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7. 将伐

關燈
我仰頭,微笑如常。

     自唐競謀反、突厥入關、哥哥身陷敵營,一連串的變故,直叫風雲變色。

     然而我的反應,卻比他預料的堅強——沒有病倒,沒有驚惶,在他面前我始終以沉靜相對。

    當全天下都在望着他的時候,隻有我站在他的身後,是他唯一可以慰藉的力量,給他最後一處安甯的地方。

     月光如水,将兩個人的影子映在地上,浸在溶溶月色裡,微微浮動。

    或許是月光太明亮,耀得眼前漸化模糊,濃濃的酸澀湧上。

     離别就在明日。

     今宵之後,不知道要等待過多少個漫漫長夜,才得相聚。

     此去關山萬裡,長風難度,惟有共此一輪月華,憑寄相思,流照君側。

     他擡手,輕輕撫上我臉頰,掌心溫濕,竟是我自己的淚。

     什麼時候,我竟已淚流滿面。

     “你怨我麼,阿妩?”他啞聲開口,隐隐有一絲發顫。

     ——我怨怪麼? 若説沒有,那是假話。

     偏偏在最艱難的時候,他遠赴沙場,留下我一人,獨自面對種種艱辛——孤苦、憂懼、叵測,甚至生育的苦難。

     不是不痛,不是不怨。

     我隻是一個女人,一個害怕離别,害怕孤獨的女人。

     然而,我更是蕭綦的妻子,豫章王的王妃。

     這痛,已不是我一人的痛,這怨也不是我一人的怨。

     萬千生靈都在戰禍中遭遇家破人亡、骨肉分離之痛——比起這一切,我如何能怨,如何能痛。

     我擡手覆上他的手背,淡淡笑了,“你早一天回來,我便少一分怨怪;你若少一根頭發,我便多一分怨怪。

    我會一直怨你,直到你平安歸來,再不許離開,一輩子都不許離開。

    ” 一語未盡,我已哽咽難言。

     他不語,隻是仰起頭,久久,久久,才肯低頭看我,眼底猶有濕意。

     我顫然撫上他臉龐,卻猛的被他緊緊擁住。

     他将我抱得很緊,很緊,似害怕一松手就會失去。

     “我會在寶寶會説話之前回來,在他叫第一聲爹爹之前回來!阿妩,你要等着我,無論如何艱難都要等着我……”他的聲音哽住,喉頭滾動,再也説不下去,微紅的雙目深深看我,似要将我看進心底裡去。

    他的身子微微顫抖,洩露了全部的痛楚與無奈。

     這一刻,他再不是無所不能的豫章王,而隻是一個有血有淚的平凡人,一個無奈的丈夫和歉疚的父親。

    我分明觸摸到他冷面之下掩抑的心傷,觸到他的恐懼……他怕從此一别再不能相見,怕我熬不過生育之苦,怕我等不到他回來。

    然而置身家國兩難之中,總有一邊是他必須割舍,哪怕再痛也要割舍。

     我将臉龐深深埋在他胸前,用力點頭,淚水洶湧,“我會的!我會好好等着你回來,到那一天,我和寶寶一起在天子殿上迎候你凱旋歸來!” 元熙五月,豫章王北伐平叛。

     先遣冠威侯胡光烈為前鋒主将,率十萬勁旅星夜疾馳,馳援北境。

     另遣副将許庚、謝小禾,率輕騎十萬步向許洛,緣道屯守。

     蕭綦親率三十萬王師北上,六軍集于涼州。

     右相宋懷恩留京輔政,都督糧饷。

     豫章王揮師北伐的消息傳開,軍心鼓舞,天下為之振奮。

     不僅北方邊關戰事激烈,京城、朝堂、宮廷,乃至軍帳之中,無處不是暗流洶湧,風雲詭谲。

    蕭綦留下了宋懷恩坐鎮京中,輔理政務,都督糧草軍饷。

    京中明處有宋懷恩掌控着京師安全與後補給,暗處有我控制着宮廷與門閥世家,一明一暗,相輔相成,源頭最終仍彙集到蕭綦手中。

     邊關事變一起,胡光烈第一個請戰争功。

    他與唐競素來不和,此番平叛更唯恐被宋懷恩搶去功勞。

    唐競的反叛,已令蕭綦警戒疑忌之心大盛,胡光烈此時的舉動,無疑給他火上澆油。

     自入京之後,以胡光烈為首的一班草莽将帥,自恃功高,時常有荒唐胡鬧之舉。

    胡光烈尤其對世家高門憎惡無比,時時尋釁生事,對蕭綦籠絡世家親貴的舉措大為不滿,私下多次抱怨蕭綦得勢忘本,偏寵妻族,嫌棄舊日弟兄。

     此前蕭綦尚且顧念舊義,一再隐忍,自唐競事發之後,卻再無姑息之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