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. 今是

關燈
遲疑良久,歎道,“母親以為那是怨恨……但我不信父親是那樣偏狹的小人,若説他做這一切隻是為了恨……”我説不下去,連自己都不願聽,更不能信! 哥哥望住我,眼底有淡淡哀傷,“母親一直不懂得父親的抱負,她放不下自己的愧悔,隻得将一切歸咎于恨。

    ” 我霍然擡眸望向哥哥,“這是誰的話?” “是父親。

    ”哥哥靜靜看着我,似有一層霧氣浮在眼底。

    原來母親的愛怨喜悲,父親全都看在眼裡,一切洞明。

    而唯一将父親的苦楚看在眼裡,懂得體諒他的人,不是母親也不是我,卻是平素玩世不恭的哥哥。

     “這數十年,誰又知道父親的苦楚?”哥哥語聲漸漸低了下去,神情苦澀,“你可記得那年,我和父親一起酩酊大醉?” 我當然沒有忘記,父親和哥哥唯一一次共飲大醉,便是在嫂嫂逝後不久。

     “那晚父親説了許多……”哥哥閉上眼,緩緩道,“我與桓宓之事,令他愧悔不已。

    他説起自己年少時的荒唐事,説他愧對母親……那時他亦高傲狂放,深恨命運為人所控,縱然是名門親貴,也一樣受制于天家,終生不得自由。

    王氏曆代恪忠皇室,數百年榮寵不衰之下,不知掩埋了多少辛酸。

    父親的心思,比先人想得更遠,他不屑屈居人下,定要走到至高之颠,将家族的權勢推上峰頂,縱是天家也再不能左右王氏的命脈!” 這一番話似冰雪灌頂。

     ——是,這才是我的父親,這才是他的抱負。

     對于父親那樣的人,區區私情算得什麼。

    為了達成所願,他已經舍棄了太多,連我和哥哥也被他親手推上這條不能回頭的路。

     良久沉寂,我終于忍不住問了哥哥,“你娶嫂嫂,真是自己甘願麼?” “是。

    ”哥哥毫不遲疑地回答我。

     我卻不能相信,“父親将皇子妃硬奪了給你,難道不是看中當年桓家的兵權?” 或許母親以為,父親強逼子律的正妃嫁給哥哥,是向皇家揚威,洗雪自己當年之恨。

    我卻無法如此天真——桓家論門庭聲望,雖不能與王氏齊肩,但當年的桓大将軍手上卻握有江南重兵。

     哥哥沉默半晌,淡淡道,“父親固然是看中桓家的兵權,卻也不曾勉強我半分……娶桓宓,是我自己的意願。

    ” 我啞口無言,想到哥哥對嫂嫂的冷淡,想到嫂嫂的抑郁而逝,乃至此後桓家迅速的衰敗,一時間隻覺凄惶無力。

     哥哥久久沉默,神情恍惚,似陷入往事中去。

     我們都不再開口,不願再提及那些陳年舊恨……潺緩溪水從腳下流過,時有飛鳥照影,落葉無聲。

     諸般恩怨終歸已成過往,今人今時,還有更多崎岖在前。

     “回去吧,母親還在等我們。

    ”我握住哥哥的手,以微笑驅散他的惆怅。

     來的時候天色還早,然而我和哥哥在林澗一呆就是半日,竟然忘了時辰,不覺已近黃昏了。

     車駕侍從還等候在原地,未敢跟來驚擾我們。

    正欲啟駕,卻聽馬蹄聲疾,似有人馬從後面官道趕來。

     待看清了來人,我和哥哥一怔,旋即相視而笑——我們遲遲未歸,也未曾派人回去傳話,父親獨自等得憂心,竟親自尋來了。

     被問及我們為何耽誤到此時還未上山,我和哥哥面面相觑,一時語塞。

     父親挑眉看我,我情急之下脫口而出,“哥哥帶我去溪邊玩了半日……” 哥哥不敢聲辯,隻得一臉苦笑。

     “胡鬧。

    ”父親瞪了哥哥一眼,竟然沒有發火,隻皺眉道,“你母親該等急了。

    ” 我與哥哥目光交錯,當即心領神會——隻怕等得焦急的人不是母親,而是父親自己。

     “方才在溪邊受了風寒,正頭疼呢。

    ”我向父親嬌嗔道,“正好爹爹親自來了,我就不上山了,哥哥送我回去罷。

    ” 不待父親回答,我掉頭搶過侍衛的坐騎,策馬而去。

    哥哥難得一次不睬父親的臉色,揚鞭催馬,飛快追了上來。

     “分明盼着母親回去,卻不肯開口,我實在不懂他們哪來這許多别扭!”我重重歎息。

     哥哥忍俊不禁,大笑起來。

     “很好笑麼。

    ”我睨他一眼,既覺可惱又覺無奈,“從前不覺得,如今才發現你們都是這般别扭!” 哥哥仍是笑,過了許久才斂去笑意,柔聲道,“我們沒有變,隻是你長大了。

    ” 心中怦然觸動,我怔怔無言以對。

     “阿妩,你長大了,也變了。

    ”哥哥微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