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. 愛憎
關燈
小
中
大
,伸手替我拭淚。
手指觸到臉頰,我一顫,随即低下頭,任由他掌心粗砺的皮膚撫過我臉頰。
“沒事的。
”他柔聲道,“良藥苦口,睡一覺醒來傷勢又會好很多。
” 口中藥味仍覺辛澀,心頭卻不那麼酸楚,漸覺溫暖安穩。
“睡吧。
”他将我放回枕上,握住我的手,點點暖意從他掌心透來……我有些恍惚,不知是藥效發作,還是一時錯覺,眼前模糊見到小小的子澹,如幼時一樣伏在我榻邊,踮起足尖,伸手來摸我的額頭,趴在我耳邊細聲説,“阿妩妹妹,快些好起來。
” 鼻端一酸,我睜眼看他,卻見子澹的面容漸漸模糊,隐約顯出蕭綦的眉目。
在此刻,是誰撫着我額頭,又是誰在握緊我的手…… 之後數日,我總在藥效下整日昏睡,内傷舊疾似乎日漸好轉。
偶爾清醒的片刻,我會期待從侍女口中聽到蕭綦的消息。
但是,他并沒有來過,自那日離去就沒有再來過。
隻有一名姓宋的将軍,每日都奉命前來詢問醫侍,将我的情形回報蕭綦。
侍女説王爺軍務繁忙……我默然以對,分不清心中晦澀滋味,究竟是不是失落。
或許原本就不該存有期許,或許什麼都沒有改變,他仍是他,我仍是我。
清醒之後,我最想知道兩件事,一是京中是否已經得到我脫險的消息,父母是否已安心;二是賀蘭箴一黨是否伏誅。
那日,賀蘭箴斷臂墜崖,慘烈景狀曆曆如在眼前。
當時在崖上,我随他一起躍下,滿心都是與之俱忘的恨與殺意。
想來我是恨他的,那一路上的屈辱,均是拜他所賜。
至今頸上、臂上還留着他扼傷的痕迹,受他那一掌的内傷也還未愈。
昏迷的噩夢裡,我時而見到那個白衣蕭索的身影,見到他滿身浴血,墜向無底深淵。
那麼高的懸崖,又被斬斷一臂……想來此刻,他已是白骨一堆了。
然而,我記得大夫的話,“所幸這一掌未用足三成力道,否則……” 狂怒之下的一掌,他隻用了三成不足的力道。
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手下留情,也不知道那一刻,他是否良心複蘇。
這些疑問,我永遠不會知道答案,隻是每每想起那一掌,想起當日種種,當初立誓殺他的恨意,不覺已淡去,徒留憐憫與怅然。
我記得,那一天,死了那麼多人。
先是校場之上血肉殺戮,朝廷欽差命喪當場;繼而是山中棧道,奪路追殺,蕭綦以一人之力接連斬殺三人,洞穿咽喉的箭矢、身首分離的頭顱、斷臂、熱血……有生以來,我從未見過,甚至想也不曾想過這般景像。
真正目睹那一幕,我并沒有昏厥,甚至沒有驚恐失措。
從前在禦苑獵鹿,第一隻鹿被哥哥射到,獻于禦前。
太子妃謝宛如看到死鹿,隻一眼便昏厥過去。
皇上感歎,稱太子妃仁厚,姑姑卻不以為然。
想來,我一定是不仁厚的。
朝廷欽差串通外寇劫持王妃,行刺豫章王,事敗身亡……出了這樣的大事,朝廷震動,京中隻怕早已掀起萬丈風浪。
蕭綦會如何上奏,父親如何應對,姑姑又會如何處置? 我雖神志昏沉,心中卻清醒明白,前後種種事端,翻來覆去地思量,隐隐覺出叵測,似有極重大的關系隐藏其中。
我卻什麼也不知道,被他們裡裡外外一起蒙在鼓裡。
蕭綦不來,我隻能向身邊醫侍婢女詢問。
可這些人通通隻會回答我兩句話,要麼“奴婢遵命”,要麼“奴婢不知,奴婢該死”。
一個個屏息斂聲,畏我如虎狼,真不知蕭綦平日是怎樣嚴酷治下。
隻有一個圓臉大眼的小丫頭,年少活潑些,偶爾能陪我説説閑話,也不過是有問便答。
煩悶之下,我越發思念錦兒。
晖州遇劫之後,就此與她失散,也不知道她是留在晖州,還是已被送回京中。
夜裡,靠在床頭看書,不覺乏了,剛恹恹阖眼,便聽見外面一片跪拜聲。
金鐵交觸聲裡,橐橐靴聲直入内室,蕭綦的聲音在屏風外響起,“王妃可曾睡了?” “回禀王爺,王妃還在看書。
” 他突然到來,一時令我有些慌亂,不知該如何應對,匆忙間放下書,閉目假寐。
“這是要做什麼?”蕭綦的腳步停在外面。
“禀王爺,奴婢正要替王妃換藥。
” “退下。
”蕭綦頓了一頓,又道,“藥給我。
” 侍女全部退出内室,靜谧的房中更是靜得連每一聲呼吸都清晰可聞。
床幔被掀起,他坐到床邊,與我近在咫尺。
我閉着眼,仍感覺到他迫人的目光。
肩頭一涼,被衾竟被揭開,他撥開我貼身中衣的領口,手指觸到肩頸傷處。
他的手指與我肌膚相觸,刹那間,激得我身子一顫,全身血液似乎一瞬間沖上腦中,雙頰火辣辣地發燙。
耳中聽得他低聲笑谑,“原來有人睡着了也會臉紅?” 我霍然張開眼睛,
