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 别離
關燈
小
中
大
道,“都要帶上。
” 他大步走進内室,甲胄未卸,侍婢們慌忙躬身退下。
我笑吟吟看他,“這你便不知道了,此時若在京中,已經是紗袖羅衣,霓裳翩翩,誰還要穿得這般笨重難看。
” 蕭綦沒有説話,隻望住我,那目光看得我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我上前幫他解開胸甲,笑着揶揄道,“回府也不換上常服,這麼冷冰冰一身很舒服麼。
” “你在想家。
”他握住我的手,目光深深,“很想回到京中,是麼?” 我微窒,默然别過頭去,心中最不願碰觸的念頭被他一語道破,一時有些黯然,隻得勉強笑了笑,“反正就要回去了,倒還有些舍不得甯朔。
” 他伸手撫過我鬓發,眼底有一絲歉疚,“等戰局稍定,我便接你回京,不會讓你等得太久。
” 我怔住,退開一步,定定看他,“你不要我同你一起?” “這一次不能。
”他自袖中取出一封信函,遞到我眼前,“左相的信,你現在可以看了。
” 是那封父親的家書,昨日他不肯給我,要我出遊歸來再看的。
我一時恍惚,心中有片刻空茫,接過那信函卻沒有勇氣拆開。
當我知道他要南征,沒有半分遲疑,也未曾想過戰事之兇險,隻覺得與他共同進退,是天經地義之事。
更何況京城還有我的父母親族,他們還在謇甯王大軍的虎視之下,逢此危難之際,我是王氏的女兒,總要與我的家族生死與共,患難同當,斷然沒有退縮之地。
“我要回京。
”我冷冷擡眸,與蕭綦的目光相對,“你休想留我一人在此。
” 他望住我,緩緩道,“明日一早,你就啟程去琅琊。
” “琅琊?”我幾疑自己聽錯,他説琅琊,怎會莫名提及我們王氏故裡。
“長公主已經前往琅琊。
”蕭綦輕按住我肩頭,“你應當與她同往。
” ——母親竟在此時前往琅琊故裡,這突兀的消息令我呆住,隐約想到了什麼,卻又一片惶然……手中那薄薄一封信函隻覺重逾千鈞。
拆開熟悉的文錦緘劄,一目十行看完,我竟一時拿捏不穩,素箋脫手飄落。
蕭綦一語不發,隻握住我肩頭,默默看我。
父親隻在信裡説,母親身染微恙,宜離京休養,已攜徐姑姑遠赴琅琊故裡。
此去路途遙遠,她孤身一人,思女心切,盼我能與她相聚。
我掩住臉,心裡紛亂如麻,卻又似浸過雪水一般清冽明白。
母親,可憐的母親,在這劍拔弩張的當口上,竟然沒人想到過她的處境,連我也幾乎忽略了過去。
誰會在意一個侯門深閨中的婦人,她的名字都幾乎被淡忘,隻剩一個長公主的尊号,或者是左相靖國公夫人的身份。
那個被軟禁在宮中的軟弱天子,不但是皇上,更是她的兄長;被她夫家削奪了權勢與尊嚴的皇室,是她引以為傲的家族。
她是晉敏長公主,當今聖上唯一的妹妹,她的身上流淌着皇室高貴的血脈。
我不相信母親會在這個時候選擇逃避,她雖柔弱善良,卻不是懦弱之人。
此去琅琊,她必然是被迫的——是父親強行将她遣走,不願讓她目睹夫家與親族的反目。
我該説父親仁厚,還是殘忍? 想到父親説她身染微恙,思女心切,我再隐忍不住滿心悲苦,轉身伏在蕭綦懷中,淚流滿面。
我尚且還有他的懷抱,而可憐的母親,此際身邊連一個親人都沒有,隻剩徐姑姑相伴。
蕭綦輕輕拍撫我的後背,并不打斷我的悲泣,任由我将臉深深埋在他胸前,淚濕了他衣襟。
良久,他柔聲歎道,“堅強些,見了你母親,再不可這般哭泣了。
” 我哽噎點頭,他托起我的臉,并不若往常那般溫柔撫慰,隻握住我雙肩,以不容質疑的口吻道,“在這裡有我做你的倚靠,到了琅琊,你便是他人的倚靠!” “是,我明白。
”我強忍住淚,咬唇擡起頭來,“明天我就啟程。
” 四目相對,一時無言,蕭綦眼底的冷毅漸漸融化,流露幾許無奈,更有深濃眷戀。
昨天他不肯讓我拆信,便抛下緊迫軍務,微服帶我去看塞外牧野,讓我度過了在甯朔最快活的一天……其實,那也是我有生以來最快活難忘的一天。
他是知道,離别便在明日,隻不願讓我多一天的傷感而已。
離别,又是離别——子澹遠赴皇陵的時候,我以為餘下的日子都會失去
