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關燈
小
中
大
我們僵持不下,持續很長時間。
大家長籲短歎。
不知道是誰悄悄報了警,隻見一輛警車駛了過來。
“這次咱們有救了。
”大家紛紛向車窗外望去。
司機慌了神,嚷道:“每個人給我五十元,快下車!” 此時大家情緒鎮定,冷冷地望着司機,根本沒人回應他。
“每人二十元下車,這樣可以吧!” 大家巋然不動,看着司機在做小醜表演。
一個警察拍了拍車門,司機隻好打開。
“我們鬧着玩嘞。
”司機下了車,點頭哈腰地向警察遞煙,賠笑着說。
我們掂起行李,湧出車廂。
廠裡的對接人給我們安排宿舍及工作崗位。
我被分到電池裝片組——為電瓶車的蓄電池組裝矽片。
每個小時六元的工錢,每天大概工作十個小時。
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,我好像變成流水線上的一枚零件,從早到晚不停運轉,消耗體力與智力。
我瞥到手機上的時間臨近下班,心裡泛起一絲欣喜。
我對這份機械而單調的工作沒有好感,但是想到每小時六元的工錢就坦然心安。
小時候,我們的人生是以食物與玩具為單位計算的,比如每天吃多少餅幹或面包,彈多長時間玻璃球;上學後,我們的人生是以書本與作業為單位計算的,比如每天看多少書、做多少題;而上班後,我們的人生是以金錢為單位計算的,每月工資多少,折合每天、每時多少。
工作好像包養了我們,我們把自己出賣給了金錢,服從工作與金錢的安排。
下班後我回到宿舍身體挨着床鋪,猶如沒電的手機連接上電源,快速進入充電狀态。
記得廠裡每間宿舍塞着十張床鋪,擁擠不堪,異味嚣張。
夜晚很少會有卧談會。
每人拖着疲憊的身軀,匆匆洗漱後,倒在床上呼呼大睡,讓睡眠清除勞累、修複幹癟的身體。
顯然,學校的卧談會是由于白天安逸,積存精力,晚上揮發出的餘熱。
值得一提的是我與工廠的室友沒有培植出情誼。
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,互不相識。
下班後人困馬乏,歪在床上便睡,彼此缺乏溝通。
至今我想不起任何一位室友的名字,更想不起他們的模樣。
雲師傅是我在工廠最親近的人,也是我偶然會懷念的人。
工廠為我們暑假工安排一些師傅,教導我們操作流程。
我的師傅僅比我大兩歲,我喊她“雲師傅”。
她是貴州人,來廠裡工作已經四五年。
據說她的丈夫在鎮上的皮革廠工作。
她身材精瘦,顴骨高聳,眼睛深凹在眼眶裡,瘦嶙嶙的手背上青筋凸起,然而她手腳麻利,雙手在工作台上迅捷翻轉,有闆有眼地将矽片放入片盒。
她對我很有耐心,包容我的笨手拙腳,不厭其煩地教我。
午飯時我們排好長隊,整整齊齊地走進食堂打飯,在餐廳指定的區域落座就餐。
“瞧,那些身穿白色襯衫的人是領導,他們的餐标是十五元,有雞腿和排骨。
我們的隻有五元,每頓都是土豆、冬瓜、豆芽菜……幹最苦最累的活兒,吃最糟糕的飯。
”雲師傅邊嚼邊說。
我扭頭将目光投向餐廳的另一片區域,與我們隔着一道玻璃屏風,能夠清晰地看到很多身穿白色襯衫的人在津津有味地吃飯,一股雞腿、排骨的香味跳過屏風撲過來。
我突然覺得自己深嵌在凸凹不平的秩序中,令我難受,令我失望。
我們一旦嵌入凸凸凹凹、條條框框的秩序,在無法削平凸凹,無法破除框制時,常常會砍削自我、扭曲變形,去适應這種不平等、不自由的秩序。
這是軟弱而灰暗的人性教給我們的生存技能。
我們漸漸習以為常,我們漸漸歸于平庸。
日子好像是電腦按鍵複制粘貼的一樣,每天的内容幾乎相同,飄着電池的氣味,浸着酷熱的汗水,扛着沉重的疲倦。
