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古墓

關燈
印臣跟着哥哥走進由國家專門的考古人員重重包圍起來的古墓區。

    混雜有青膏和白膏泥的地下土層被裸露出來,接下來是一層一層的台階,一級一級地往下收縮,土質比較松軟,踩上去會有一絲細小的回音。

     台階的四壁上安有專門的燈盞,沒有必要是不會熄滅的。

    同樣也是為了防止意外。

     女屍放置在一個透明并密封完好的玻璃器皿之中,身下是一層漆黑的已經被久遠的年代腐蝕殆盡的棺椁。

     雖然曆經上千年蝕化,這具女屍仍然保存完好,從面部上仍然隐約可見生前的卓姿與雍容。

    她的頭上飾有羽毛,想來死的時候應該是位新娘。

     借着光,印臣驚異地發現昨晚她戴在手上的蓮花鍊子,此刻正妥帖地戴在那具屍體的手上。

    這、這是怎麼一回事?她驚慌失措地拉住逐酹的衣角,喚了他一聲。

     “怎麼了?”逐酹的臉孔淡淡的不帶絲毫表情。

    背對着光,模樣看起來幽深地吓人。

     她的身後伸出一雙柔和的手,像是給予她力量一樣扶住了她的肩膀。

    “印臣,你小心一點。

    ”樓蘭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他們身後,微笑着說。

    “屍體是有些吓人,可是沒關系。

    她總不可能活過來咬你一口。

    ” 印臣臉色煞白地看向女屍手上的蓮花手鍊,和自己的一模一樣。

    “她總不可能活過來咬你一口。

    ”她聽見樓蘭這麼說,恢複了一點理智。

    也許是有人在惡作劇,一定是這樣。

     “别擔心。

    ”逐酹輕輕拍了拍她的背,拉起她柔弱無骨的雙手,”你來看看這些壁畫吧。

    ” 經逐酹的指引,她擡頭看了看牆壁。

    四周是浩浩宇宙,日月運轉,星辰環繞,流雲紫氣飄逸飛卷,似乎有些象莫高窟裡的畫風。

     壁畫共有四副。

    一副是一位年輕的僧侶接受師父教誨的圖案。

    他雙手合十,低眉順目,面貌俊朗。

    接下去是他向一位手執淨瓶的青衣女子求取蓮花的圖。

    他的手指伸出,做成一個拈花的手勢。

    再下來是那女子含羞帶怯地遞給他七莖蓮花。

    那僧侶态度謙和,雙目緊閉,卻似不曾看那女子一眼。

    最後一副是一個慈眉善目的大菩薩,座下是蓮花台基,正在普渡衆生。

     “這好象是個佛經故事。

    ”印臣想不起來誰對她說起過,但是的确有這麼一個印象。

    特别是那個青衣女子,在此之前似乎自己見過她一樣。

    那漫漫的黃沙古道,迢迢征途又像畫兒一般重現于眼前,她看見的那個梳着一對入雲髻的女子,怎麼好象和畫上如出一轍? “的确是個佛經故事。

    ”樓蘭接茬道,”我也好象在什麼地方聽說過。

    ” “這可真奇怪?你們都聽說過……”逐酹皺了皺眉,一臉沉思的樣子。

     他拉了拉妹妹的手,發覺她手心滲着些許汗珠,估計是被剛才的女屍吓着了。

     不過錢教授提起今天要把這具女屍搬到基地去研究,放在這裡一是不方便保存,二是不夠安全。

    如此珍貴的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的女屍出了絲毫差錯他們都擔當不起。

     “這樣吧,樓蘭你讓人把這些壁畫拍下來,我們回去再研究。

    ”月逐酹低聲問了一下妹妹,建議她是否回去休息。

     印臣用手細細撫摩着這些色彩鮮豔如初的壁畫。

    保存得十分完好,手感有些不平。

    這些畫運用了色彩對比的手法,使畫面格外逼真。

    那個青衣女子酷似唐朝貴婦,梳高髻,戴寶冠,耳墜鈴铛,項飾金環,臂有钏,腕有镯,青衣羅裙,明眸翠眉,粉頤朱唇。

    這樣的畫應該出自唐朝吳道子之手。

    可是依據年代推算,要早那麼幾十年。

     她聽見哥哥問她是否要回去休息,于是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她要回去查閱一下史料,不過心中已然冒出來一個人物,隻是不太确定。

     樓蘭目送他們出去。

    走到出口的時候她回頭望了樓蘭一眼,略有歉意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樓蘭向她招了一下手,站在那幾副壁畫的前面,讓印臣有一個感覺,仿佛樓蘭就是從畫中走出的那個青衣女子,對她吟吟淺笑。

     她揉了揉太陽穴,額上那抹紅色的疤痕隐隐作痛起來,也許自己不該想這麼多的,不該呀。

     “哥,是不是推斷出來那些壁畫出自何人之手,就可以知道那具女屍的來曆?”在回去的路上,她順口問道。

     “當然,即使不能知道女屍的具體身份,但是還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。

    ” “錢教授沒有初步鑒定一下嗎?”她小心翼翼地試探,怕自己的意見說出來贻笑大方。

     逐酹笑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深知妹妹的心思。

    “錢教授說似乎是公元600到700年之間的作品,覺得是吳道子,可是也不确定。

    因為史料從未記載過吳道子來過敦煌一帶的證據。

    ” 這些壁畫和流傳下來的卷軸不一樣。

    後者是可以經過人工的買賣或增予從而有地點上面的變化。

    而壁畫除非親臨,否則此地難以留下如此神韻之筆。

     “嗯”,她應了一聲,證實了自己推測的正确性。

     “印臣,你心中是不是已經有了一個人選?” 她點了點頭,說出一個讓他震驚的名字:“尉遲乙僧。

    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