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傳說
關燈
小
中
大
讓他感覺一陣強烈而莫名的熟悉。
仿佛數千年之前曾經見過似的。
尉遲乙僧皺着眉頭,低頭不語。
出門的時候有一個小沙彌捧來紙硯筆墨讓他們題字。
尉遲跋質那信手一揮,寫下一副對聯:“試采悠雲縫破衲,閑撈溪月做蒲團。
” 他的字總是和畫兒一樣,透着質樸而蒼勁的力量,讓人贊歎不已。
“好字!好字!”一位批着袈裟的老和尚慈眉善目地贊道。
“試采悠雲縫破衲,閑撈溪月做蒲團。
施主好情趣啊!料想也是同道之人。
” 尉遲跋質那雙手合十對着那老僧颔首道:”四大原無我,五蘊本來空。
大師過獎了。
” 老僧驚作恭迎之狀,施禮道:”原來是……恕弟子有眼不是識泰山,失禮了!失禮了!” 聖天太子微笑着站在一邊。
于阗國向來是佛教盛行的國度,人人禮佛信佛。
尉遲跋質那更是個中翹楚,不但自己恪守佛門的清規戒律,還将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為甲僧和乙僧。
足見其佛心一片。
他有些得意地率先踱了出去,并沒有注意到身邊一臉沉思的尉遲乙僧。
夜涼如水。
高昌舊地的氣候有些大漠的性質,白天燥熱的氣息已然散去,彌漫着慘淡的月色。
凄涼的古曲悠揚地穿透人的心緒,帶着股飄渺神秘的情愫,向着無數個不眠的人兒兜頭播灑開去。
“月下君子,白衣無塵。
聽筝撫曲,不惹俗身。
” 一個女子清晰的吐字傳進他的耳中。
尉遲乙僧睡得警醒,在黑暗中站起身,掀開帳篷走了出去。
一片皎潔的月色下,他遠遠看見一個白衣女子,撫弄着一張筝,垂首低唱。
晚風揚起她臉龐上的薄紗,讓他看清了那樣一張美麗絕俗的面孔。
原來是她,那個名叫蓮七的樓蘭女子。
“你終于出現了……”她向他粲然一笑。
娥眉輕揚,淡淡地帶着一絲喜悅地說。
終于?這兩個字用得好奇怪!仿佛在此之前她與他是熟悉已久的朋友,在相約着等待這樣一次重逢。
等待在期盼中到來。
曆久彌新的喜悅于是在蓮七的臉上華美地綻放,花兒一樣。
尉遲乙僧呆呆地站在那裡,聽見這個貌若青衣泥塑的女子笑意吟吟地對自己說話。
她的話好象穿越了時空的界限,在記憶的某個角落,有種亘古不滅的熟悉之感閃将出來。
他們認識,一定! 他這樣想着,輕輕地嗯了一聲,權當回應。
“看來你什麼都不記得了。
”蓮七将他的表情盡收眼底,輕啟朱唇嚅嚅地重複着這句話:”你什麼,都不記得了……” “姑娘的話讓在下費解。
”他欠了欠身,謝罪似的說,目光一直安分的低垂着,心無旁骛。
蓮七哀怨的眸子注視着他,然而終于什麼話也不曾說,隻是保持剛才的姿勢,舉手撫弄着那張筝,啟唇輕唱:”月下君子,白衣無塵。
聽筝撫曲,不惹俗身。
” 歌詞仿佛是佛門中的谒子,尉遲乙僧遠遠地站着慌,雙手合十安靜地聆聽。
一隻手從後面搭上他的肩,善意地拍了拍他。
他轉過身一看,原來是聖天太子。
後者正笑意濃重地看向他。
“乙僧,你好興緻啊!”在私下裡他們之間交情甚好,因此聖天常常直呼其名,省去了那些繁文缛節的頭銜,以顯親昵。
“太子的興緻也不差。
”他淡定自若地說,并不曾把聖天的話放在心上。
“你和那位蓮七姑娘有約麼?怎麼一前一後相繼出現?”聖天微笑着,心照不宣地看着他。
乙僧不曾開口,隻是低頭聆聽。
頓了頓,他将心中的疑慮緩緩道出:“太子,我總覺得這位姑娘來曆有些奇怪,讓我産生出莫可名狀的熟悉之感。
好象在什麼地方見過似的!” “她的血書上說的好象是樓蘭人氏。
”俊眉一挑,聖天想起今天辰時發生的事情。
”乙僧,我倒是覺得這位蓮七姑娘神秘默測,不知是敵是友。
也許是唐王派來偵察我們的底細的奸細。
” “奸細?”尉遲乙僧皺了皺眉頭,”善哉!善哉!太子言重了。
蓮姑娘不可能是奸細。
” “你這麼肯定?” “佛祖曾告戒說:‘面由心生,貌合而神離,謂之不善。
