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. 昨非
關燈
小
中
大
精神,我越發辛酸不忍。
姑姑這一生,三分給了家族,三分給了太子,還有三分不知系在誰身上,隻怕僅有一分是為自己活着。
隻怕皇上的日子也不多了。
姑姑每日詢問皇上的病況,若是聽聞他一切安好,便漠然不語,聽聞皇上病勢加重,亦悶悶不樂。
她在我面前并不避諱,時常表露出對皇上的恨意。
可若真到了皇上駕崩之日,隻怕她求生的意念,便又失去一分。
愛也罷,恨也罷,那個人都已融入她的一生。
那日之後,我趁她昏睡之際,仍将那方絲帕悄然放回原處,沒有驚動她——這若是她僅存的幻夢,就讓她在這夢裡長醉不醒罷。
這深宮中身份至高,親緣最近的三個女子,終究是各懷心事,誰也不肯全心信任誰。
我與宛如多年疏離,曾經那樣要好的姐妹,如今各有際遇,再回不到最初的親密無間。
深宮歲月催人老,她已生養過一個女兒,容顔雖還秀美,體态卻已臃腫,昔日含情流波目,也已黯淡下去。
當年那個蓮花一樣的女子,現在已是一個淡漠甯定的婦人。
姑姑如何待她,她并不在意。
太子在朝中做些什麼,她亦不甚關心。
隻有在提及兩歲的女兒,和将要出生的孩子時,她蒼白的臉上才有光華綻放。
那一個名字,我不提,她也不提。
當年她曾含淚質問,“你真忘得了子澹嗎”……那時的宛如姐姐依然美麗多愁,依然天真地期盼着這段青梅竹馬,能有善終。
我們都一樣出身名門,都曾萬千殊寵于一身,都同樣被推入宿命的姻緣。
隻是,我遇到了蕭綦,而她獨守深宮,眼看着太子姬妾環繞,終日流連花叢,卻隻能謹守着母儀風範,一日比一日沉默下去。
最初的掙紮不甘,被歲月漸漸磨平,任是才情無雙,也敵不過日複一日的深宮寂寥。
東宮瓊庭的回廊下,我與她靜靜對坐,含笑思憶起昔年溫酒論詩的日子……她抱着膝上的女兒,對我説,這一生漫長無涯,總要有個牽念才好。
她説,身份會變,恩愛會變,隻有孩子,一個跟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,才是完完全全屬于你的。
一切浮華都不長久,隻有母親,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身份,才是任何權勢都超越不了。
宛如淡淡笑着,“阿妩,等你做了母親才會明白。
” 我茫然一笑,想起母親,想起姑姑,亦想到宛如……這錦繡深宮,于我隻是爛漫年華的回憶,于她們卻是一生的惆怅。
在我生辰的前一天,宋懷恩從皇陵回京複命。
子澹被蕭綦軟禁在距皇陵不遠的辛夷塢,層層重兵看守。
宋懷恩并沒有來見我,卻悄然探望了玉秀。
甫一踏入玉秀房中,便聽見她笑語如珠,脆聲催促侍女道,“移過去一些,再過去一些。
” “為何這般開心?”我含笑立在門口,見她倚靠床頭,正揮舞着手臂向侍女指點什麼,看來傷勢已好了許多。
玉秀轉頭看到我,面孔卻騰的紅了,眼睛晶亮,“王妃,剛剛宋将軍來過了!” 她指了那一堆滋補療傷的佳品給我看,都是宋懷恩送來的。
我暗暗失笑,此人全不懂得風雅,哪有拿這些俗物贈佳人的。
看玉秀欣喜得臉頰绯紅,我故意閑閑逗她,“這些麼……王府裡多了去了,也不怎麼稀罕。
” 玉秀咬唇含嗔,我莞爾一笑,“隻這份心意可貴!” 她一張清秀小臉刹那紅透,秀發柔柔垂在臉側,别有了一分妩媚嬌羞。
我随手幫她掠了掠鬓發,笑道,“怎麼也不梳妝,就這個樣子見人家?” 玉秀微微垂眸,低聲道,“他沒有入内,隻命人帶了東西來。
” 我有些意外,玉秀傷勢無礙,已經可以起身至廳外見客。
他既有心探望,卻又過門不入……正思忖間,玉秀擡眸,羞怯輕笑道,“他還叫人送了那花,特地囑咐要放在向陽處呢。
” “花?”我回頭看去,原來她方才指點人移來移去的,就是那一盆……蘭花。
我站起身,緩緩走道案前,隻見那普通藍瓷花瓯裡,種着小小一株蕙蘭,翠萼修葉,枝葉光潤完整。
“他還説,是特地從辛夷塢帶回來的。
”玉秀的聲音含羞帶笑,濃甜似蜜。
我久久凝視這蘭花,心緒翻湧,半晌才能平靜開口,“這花真好。
” ——“我幼時在皇陵的道旁種過一株蘭花,将軍此去若是方便,請代我澆水照料,勿令其枯萎。
” 這是我托玉秀帶給他的話,他果真将這株蘭花照料地完好無損。