一轉眼,暑假已經接近尾聲。
“雲師傅,明天我就要走了,謝謝你近兩個月對我的照顧。
”那天下班時我對雲師傅說。
“真羨慕你們,”她側過臉瞅了我一眼,流露出怅惘的眼神,“我也想回老家,瞧瞧我女兒。
” “你可以在貴州老家找一份工作,這樣一家人團團圓圓。
” “老家工廠少,工作很難找,而且工資很低。
春生,給你說一件事情……”她猶豫片刻。
“什麼事情?” “你願意當上門女婿嗎?我的房東隻有一個女兒,二十出頭,人長得很漂亮。
前幾天她問我廠裡有沒有牢靠、能幹的小夥子。
” “我不願意,謝謝好意。
”我笑着說。
雲師傅一副認真的樣子,望着我說:“這麼好的機會,你竟然不要,真傻!你娶了她,這一輩子不用辛辛苦苦奮鬥有很多家産。
” “我不願意這樣做。
” 次日上午,陽光在大地上揮灑,閃動着金色的光芒。
我背着背包去财務辦公室領取工錢。
我緊攥着一沓鈔票,跨出工廠大門的瞬間,内心被歡快的情緒溢滿。
我的内心鑄定一個想法:我的每一個小時等于六元錢。
當我浪費時間我會内疚、懊悔,好像白白地丢失六元錢! 我計劃在南京逗留半日,再回家鄉一日,然後返回學校。
我搭上一輛公交車到常州,轉乘火車到達南京。
當時臨近中午,陽光懸在中天,熱風在街上飄來蕩去。
我随意坐上一輛公交車,挨着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,浏覽繁盛的街景。
路過夫子廟我便下了車,溜溜逛逛,吃了些小吃,在秦淮河畔的廊道長椅上睡了一覺,醒後太陽已經西墜,金光鋪在清澈透亮的河面上。
傍晚時我回火車站購買至開封的火車票。
上車時間還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來到玄武湖畔閑坐。
等到臨近發車時才進入擁擠不堪的候車廳
大家長籲短歎。
不知道是誰悄悄報了警,隻見一輛警車駛了過來。
“這次咱們有救了。
”大家紛紛向車窗外望去。
司機慌了神,嚷道:“每個人給我五十元,快下車!” 此時大家情緒鎮定,冷冷地望着司機,根本沒人回應他。
“每人二十元下車,這樣可以吧!” 大家巋然不動,看着司機在做小醜表演。
一個警察拍了拍車門,司機隻好打開。
“我們鬧着玩嘞。
”司機下了車,點頭哈腰地向警察遞煙,賠笑着說。
我們掂起行李,湧出車廂。
廠裡的對接人給我們安排宿舍及工作崗位。
我被分到電池裝片組——為電瓶車的蓄電池組裝矽片。
每個小時六元的工錢,每天大概工作十個小時。
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,我好像變成流水線上的一枚零件,從早到晚不停運轉,消耗體力與智力。
我瞥到手機上的時間臨近下班,心裡泛起一絲欣喜。
我對這份機械而單調的工作沒有好感,但是想到每小時六元的工錢就坦然心安。
小時候,我們的人生是以食物與玩具為單位計算的,比如每天吃多少餅幹或面包,彈多長時間玻璃球;上學後,我們的人生是以書本與作業為單位計算的,比如每天看多少書、做多少題;而上班後,我們的人生是以金錢為單位計算的,每月工資多少,折合每天、每時多少。
工作好像包養了我們,我們把自己出賣給了金錢,服從工作與金錢的安排。
下班後我回到宿舍身體挨着床鋪,猶如沒電的手機連接上電源,快速進入充電狀态。
記得廠裡每間宿舍塞着十張床鋪,擁擠不堪,異味嚣張。
夜晚很少會有卧談會。
每人拖着疲憊的身軀,匆匆洗漱後,倒在床上呼呼大睡,讓睡眠清除勞累、修複幹癟的身體。
顯然,學校的卧談會是由于白天安逸,積存精力,晚上揮發出的餘熱。
值得一提的是我與工廠的室友沒有培植出情誼。