’這位姑娘心神俱淨,
仿佛數千年之前曾經見過似的。
尉遲乙僧皺着眉頭,低頭不語。
出門的時候有一個小沙彌捧來紙硯筆墨讓他們題字。
尉遲跋質那信手一揮,寫下一副對聯:“試采悠雲縫破衲,閑撈溪月做蒲團。
” 他的字總是和畫兒一樣,透着質樸而蒼勁的力量,讓人贊歎不已。
“好字!好字!”一位批着袈裟的老和尚慈眉善目地贊道。
“試采悠雲縫破衲,閑撈溪月做蒲團。
施主好情趣啊!料想也是同道之人。
” 尉遲跋質那雙手合十對着那老僧颔首道:”四大原無我,五蘊本來空。
大師過獎了。
” 老僧驚作恭迎之狀,施禮道:”原來是……恕弟子有眼不是識泰山,失禮了!失禮了!” 聖天太子微笑着站在一邊。
于阗國向來是佛教盛行的國度,人人禮佛信佛。
尉遲跋質那更是個中翹楚,不但自己恪守佛門的清規戒律,還将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為甲僧和乙僧。
足見其佛心一片。
他有些得意地率先踱了出去,并沒有注意到身邊一臉沉思的尉遲乙僧。
夜涼如水。
高昌舊地的氣候有些大漠的性質,白天燥熱的氣息已然散去,彌漫着慘淡的月色。
凄涼的古曲悠揚地穿透人的心緒,帶着股飄渺神秘的情愫,向着無數個不眠的人兒兜頭播灑開去。
“月下君子,白衣無塵。
聽筝撫曲,不惹俗身。
” 一個女子清晰的吐字傳進他的耳中。
尉遲乙僧睡得警醒,在黑暗中站起身,掀開帳篷走了出去。
一片皎潔的月色下,他遠遠看見一個白衣女子,撫弄着一張筝,垂首低唱。
晚風揚起她臉龐上的薄紗,讓他看清了那樣一張美麗絕俗的面孔。
原來是她,那個名叫蓮七的樓蘭女子。
“你終于出現了……”她向他粲然一笑。
娥眉輕揚,淡淡地帶着一絲喜悅地說。
終于?這兩個字用得好奇怪!仿佛在此之前她與他是熟悉已久的朋友,在相約着等待這樣一次重逢。
等待在期盼中到來。
曆久彌新的喜悅于是在蓮七的臉上華美地綻放,花兒一樣。
尉遲乙僧呆呆地站在那裡,聽見這個貌若青衣泥塑的女子笑意吟吟地對自己說話。
她的話好象穿越了時空的界限,在記憶的某個角落,有種亘古不滅的熟悉之感閃将出來。
他們認識,一定! 他這樣想着,輕輕地嗯了一聲,權當回應。
“看來你什麼都不記得了。
”蓮七将他的表情盡收眼底,輕啟朱唇嚅嚅地重複着這句話:”你什麼,都不記得了……” “姑娘的話讓在下費解。
”他欠了欠身,謝罪似的說,目光一直安分的低垂着,心無旁骛。
蓮七哀怨的眸子注視着他,然而終于什麼話也不曾說,隻是保持剛才的姿勢,舉手撫弄着那張筝,啟唇輕唱:”月下君子,白衣無塵。
聽筝撫曲,不惹俗身。
” 歌詞仿佛是佛門中的谒子,尉遲乙僧遠遠地站着慌,雙手合十安靜地聆聽。
一隻手從後面搭上他的肩,善意地拍了拍他。
他轉過身一看,原來是聖天太子。
後者正笑意濃重地看向他。
“乙僧,你好興緻啊!”在私下裡他們之間交情甚好,因此聖天常常直呼其名,省去了那些繁文缛節的頭銜,以顯親昵。
“太子的興緻也不差。
”他淡定自若地說,并不曾把聖天的話放在心上。
“你和那位蓮七姑娘有約麼?怎麼一前一後相繼出現?”聖天微笑着,心照不宣地看着他。
乙僧不曾開口,隻是低頭聆聽。
頓了頓,他将心中的疑慮緩緩道出:“太子,我總覺得這位姑娘來曆有些奇怪,讓我産生出莫可名狀的熟悉之感。
好象在什麼地方見過似的!” “她的血書上說的好象是樓蘭人氏。
”俊眉一挑,聖天想起今天辰時發生的事情。
”乙僧,我倒是覺得這位蓮七姑娘神秘默測,不知是敵是友。
也許是唐王派來偵察我們的底細的奸細。
” “奸細?”尉遲乙僧皺了皺眉頭,”善哉!善哉!太子言重了。
蓮姑娘不可能是奸細。
” “你這麼肯定?” “佛祖曾告戒說:‘面由心生,貌合而神離,謂之不善。
’這位姑娘心神俱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