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風流
關燈
小
中
大
将自己嫁出門去,往後一輩子都要跟一個素不相識的男人在一起,一直到老——想起來,多麼可怕。
幸好,我有子澹。
太子與二殿下都已冊妃,放眼京華,身份年紀足以和我匹配的人,隻有子澹。
我一點都不擔心,即便姑姑再不喜歡子澹,也更不會喜歡其他纨绔子弟。
母親已經默許了我的心事,偶爾還會去謝貴妃宮中閑坐。
剛過了十三歲生辰,向父親提親的名門望族幾乎快要踏斷靖國公府的門檻。
父親以我尚未成年為由,一一婉拒。
那時,我總嫌時光過得太慢,總也不到十五歲,不到及笄之齡就不能接受提親。
子澹已經十九歲,很快可以冊立王妃了,如果不是因為我太年幼,謝貴妃早已經為我們向皇上請求賜婚了。
我很擔心他等不到我長大,不知道哪一天就被皇上賜了婚,娶了别人。
有次生氣之後,我罵他,“你為什麼這樣老,等到我長大,你已經是老頭子了!” 等我十五歲的時候,子澹年滿廿一,雖然剛過弱冠之年,在我眼裡似乎已經很老了。
子澹怔住,半晌不能説話,隻是啼笑皆非瞪着我。
過了不久,聽見他悄悄問二殿下子律,“我會不會看上去有點老?” 子律哥哥莫名其妙。
我平靜地轉過頭,卻終于忍不住大笑…… 然而,沒等到我十五歲及笄禮來臨,謝貴妃卻薨逝了。
謝貴妃才三十七歲,美麗如淡墨畫出的一個女子,仿佛歲月都不舍得在她身上留下痕迹。
不論姑姑如何強橫,她從來不與她争,也不恃寵而驕,隻是一個人默默承受。
我再一次相信,太美好的東西總是不易久長。
因為一場風寒,加重了病勢,謝貴妃等不及每年春天專門為她從千裡之外進貢的梅子送到,就匆匆辭世了。
她一直體弱多病,卻從來不會抱怨悲歎,即使卧病在床,也總是妝容整齊,直到臨終之際,也沒有流露半分憔悴狼狽……隻帶着一絲淡泊笑意,就此睡去。
雨夜,哀鐘長鳴,六宮舉哀。
那晚,子澹獨自守在靈前,默默流淚,淚水沿着臉廓滑進頸項,濕了領口。
我站在他身後許久,他都沒有察覺,直至我将一張絲帕遞到他面前。
他擡頭,一滴淚,濺落絲帕。
矜貴脆弱的冰绡絲最怕沾水,沾了水氣就會留下印漬,再也洗不去。
我用絲帕為他拭淚,他卻将我攬到懷中,叫我不要哭。
原來我自己的眼淚,比他流得更厲害。
那條絲帕從此被我深鎖在匣底,上面淡淡暈開的一點水迹,是子澹的眼淚。
失去了母親,在這諾大的宮闱裡,他再也沒有人可以倚靠。
我雖懵懂,已經懂得母族對皇子的重要。
謝家已失勢,一直以來,子澹賴以立足的,不過是皇上對謝貴妃數十年不減的恩寵。
也正因這份恩寵,為他招來了姑姑的怨忌……皇上可以為了一個寵妃,冷落中宮皇宮,卻不能為了一個皇子,得罪權勢煊赫的外戚。
前者隻是帝王家事,後者卻攸關國事。
那時我仍以為,子澹隻要娶了我,就能獲得王氏的庇護,就能在宮中安然無恙。
然而,姑姑行事之淩厲,是我萬萬沒想到的。
按祖例,父母喪後,子女應守孝三年。
但皇家曆來沒有嚴格恪守此制,隻是在宮中服孝三月,另擇一個親任宮人代替自己到皇陵守孝即可,屆滿一年之期,即可婚娶。
然而,謝貴妃喪後,一道懿旨頒下,稱子澹純孝可嘉,自請親赴皇陵,為母守孝三年。
無論我跪在昭陽殿外如何哀求,姑姑都不肯見我……母親無奈,瞞着父親,與我一起去見皇上,求皇上降旨留下子澹。
謝貴妃的離去,令皇上一夕之間仿佛老去了十歲。
平日裡,隻有對着子澹,他才像一個慈愛的父親,而不是深沉嚴肅的皇上。
然而,這個時候,他卻不肯下诏将自己鐘愛的兒子留下。
他説,皇陵是很安全的地方,沒什麼不好。
看着我的淚眼,皇上沉沉歎息,“這般乖巧,可惜也是姓王的……” 子澹離京的那天,我沒有去送他,怕他見到我流淚會更傷心。
我希望子澹能夠如往日一般微笑着離去,如同我心中最驕傲高貴的皇子,不會被任何人看見他的悲傷和眼淚。
子澹的車駕行至太華門,我的貼身侍女錦兒早早等候在那裡。
錦兒帶去一隻小小的舊木匣,那裡面有一件東西,會替我陪伴在他身旁。
那一刻,我悄然立在城頭,遠遠望見他駐馬,俯身,接過木匣。
他隻看了一眼,便側過臉,不讓人看見他的神情。