手指觸到臉頰,我一顫,随即低下頭,任由他掌心粗砺的皮膚撫過我臉頰。
“沒事的。
”他柔聲道,“良藥苦口,睡一覺醒來傷勢又會好很多。
” 口中藥味仍覺辛澀,心頭卻不那麼酸楚,漸覺溫暖安穩。
“睡吧。
”他将我放回枕上,握住我的手,點點暖意從他掌心透來……我有些恍惚,不知是藥效發作,還是一時錯覺,眼前模糊見到小小的子澹,如幼時一樣伏在我榻邊,踮起足尖,伸手來摸我的額頭,趴在我耳邊細聲説,“阿妩妹妹,快些好起來。
” 鼻端一酸,我睜眼看他,卻見子澹的面容漸漸模糊,隐約顯出蕭綦的眉目。
在此刻,是誰撫着我額頭,又是誰在握緊我的手…… 之後數日,我總在藥效下整日昏睡,内傷舊疾似乎日漸好轉。
偶爾清醒的片刻,我會期待從侍女口中聽到蕭綦的消息。
但是,他并沒有來過,自那日離去就沒有再來過。
隻有一名姓宋的将軍,每日都奉命前來詢問醫侍,将我的情形回報蕭綦。
侍女説王爺軍務繁忙……我默然以對,分不清心中晦澀滋味,究竟是不是失落。
或許原本就不該存有期許,或許什麼都沒有改變,他仍是他,我仍是我。
清醒之後,我最想知道兩件事,一是京中是否已經得到我脫險的消息,父母是否已安心;二是賀蘭箴一黨是否伏誅。
那日,賀蘭箴斷臂墜崖,慘烈景狀曆曆如在眼前。
當時在崖上,我随他一起躍下,滿心都是與之俱忘的恨與殺意。
想來我是恨他的,那一路上的屈辱,均是拜他所賜。
至今頸上、臂上還留着他扼傷的痕迹,受他那一掌的内傷也還未愈。
昏迷的噩夢裡,我時而見到那個白衣蕭索的身影,見到他滿身浴血,墜向無底深淵。
那麼高的懸崖,又被斬斷一臂……想來此刻,他已是白骨一堆了。
然而,我記得大夫的話,“所幸這一掌未用足三成力道,否則……” 狂怒之下的一掌,他隻用了三成不足的力道。
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手下留情,也不知道那一刻,他是否良心複蘇。
這些疑問,我永遠不會知道答案,隻是每每想起那一掌,想起當日種種,當初立誓殺他的恨意,不覺已淡去,徒留憐憫與怅然。
我記得,那一天,死了那麼多人。
先是校場之上血肉殺戮,朝廷欽差命喪當場;繼而是山中棧道,奪路追殺,蕭綦以一人之力接連斬殺三人,洞穿咽喉的箭矢、身首分離的頭顱、斷臂、熱血……有生以來,我從未見過,甚至想也不曾想過這般景像。
真正目睹那一幕,我并沒有昏厥,甚至沒有驚恐失措。
從前在禦苑獵鹿,第一隻鹿被哥哥射到,獻于禦前。
太子妃謝宛如看到死鹿,隻一眼便昏厥過去。
皇上感歎,稱太子妃仁厚,姑姑卻不以為然。
想來,我一定是不仁厚的。
朝廷欽差串通外寇劫持王妃,行刺豫章王,事敗身亡……出了這樣的大事,朝廷震動,京中隻怕早已掀起萬丈風浪。
蕭綦會如何上奏,父親如何應對,姑姑又會如何處置? 我雖神志昏沉,心中卻清醒明白,前後種種事端,翻來覆去地思量,隐隐覺出叵測,似有極重大的關系隐藏其中。
我卻什麼也不知道,被他們裡裡外外一起蒙在鼓裡。
蕭綦不來,我隻能向身邊醫侍婢女詢問。
可這些人通通隻會回答我兩句話,要麼“奴婢遵命”,要麼“奴婢不知,奴婢該死”。
一個個屏息斂聲,畏我如虎狼,真不知蕭綦平日是怎樣嚴酷治下。
隻有一個圓臉大眼的小丫頭,年少活潑些,偶爾能陪我説説閑話,也不過是有問便答。
煩悶之下,我越發思念錦兒。
晖州遇劫之後,就此與她失散,也不知道她是留在晖州,還是已被送回京中。
夜裡,靠在床頭看書,不覺乏了,剛恹恹阖眼,便聽見外面一片跪拜聲。
金鐵交觸聲裡,橐橐靴聲直入内室,蕭綦的聲音在屏風外響起,“王妃可曾睡了?” “回禀王爺,王妃還在看書。
” 他突然到來,一時令我有些慌亂,不知該如何應對,匆忙間放下書,閉目假寐。
“這是要做什麼?”蕭綦的腳步停在外面。
“禀王爺,奴婢正要替王妃換藥。
” “退下。
”蕭綦頓了一頓,又道,“藥給我。
” 侍女全部退出内室,靜谧的房中更是靜得連每一聲呼吸都清晰可聞。
床幔被掀起,他坐到床邊,與我近在咫尺。
我閉着眼,仍感覺到他迫人的目光。
肩頭一涼,被衾竟被揭開,他撥開我貼身中衣的領口,手指觸到肩頸傷處。
他的手指與我肌膚相觸,刹那間,激得我身子一顫,全身血液似乎一瞬間沖上腦中,雙頰火辣辣地發燙。
耳中聽得他低聲笑谑,“原來有人睡着了也會臉紅?” 我霍然張開眼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