宋懷恩,我該如何謝他,又該如何償還他這一番心意。
姑姑這一生,三分給了家族,三分給了太子,還有三分不知系在誰身上,隻怕僅有一分是為自己活着。
隻怕皇上的日子也不多了。
姑姑每日詢問皇上的病況,若是聽聞他一切安好,便漠然不語,聽聞皇上病勢加重,亦悶悶不樂。
她在我面前并不避諱,時常表露出對皇上的恨意。
可若真到了皇上駕崩之日,隻怕她求生的意念,便又失去一分。
愛也罷,恨也罷,那個人都已融入她的一生。
那日之後,我趁她昏睡之際,仍将那方絲帕悄然放回原處,沒有驚動她——這若是她僅存的幻夢,就讓她在這夢裡長醉不醒罷。
這深宮中身份至高,親緣最近的三個女子,終究是各懷心事,誰也不肯全心信任誰。
我與宛如多年疏離,曾經那樣要好的姐妹,如今各有際遇,再回不到最初的親密無間。
深宮歲月催人老,她已生養過一個女兒,容顔雖還秀美,體态卻已臃腫,昔日含情流波目,也已黯淡下去。
當年那個蓮花一樣的女子,現在已是一個淡漠甯定的婦人。
姑姑如何待她,她并不在意。
太子在朝中做些什麼,她亦不甚關心。
隻有在提及兩歲的女兒,和将要出生的孩子時,她蒼白的臉上才有光華綻放。
那一個名字,我不提,她也不提。
當年她曾含淚質問,“你真忘得了子澹嗎”……那時的宛如姐姐依然美麗多愁,依然天真地期盼着這段青梅竹馬,能有善終。
我們都一樣出身名門,都曾萬千殊寵于一身,都同樣被推入宿命的姻緣。
隻是,我遇到了蕭綦,而她獨守深宮,眼看着太子姬妾環繞,終日流連花叢,卻隻能謹守着母儀風範,一日比一日沉默下去。
最初的掙紮不甘,被歲月漸漸磨平,任是才情無雙,也敵不過日複一日的深宮寂寥。
東宮瓊庭的回廊下,我與她靜靜對坐,含笑思憶起昔年溫酒論詩的日子……她抱着膝上的女兒,對我説,這一生漫長無涯,總要有個牽念才好。
她説,身份會變,恩愛會變,隻有孩子,一個跟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,才是完完全全屬于你的。
一切浮華都不長久,隻有母親,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身份,才是任何權勢都超越不了。
宛如淡淡笑着,“阿妩,等你做了母親才會明白。
” 我茫然一笑,想起母親,想起姑姑,亦想到宛如……這錦繡深宮,于我隻是爛漫年華的回憶,于她們卻是一生的惆怅。
在我生辰的前一天,宋懷恩從皇陵回京複命。
子澹被蕭綦軟禁在距皇陵不遠的辛夷塢,層層重兵看守。
宋懷恩并沒有來見我,卻悄然探望了玉秀。
甫一踏入玉秀房中,便聽見她笑語如珠,脆聲催促侍女道,“移過去一些,再過去一些。
” “為何這般開心?”我含笑立在門口,見她倚靠床頭,正揮舞着手臂向侍女指點什麼,看來傷勢已好了許多。
玉秀轉頭看到我,面孔卻騰的紅了,眼睛晶亮,“王妃,剛剛宋将軍來過了!” 她指了那一堆滋補療傷的佳品給我看,都是宋懷恩送來的。
我暗暗失笑,此人全不懂得風雅,哪有拿這些俗物贈佳人的。
看玉秀欣喜得臉頰绯紅,我故意閑閑逗她,“這些麼……王府裡多了去了,也不怎麼稀罕。
” 玉秀咬唇含嗔,我莞爾一笑,“隻這份心意可貴!” 她一張清秀小臉刹那紅透,秀發柔柔垂在臉側,别有了一分妩媚嬌羞。
我随手幫她掠了掠鬓發,笑道,“怎麼也不梳妝,就這個樣子見人家?” 玉秀微微垂眸,低聲道,“他沒有入内,隻命人帶了東西來。
” 我有些意外,玉秀傷勢無礙,已經可以起身至廳外見客。
他既有心探望,卻又過門不入……正思忖間,玉秀擡眸,羞怯輕笑道,“他還叫人送了那花,特地囑咐要放在向陽處呢。
” “花?”我回頭看去,原來她方才指點人移來移去的,就是那一盆……蘭花。
我站起身,緩緩走道案前,隻見那普通藍瓷花瓯裡,種着小小一株蕙蘭,翠萼修葉,枝葉光潤完整。
“他還説,是特地從辛夷塢帶回來的。
”玉秀的聲音含羞帶笑,濃甜似蜜。
我久久凝視這蘭花,心緒翻湧,半晌才能平靜開口,“這花真好。
” ——“我幼時在皇陵的道旁種過一株蘭花,将軍此去若是方便,請代我澆水照料,勿令其枯萎。
” 這是我托玉秀帶給他的話,他果真将這株蘭花照料地完好無損。
宋懷恩,我該如何謝他,又該如何償還他這一番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