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關燈
們在某個階段的選擇無所謂對錯,随心順意就是最好的選擇,然而我們常常患得患失,思長慮短,背離自己的初心。

    每次選擇開啟命運的另一種可能,最終鑄成不可逆轉的現實。

     大學的課程較為疏落,每天大約兩三大節課,剩餘的時間自由支配。

    我每次上課總是揀第一排坐,近水樓台先得月,在老師銳利的目光下更能凝心聚神聽講。

    我隻有勤奮用功,從學校獲取更多能量,才能抵消内心的愧疚不安。

     很多同學的家境優裕,不必為學費發愁,比如我的三個室友。

    魏晨的父親是豫東某縣财政局的幹部,家裡有一幢四層小洋樓。

    孫大偉的家裡開辦有磚窯廠,還有兩輛挖土機。

    馮超的父母做服裝生意,他酷愛攝影,花了幾千塊錢買了一款數碼相機,讓我看來不可思議。

    雖然我們同在一室,幾乎無話不談,但是我總覺得我們同在一條賽道,卻不在同一起點。

    有時候我們努力奔跑不是為了超越别人,而是能夠與别人并肩而行,平等而坐。

     宿舍樓矗在學校東南角,紅瓦粉牆,屋頂豎着刺向藍天的塔尖。

    我們寝室在五樓,每天需要爬步梯上下樓。

    室内布置得妥妥帖帖。

    兩面牆夾着兩張高腳床,床下擺着實木書櫃與木桌、木椅。

    在木桌上擺上一盞台燈,晚上蜷縮在黑暗的角落裡看書,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。

    牆上嵌着大平窗,将窗外的灌木叢、荒草地、麥田等風景裝了進來。

     魏晨将一首流行歌曲設為手機鬧鐘鈴聲,每天早晨歌聲如約響起:“我想我還是不夠成熟,還達不到你的要求。

    我真的沒有想的太多,隻是懷念你走以後……”歌聲像是波浪似的在室内奔流湧動,将室友們從睡夢中沖醒。

    此時我已經洗漱完畢,穿上薄棉襖,掂起書本要出門。

    隻見魏晨在被窩裡伸着懶腰,孫大偉揉着眼睛,馮超哼哼的鼾聲被戛然打斷——我睡覺也打呼噜,室友說我與馮超是“哼哈二将”。

     晨光像是抛灑在大地上的顔料,将建築與樹木浸染上一層橙黃色。

    宿舍樓仿佛是睡醒的巨獸,睜開玻璃窗做的眼睛,搖出叮叮咚咚的響聲,呼出蓬勃的活力。

    這種活力是鮮亮的,是熱烈的,是絢麗的,傳導在年輕的軀體上,映出矯健優美的儀态。

     早晨的餐廳人氣漸濃,彌漫着厚重的煙火味兒。

    一長排的窗口擺滿冒着熱氣的早餐,熏得人垂涎欲滴。

    我總是站在五号窗口要一勺酸辣綠豆芽、一個馍與一碗玉米粥。

    因為這個窗口的飯菜是餐廳最清淡最便宜的。

    我匆匆吃過早飯,獨自奔向教學樓。

     一束束陽光躍進教室,舞動着亮閃閃的肢體。

    小丁老師在講台上講房地産的相關知識,内容過于枯燥無味,将很多同學推向睡意的邊緣。

    他是重慶一所名校畢業的博士,三十五六歲,個頭低矮,脫發嚴重,露出光亮的頭皮,再配上一張黑黢黢的方形臉,看上去有幾分鄙陋。

    他多次相親,均遭女方嫌棄。

    他的目光掃視一下教室,看到一些同學無精打采,就提高嗓門,聲音像是高音喇叭在教室振蕩。

    一些昏昏欲睡的學生吃了一驚,身體猛然一顫,從睡意中掙脫出來。

     “什麼是房屋的公攤面積?是房屋的樓梯、電梯井、外牆、公共門廳、走道……”小丁老師的聲音在室内旋繞。

     下課的鈴聲響起,他随手将課本撂在講桌,踱步到門口的走廊上溜達。

    兩三個同學找他閑談,時而傳來爽朗的笑聲。

    在這短短的間隙,調和出輕松而活躍的氣氛。

     我捧着課本閑坐,瞅了一眼書頁上稠密而淩亂的筆記。

     “鄭春生,你的鼻子為什麼長得比别人的大?”一縷甜淨的聲音在我耳畔響起。

     我側過頭,隻見黃璐瑤白嫩的臉龐上蕩漾着微笑,我們之間隔着兩個空座位。

     “真的大嗎?我不經常照鏡子。

    ”我摸着鼻子說。

     黃璐瑤粲然一笑,目光清澈活潑,望着我說:“你的鼻子比我的要大——空氣免費,鼻子大可以呼吸更多新鮮空氣。

    你占了大便宜。

    ” 她的話把我逗笑了,我們笑臉相對,眼神觸碰在一起。

    之前我從沒有認真地端詳過她。

    她長着鵝蛋臉,剪着幹淨利落的碎發,長睫毛下的瞳孔明澈如泉,裡面好像遊動着小魚兒。

    她清純漂亮的形象好像膠泥似的緊緊黏在我的心底,軟軟綿綿,掐之不去。

     “你課餘時間總愛去圖書館嗎?” “嗯,那兒有很多免費的圖書可以看。

    ”我說。

     “我不愛去圖書館。

    大家都在安靜看書,不能自由說笑,氣氛很壓抑。

    ” “聽說你喜歡寫東西?” “嗯,我希望将來能夠成為作家。

    ” 那天我不知道是哪兒來的勇氣,讓我在一個平時僅有點頭之交的女生面前暴露自我,談及自己的夢想。

     “你好樣的——有夢想就好,起碼夜晚睡覺時有夢可做。

    我喜歡溜冰……又上課了,改天再聊。

    ” 上課的電鈴聲剪斷我們的談話。

    小丁老師不慌不忙走到講台,臉上挂着淡淡的笑容。

     下課之後我掂着書本走出教室,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出了教學樓。

    人群四處分流,我随着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走進圖書館。

     圖書館門前立着一組漢白玉雕塑,是一個巨大的飯碗,裡面盛着一顆顆米粒,好像飄着米香味兒。

    校長在一次演講中說它的寓意是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也有鐵飯碗。

    把這個雕塑擺在圖書館門前,就是提醒大家好好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