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. 千古(大結局)

關燈
昭陽殿有過太多悲傷往事,乾元殿裡埋葬了曆代帝王的陰靈。

     我不願在前朝的廢墟上重建新的宮室,不願在熟悉的檐廊下重溫往世的悲歡。

     三日後,蕭綦下旨将兩宮殘垣夷為平地,另擇吉址修建寝宮,廢棄昭陽殿之名,改皇後中宮為含章殿。

     宮中舊人飽經動蕩離亂,目睹過太多深宮隐秘。

    我不忍将他們禁锢在深宮待死,不忍朝夕面對這樣的面孔。

     三月後,蕭綦下旨将前朝宮人遣出,遣返故鄉。

     叛臣宋懷恩伏誅,其妻蕭氏以節烈殉難,追封孝穆公主。

     在我的求懇下,宋氏子女三人因年幼無知,免予涉罪,谪為庶民,随族人流配西蜀,永不得出。

     先帝遺骸毀于火中,蕭綦也依我所願,在皇陵修建了肅宗與承賢皇後的衣冠冢。

     乾元殿與昭陽殿舊人或死于叛亂,或葬于大火,再無人知道當日的情形。

     蕭綦并不曾對子澹之死再作深究。

     一切,都依從我的心意,真正萬事遂心,如願以償。

     唯一的遺憾,是哥哥未能歸來。

     倜傥風流的江夏王,自願遠别故土,長留在遙遠苦寒的塞北。

     蕭綦回朝平叛之際,将突厥逐出漠北,直抵極北大荒之地。

     隻差三月,他便能将突厥人一舉殲盡,将這個民族從大地上徹底抹去。

     然而宋懷恩的叛亂,硬生生止住了豫章王的鐵騎北進,撥轉了劍鋒所指的方向。

     内亂,終令一代雄主功虧一篑。

     或許是天不亡突厥,蕭綦得到了江山帝位,卻不得不在最後關頭,錯失平生大願。

     踏平突厥,一統河山,是他畢生的宏願——這一次興師動衆的北伐,終究未能實現這個心願,此後若興兵事,隻怕不是易事了。

     死戰不降的賀蘭箴終于向蕭綦送上降書,伏乞劃地歸降。

     歲月改變了每個人,連賀蘭箴也不複當初的絕決,竟能向宿仇低頭。

     他終究成為了突厥真正的王者,在私怨與家國之間,毅然保全後者。

     蕭綦受了降表,與突厥訂立盟約,劃地為界。

     賀蘭箴率殘餘部族遠走極北之地,将漠北廣袤豐饒的土地,盡歸我天朝所有。

     我不相信賀蘭箴會真的服輸,他那樣的人,正如草原上的孤狼,總在伺機潛伏,不到死亡來臨的一刻,永遠不會放棄目标。

    暫時的歸降敗走,隻是為了保存生機。

     他又一次逃離了蕭綦的羅網,十年間,他們兩人誰也殺不死誰。

     蕭綦是翺翔在天上的鷹,賀蘭箴卻是隐匿在地上的毒蛇。

     或許,他還将再次歸來。

     劃疆之後,蕭綦頒下一道令谕。

     這一道令谕,改變了哥哥的命運,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,亦改變了北方大地的命運。

     他将甯朔已北,極北以南,劃為七族雜居之地,将戰禍中失去牧群的大批突厥人南遷至甯朔以北,教習耕種,開荒屯田;将在戰禍中失去土地田園的漢民北遷至肥沃廣袤的北方,築城興商……先以強大武力,令各族懾服,再迫使他們聚集雜居,使其風俗教化彼此融合貫通,必須相互依存,方可生存,最終放下仇怨,共容共存。

     王者手中長劍雖可裂土分疆,卻割不斷大漠子民對故土的眷戀,割不斷千年流淌下來的血脈之系。

     甯朔城外的那個傍晚,我曾與蕭綦馳馬塞外,極目四野,望見突厥牧民帳中升起的炊煙。

    時隔多年,我仍記得他當日的話——“胡漢兩族本是唇齒之依,數百年間你征我伐,無論誰家勝負,總是蒼生受累。

    隻有消弭疆域之限,使其血脈相融,禮俗相滲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合為親睦之族,方能止殺于根本。

    ” 彼時,我以為這不過是一個宏遠的空想。

     他卻終于做到了。

     和靖長公主蒙先帝賜嫁突厥,卻因兩國一戰絕裂,勢成水火,直至突厥戰敗歸降,也未能舉行大婚,空領了賜婚聖旨,卻未能成為突厥的王後。

     伶仃紅顔,無處歸依,何處都不是故鄉。

     遵照盟約,賀蘭箴賜予和靖長公主狼牙王杖,敕封昆都女王之名。

     從此後,天朝的和靖長公主成為突厥人的昆都女王,從此一頭遙望南方故鄉,一頭守護北方的子民。

     昆都,即突厥語“守護神”之意。

    猶記京都細雨下,那個眉目如煙的女子,最後一次駐足回望故鄉……相顧無相識,長歌懷采薇。

    蒼茫亂世,多少女子的一生也随之浮沉輾轉。

    比起那些零落紅顔,采薇已算是幸運之至。

     昆都女王以守護之名留在了昔日南突厥的王城,改城名為昆都城。

    雄渾古老的昆都城,靜卧在甯朔以北,漠北以南的廣袤大地中央,統攝七族聚居的三郡四城,與南北相呼應。

    以女王為神賜的主宰,代替天神守護子民,永世歸附天朝。

     在神權的背後,是手握三十萬重兵的江夏王,以天朝上國之尊,行鎮撫理政之職,成為北方大地真正的主宰。

     命運終究成全了顧采薇,或者應當説,是蕭綦成全了王夙,成全了我的家族。

     蕭綦班師回朝平叛之際,以三十萬大軍相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