” 他大步走進内室,甲胄未卸,侍婢們慌忙躬身退下。
我笑吟吟看他,“這你便不知道了,此時若在京中,已經是紗袖羅衣,霓裳翩翩,誰還要穿得這般笨重難看。
” 蕭綦沒有説話,隻望住我,那目光看得我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我上前幫他解開胸甲,笑着揶揄道,“回府也不換上常服,這麼冷冰冰一身很舒服麼。
” “你在想家。
”他握住我的手,目光深深,“很想回到京中,是麼?” 我微窒,默然别過頭去,心中最不願碰觸的念頭被他一語道破,一時有些黯然,隻得勉強笑了笑,“反正就要回去了,倒還有些舍不得甯朔。
” 他伸手撫過我鬓發,眼底有一絲歉疚,“等戰局稍定,我便接你回京,不會讓你等得太久。
” 我怔住,退開一步,定定看他,“你不要我同你一起?” “這一次不能。
”他自袖中取出一封信函,遞到我眼前,“左相的信,你現在可以看了。
” 是那封父親的家書,昨日他不肯給我,要我出遊歸來再看的。
我一時恍惚,心中有片刻空茫,接過那信函卻沒有勇氣拆開。
當我知道他要南征,沒有半分遲疑,也未曾想過戰事之兇險,隻覺得與他共同進退,是天經地義之事。
更何況京城還有我的父母親族,他們還在謇甯王大軍的虎視之下,逢此危難之際,我是王氏的女兒,總要與我的家族生死與共,患難同當,斷然沒有退縮之地。
“我要回京。
”我冷冷擡眸,與蕭綦的目光相對,“你休想留我一人在此。
” 他望住我,緩緩道,“明日一早,你就啟程去琅琊。
” “琅琊?”我幾疑自己聽錯,他説琅琊,怎會莫名提及我們王氏故裡。
“長公主已經前往琅琊。
”蕭綦輕按住我肩頭,“你應當與她同往。
” ——母親竟在此時前往琅琊故裡,這突兀的消息令我呆住,隐約想到了什麼,卻又一片惶然……手中那薄薄一封信函隻覺重逾千鈞。
拆開熟悉的文錦緘劄,一目十行看完,我竟一時拿捏不穩,素箋脫手飄落。
蕭綦一語不發,隻握住我肩頭,默默看我。
父親隻在信裡説,母親身染微恙,宜離京休養,已攜徐姑姑遠赴琅琊故裡。
此去路途遙遠,她孤身一人,思女心切,盼我能與她相聚。
我掩住臉,心裡紛亂如麻,卻又似浸過雪水一般清冽明白。
母親,可憐的母親,在這劍拔弩張的當口上,竟然沒人想到過她的處境,連我也幾乎忽略了過去。
誰會在意一個侯門深閨中的婦人,她的名字都幾乎被淡忘,隻剩一個長公主的尊号,或者是左相靖國公夫人的身份。
那個被軟禁在宮中的軟弱天子,不但是皇上,更是她的兄長;被她夫家削奪了權勢與尊嚴的皇室,是她引以為傲的家族。
她是晉敏長公主,當今聖上唯一的妹妹,她的身上流淌着皇室高貴的血脈。
我不相信母親會在這個時候選擇逃避,她雖柔弱善良,卻不是懦弱之人。
此去琅琊,她必然是被迫的——是父親強行将她遣走,不願讓她目睹夫家與親族的反目。
我該説父親仁厚,還是殘忍? 想到父親説她身染微恙,思女心切,我再隐忍不住滿心悲苦,轉身伏在蕭綦懷中,淚流滿面。
我尚且還有他的懷抱,而可憐的母親,此際身邊連一個親人都沒有,隻剩徐姑姑相伴。
蕭綦輕輕拍撫我的後背,并不打斷我的悲泣,任由我将臉深深埋在他胸前,淚濕了他衣襟。
良久,他柔聲歎道,“堅強些,見了你母親,再不可這般哭泣了。
” 我哽噎點頭,他托起我的臉,并不若往常那般溫柔撫慰,隻握住我雙肩,以不容質疑的口吻道,“在這裡有我做你的倚靠,到了琅琊,你便是他人的倚靠!” “是,我明白。
”我強忍住淚,咬唇擡起頭來,“明天我就啟程。
” 四目相對,一時無言,蕭綦眼底的冷毅漸漸融化,流露幾許無奈,更有深濃眷戀。
昨天他不肯讓我拆信,便抛下緊迫軍務,微服帶我去看塞外牧野,讓我度過了在甯朔最快活的一天……其實,那也是我有生以來最快活難忘的一天。
他是知道,離别便在明日,隻不願讓我多一天的傷感而已。
離别,又是離别——子澹遠赴皇陵的時候,我以為餘下的日子都會失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