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,互不相識。
下班後人困馬乏,歪在床上便睡,彼此缺乏溝通。
至今我想不起任何一位室友的名字,更想不起他們的模樣。
雲師傅是我在工廠最親近的人,也是我偶然會懷念的人。
工廠為我們暑假工安排一些師傅,教導我們操作流程。
我的師傅僅比我大兩歲,我喊她“雲師傅”。
她是貴州人,來廠裡工作已經四五年。
據說她的丈夫在鎮上的皮革廠工作。
她身材精瘦,顴骨高聳,眼睛深凹在眼眶裡,瘦嶙嶙的手背上青筋凸起,然而她手腳麻利,雙手在工作台上迅捷翻轉,有闆有眼地将矽片放入片盒。
她對我很有耐心,包容我的笨手拙腳,不厭其煩地教我。
午飯時我們排好長隊,整整齊齊地走進食堂打飯,在餐廳指定的區域落座就餐。
“瞧,那些身穿白色襯衫的人是領導,他們的餐标是十五元,有雞腿和排骨。
我們的隻有五元,每頓都是土豆、冬瓜、豆芽菜……幹最苦最累的活兒,吃最糟糕的飯。
”雲師傅邊嚼邊說。
我扭頭将目光投向餐廳的另一片區域,與我們隔着一道玻璃屏風,能夠清晰地看到很多身穿白色襯衫的人在津津有味地吃飯,一股雞腿、排骨的香味跳過屏風撲過來。
我突然覺得自己深嵌在凸凹不平的秩序中,令我難受,令我失望。
我們一旦嵌入凸凸凹凹、條條框框的秩序,在無法削平凸凹,無法破除框制時,常常會砍削自我、扭曲變形,去适應這種不平等、不自由的秩序。
這是軟弱而灰暗的人性教給我們的生存技能。
我們漸漸習以為常,我們漸漸歸于平庸。
日子好像是電腦按鍵複制粘貼的一樣,每天的内容幾乎相同,飄着電池的氣味,浸着酷熱的汗水,扛着沉重的疲倦。
一轉眼,暑假已經接近尾聲。
“雲師傅,明天我就要走了,謝謝你近兩個月對我的照顧。
”那天下班時我對雲師傅說。
“真羨慕你們,”她側過臉瞅了我一眼,流露出怅惘的眼神,“我也想回老家,瞧瞧我女兒。
” “你可以在貴州老家找一份工作,這樣一家人團團圓圓。
” “老家工廠少,工作很難找,而且工資很低。
春生,給你說一件事情……”她猶豫片刻。
“什麼事情?” “你願意當上門女婿嗎?我的房東隻有一個女兒,二十出頭,人長得很漂亮。
前幾天她問我廠裡有沒有牢靠、能幹的小夥子。
” “我不願意,謝謝好意。
”我笑着說。
雲師傅一副認真的樣子,望着我說:“這麼好的機會,你竟然不要,真傻!你娶了她,這一輩子不用辛辛苦苦奮鬥有很多家産。
” “我不願意這樣做。
” 次日上午,陽光在大地上揮灑,閃動着金色的光芒。
我背着背包去财務辦公室領取工錢。
我緊攥着一沓鈔票,跨出工廠大門的瞬間,内心被歡快的情緒溢滿。
我的内心鑄定一個想法:我的每一個小時等于六元錢。
當我浪費時間我會内疚、懊悔,好像白白地丢失六元錢! 我計劃在南京逗留半日,再回家鄉一日,然後返回學校。
我搭上一輛公交車到常州,轉乘火車到達南京。
當時臨近中午,陽光懸在中天,熱風在街上飄來蕩去。
我随意坐上一輛公交車,挨着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,浏覽繁盛的街景。
路過夫子廟我便下了車,溜溜逛逛,吃了些小吃,在秦淮河畔的廊道長椅上睡了一覺,醒後太陽已經西墜,金光鋪在清澈透亮的河面上。
傍晚時我回火車站購買至開封的火車票。
上車時間還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來到玄武湖畔閑坐。
等到臨近發車時才進入擁擠不堪的候車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