     我們中午常常穿過學校側門到那家名叫“飲食男女”的餐館吃飯,要兩碗蒜薹炒雞蛋撈面,就着大蒜吃。

    到晚上十點出頭,燈火闌珊,倦意來襲,我們從地下室走出來,到操場上跑步,跑得滿頭大汗,再找個欄杆壓腿拉筋,将倦意統統從身上驅走。

     自習室毗鄰校園湖。

    湖不大,狹長而略彎,猶如一绺月牙凹在綠樹間,因而它有一個和英語“月亮”相關的名字,叫“沐恩湖”。

    湖水清淺見底,飄着一些落葉,隐隐浮動着青灰色的魚影,想必是鲇魚。

     我在室内呆久了悶得慌,時常獨自沿着湖畔走一圈,短短幾分鐘的時間,望着湖面上交織的樹影與雲影,搖搖曳曳,随着微風波蕩。

    我的心情仿佛被湖水洗濯,變得清爽而明澈,毫無瑕斑。

     有一次,我沿着湖畔走了半圈,遇到一個身材高挑、紮着馬尾辮、穿着銀灰色針織衫的女生。

    她在湖畔獨自漫步,走走停停,一副憂郁而娴靜的神情,猶如飄遊在魏晉古畫中的人物,透露出一種超脫凡塵的美。

     我不經意的一瞥,覺得她的形貌之前就淺淺地印在我的心底。

    哦,之前我們在體育館一起學習跆拳道。

    體育館中我們腿腳擡擡踢踢,聚聚散散,一個學期下來彼此卻不相識。

    我不知道她的名字。

    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又在湖畔遇見她一兩次。

    我們隻是彼此輕輕一瞥,沿着湖畔各自徜徉,不知道我們未來是否存在交集。

    微風吹拂她的馬尾辮,陽光在她的臉上跳躍。

    她的發梢光澤黑亮,似乎散發出一絲絲淡香。

     每個人的生命是有味道的,由内心積存的善與惡、美與醜來釀造。

    有些人的生命散發出一種清新而溫煦的氣味,引人親近,滲透體魄,讓我們的靈魂沁潤芳香。

    與這樣的人相處,即便短暫,如流星一瞬,在我們的生命中所發酵出的芬芳經久不散,值得我們用很長的時間去品味、去回望。

     姗姗對我來說,就是這樣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