錦兒朝他深深叩拜,起身,避讓道旁。
他不再回頭,揚鞭催馬,絕塵而去。
幸好,我有子澹。
太子與二殿下都已冊妃,放眼京華,身份年紀足以和我匹配的人,隻有子澹。
我一點都不擔心,即便姑姑再不喜歡子澹,也更不會喜歡其他纨绔子弟。
母親已經默許了我的心事,偶爾還會去謝貴妃宮中閑坐。
剛過了十三歲生辰,向父親提親的名門望族幾乎快要踏斷靖國公府的門檻。
父親以我尚未成年為由,一一婉拒。
那時,我總嫌時光過得太慢,總也不到十五歲,不到及笄之齡就不能接受提親。
子澹已經十九歲,很快可以冊立王妃了,如果不是因為我太年幼,謝貴妃早已經為我們向皇上請求賜婚了。
我很擔心他等不到我長大,不知道哪一天就被皇上賜了婚,娶了别人。
有次生氣之後,我罵他,“你為什麼這樣老,等到我長大,你已經是老頭子了!” 等我十五歲的時候,子澹年滿廿一,雖然剛過弱冠之年,在我眼裡似乎已經很老了。
子澹怔住,半晌不能説話,隻是啼笑皆非瞪着我。
過了不久,聽見他悄悄問二殿下子律,“我會不會看上去有點老?” 子律哥哥莫名其妙。
我平靜地轉過頭,卻終于忍不住大笑…… 然而,沒等到我十五歲及笄禮來臨,謝貴妃卻薨逝了。
謝貴妃才三十七歲,美麗如淡墨畫出的一個女子,仿佛歲月都不舍得在她身上留下痕迹。
不論姑姑如何強橫,她從來不與她争,也不恃寵而驕,隻是一個人默默承受。
我再一次相信,太美好的東西總是不易久長。
因為一場風寒,加重了病勢,謝貴妃等不及每年春天專門為她從千裡之外進貢的梅子送到,就匆匆辭世了。
她一直體弱多病,卻從來不會抱怨悲歎,即使卧病在床,也總是妝容整齊,直到臨終之際,也沒有流露半分憔悴狼狽……隻帶着一絲淡泊笑意,就此睡去。
雨夜,哀鐘長鳴,六宮舉哀。
那晚,子澹獨自守在靈前,默默流淚,淚水沿着臉廓滑進頸項,濕了領口。
我站在他身後許久,他都沒有察覺,直至我将一張絲帕遞到他面前。
他擡頭,一滴淚,濺落絲帕。
矜貴脆弱的冰绡絲最怕沾水,沾了水氣就會留下印漬,再也洗不去。
我用絲帕為他拭淚,他卻将我攬到懷中,叫我不要哭。
原來我自己的眼淚,比他流得更厲害。
那條絲帕從此被我深鎖在匣底,上面淡淡暈開的一點水迹,是子澹的眼淚。
失去了母親,在這諾大的宮闱裡,他再也沒有人可以倚靠。
我雖懵懂,已經懂得母族對皇子的重要。
謝家已失勢,一直以來,子澹賴以立足的,不過是皇上對謝貴妃數十年不減的恩寵。
也正因這份恩寵,為他招來了姑姑的怨忌……皇上可以為了一個寵妃,冷落中宮皇宮,卻不能為了一個皇子,得罪權勢煊赫的外戚。
前者隻是帝王家事,後者卻攸關國事。
那時我仍以為,子澹隻要娶了我,就能獲得王氏的庇護,就能在宮中安然無恙。
然而,姑姑行事之淩厲,是我萬萬沒想到的。
按祖例,父母喪後,子女應守孝三年。
但皇家曆來沒有嚴格恪守此制,隻是在宮中服孝三月,另擇一個親任宮人代替自己到皇陵守孝即可,屆滿一年之期,即可婚娶。
然而,謝貴妃喪後,一道懿旨頒下,稱子澹純孝可嘉,自請親赴皇陵,為母守孝三年。
無論我跪在昭陽殿外如何哀求,姑姑都不肯見我……母親無奈,瞞着父親,與我一起去見皇上,求皇上降旨留下子澹。
謝貴妃的離去,令皇上一夕之間仿佛老去了十歲。
平日裡,隻有對着子澹,他才像一個慈愛的父親,而不是深沉嚴肅的皇上。
然而,這個時候,他卻不肯下诏将自己鐘愛的兒子留下。
他説,皇陵是很安全的地方,沒什麼不好。
看着我的淚眼,皇上沉沉歎息,“這般乖巧,可惜也是姓王的……” 子澹離京的那天,我沒有去送他,怕他見到我流淚會更傷心。
我希望子澹能夠如往日一般微笑着離去,如同我心中最驕傲高貴的皇子,不會被任何人看見他的悲傷和眼淚。
子澹的車駕行至太華門,我的貼身侍女錦兒早早等候在那裡。
錦兒帶去一隻小小的舊木匣,那裡面有一件東西,會替我陪伴在他身旁。
那一刻,我悄然立在城頭,遠遠望見他駐馬,俯身,接過木匣。
他隻看了一眼,便側過臉,不讓人看見他的神情。
錦兒朝他深深叩拜,起身,避讓道旁。
他不再回頭,揚鞭催馬,絕塵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