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9. 決絕

關燈
簾外已是黃昏,暴雨不知何時停歇了,天地間沖刷得一派澄澈。

     京城裡依然是處處錦繡,仿佛并未籠上戰事的陰霾。

     隻是,雷霆總隐藏在最平靜的雲層之下。

     殺伐悄然降臨,于無聲處驚心動魄,沒有人察覺,亦來不及回應,一切已經發生。

     今晨,胡光遠奉命至相府議事,甫踏入大門即被設伏在側的虎贲禁衛擒住,押往大理寺。

     宋懷恩持我掌管的太後印玺,帶人直入安明侯府,将猶在宿醉中的謝侯收押,府内外層層重兵看守,徹底查抄阖府上下,家産盡數抄沒入籍。

    謝氏一門,上至花甲之年的老仆,下至未滿周歲的嬰兒,一概拘捕下獄。

     相對于謝氏的滿門驚變,胡府卻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之中。

     宋懷恩沒有立即動手,隻收押了胡光遠一人,并将胡府上下嚴密監控起來,嚴禁消息走漏。

    胡光烈征戰在外,與家中音訊隔絕,不知吉兇,皇宮更在我控制之下,胡皇後自身難保,胡家不敢妄動,唯有閉門以待,惴惴如坐針氈。

     三日後,安明侯謝淵斬首于市。

     朝野震動,百官驚悚。

     “赈濟司共收到募銀……一百七十六萬兩。

    ”玉岫清點帳目,擱筆長歎。

     阿越咋舌,“天,這怕是好多年都用不完了!” 她二人喜不自禁,我卻笑不出來。

     沉煙缭繞,一室清幽,心緒卻是紛亂如麻。

     疲憊地阖上眼,不願也不忍去想,眼前卻分明晃動着子澹的影子。

     我該如何對他説—— 謝老侯爺一生才名遠達,撰寫史稿三百餘卷。

    對這位老者,我自幼便深懷孺慕之心。

    然而人非聖賢,即便大英雄、大智者,也會有弱點。

    謝老侯爺非但貪财,更加放不下世家的面子,硬撐着昔年輝煌門庭,明明家道已頹敗,仍揮金如土,分毫不肯低頭。

     那一份奢靡精緻、紙醉金迷,豈是謝家空空如也的府庫可以維持的。

     這些年,蕭綦一力推行簡儉,一反我朝數百年來奢靡頹逸之風,裁減了高官俸祿,提高寒族下吏的薪俸,充盈國庫軍需,減賦稅,免徭役,迫使許多奢侈成性的世家大為收斂。

     謝家雖敗落已久,我卻沒有想到,他們竟淪落到如此地步,要靠貪弊維生。

     我絕不相信謝老侯爺是十惡不赦的壞人,然而國法不能容情,一朝踏錯,便是一世盡毀。

     這一切都應是滴水不漏,卻沒有料到,胡光遠死了。

     兩個時辰之前,他趁獄卒不備,以頭觸柱,撞死在牢中——原本以他的罪責,并非死罪,隻判了刺配黔邊,終生不得啟用。

    然而他卻一頭撞向石柱,血濺天牢,以死來贖清罪孽。

     聞聽他的死迅,我驚呆在當地。

     那個爽朗的少年,笑起來總是嗓門洪亮,常常騎了快馬,奔馳在官道上的少年,每次被蕭綦責罵都會抓頭傻笑的少年……他的自盡,究竟是因為自愧自慚,還是舍一人之命而不至連累兄妹——我已經永遠無法知道了。

     宋懷恩垂首肅立在側,一言不發,神色沉重。

     “這便是一個人的命數,王妃,您切莫太過自責。

    ”徐姑姑溫言勸我。

     我一時惘然,沉默了許久,對宋懷恩歎道,“既然人都去了,就不要太過為難胡家……他們終究也是有功之臣,這污名,就免了吧。

    ” 胡光遠的屍身,經太醫查驗,被宣布為舊疾突發,不治而亡。

     事态平息之後,我解除了中宮的封禁,讓胡氏家人入宮探視皇後。

     當晚,宮中即來人禀報,説皇後娘娘悲痛過度,病倒在床。

     對于胡瑤,對于胡家,于情于理于法,我不知道該不該有愧。

     甯願她痛罵憤恨,也不願看到她沉默。

    她的不抱怨,或許才是真正的可怕。

     輾轉想了整夜,似醒非醒之間,依稀見到子澹,容色如霜,忽又見胡瑤渾身是血,披頭散發……猛然驚醒過來,竟已汗透重衣。

     望向羅帳外,約是四五更光景,天色将亮未亮,越顯凄清。

     這個時候,蕭綦應當已在校場上馳馬點将了。

     撫着身邊似水柔滑的錦緞,睡了整夜,床的另一半仍是空空冷冷。

     眼眶忽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