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傳說

關燈
尉遲先生打算怎麼辦呢?你的善心又要開始超度人了吧?” 聖天與尉遲乙僧相識甚久,自然清楚他為人處世的方式。

    難免會在一些時候揶揄他兩句,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。

     不過,聖天太子看着手中的血書想,那女子的确是很美麗呢! “太子殿下,時辰不早了,咱們起程吧。

    ”尉遲乙僧牽過仆從獻上的腳力稍遜的馬匹,躍上馬背,頓時氣度凜然了起來。

     聖天看着他夾緊馬肚,高喝了一聲“駕”,向着剛才唐兵所走的方向趕去。

     他揮揮手,身後的一行人騎馬駕車地跟上前。

     隊伍的背後,殘留下片片斷壁殘垣、森森白骨和萬裡黃沙…… 日幕時分。

     他們沿着絲綢之路的方向朝着大唐國的都城長安緩緩行進着,風塵仆仆。

     終于,前面的隊伍中有人傳令下來說快到燃燈城了,進城之後可以稍做整頓,明早再上路。

    大家都喘了口氣。

     尉遲跋質那捋着胡子微笑道:”燃燈城!傳說是定光如來轉世的地方。

    乙僧,我們有機會去瞻仰一番定光如來的法身了。

    ” “父親說的是。

    ”尉遲乙僧雙手合十,虔誠地垂首回應着。

    說到禮佛,他一下子精神起來,一掃剛才的躊躇之狀。

     “尉遲大叔興緻很高啊。

    ”聖天太子坐在馬背上笑容滿面。

    尉遲跋質那與父王交好,他的語氣中總是興奮充滿激情的,就像他的畫一樣,線條流暢、一氣呵成。

     “太子亦可同往,跋質那與有榮焉。

    ”尉遲跋質那行了個禮,厚厚的胡子顫巍巍地晃動着,上面沾滿了塵土。

     聖天太子道了句”恭敬不如從命”,便笑着下馬。

    立刻便有從仆牽過缰繩,将禦龍騎拉到一邊。

     三人帶着簡單的仆從,向當地的村民問了路,轉過幾條寬敞的街道,才找到一座恢弘的廟宇。

     門口有兩根碩大的柱礎,上下雕刻着有仰覆蓮花瓣的覆盆,中間是古錢套錦紋飾,看上去堅實樸素,顯示出厚重莊嚴之感。

     “想不到在此處也能見到這樣精美的雕刻!”尉遲乙僧用手輕撫着蓮花覆盆和柱礎上面的紋飾,仔細琢磨。

     他的父親捋着胡子輕輕笑了:”乙僧,這是大唐地域的特色雕刻,等到了大唐你還可以見識到更多。

    ” 聖天太子搖頭道:”可是這座廟宇破舊不堪了,難道就不曾有人想過修繕一下麼?” “等太子即位再自行修繕也未嘗不可。

    ”尉遲跋質那說着,邁開步子踏了進去。

     這是座面積很大的廟宇,進首處是一個大型的方等道場,裡面整齊列坐着幾十名僧侶,正在念頌晚課。

     早有小沙彌引他們進到道場後面的一個穿堂,簡單的擺放着一架”禅”字屏風。

    兩旁是抄手遊廊,可以看見兩側簡單的禅房,樸素得莊嚴而凝重。

     過了花廳便是他們希望觐見的供奉燃燈佛的大殿。

     中間有一座雙層蓮花瓣的座基,佛望着下首,嘴角呡得慎重,似笑非笑的表情讓人玩味不已。

     旁邊有兩座塑像,用土坯制成,有些簡陋,但仍然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仔細看能夠辨認出一個是手執淨瓶的青衣女子,一個是雙手合十低首念經的年輕僧侶。

     “這是……?”尉遲乙僧腦中似乎閃過一個這樣的青衣女子,笑語吟吟地望着他。

    這樣的姿勢,這樣的表情,一定在哪裡見過的呵! “這是燃燈城的一個美麗的傳說。

    施主不曾聽說過嗎?”小沙彌恭敬地雙手合十地說。

     “什麼傳說?”乙僧問。

     小沙彌剛要開口,尉遲跋質那捋着胡子笑呵呵地對他說;”乙僧,時候不早了,我們還是随太子回去吧。

    ” 大殿中早已掌上了燈燭,一片燭影搖紅。

    在這樣晚誦的低吟聲中,風裡飄蕩着他們虔誠的折射,讓人安谧如靜水。

     乙僧猶豫了一下,伸手摸出塊藍田暖玉賞給那個沙彌。

    後者驚異地吓退了好幾步,念叨着:“善哉善哉!” “走吧。

    ”太子引領着衆人從原路退了回去。

    尉遲乙僧擡頭看了一眼,那座青衣女子的泥塑,突然驚訝地發現她的容貌與那名叫做蓮七的女子幾乎一模一樣!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?為什麼這座供奉“燃燈佛”的廟宇裡,會出現一個女子的塑像,笑語吟吟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