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節
關燈
小
中
大
。
“唉……這是最後一茬瓜了我們孝敬方善人的,那是我們東家。
人家是挂千頃牌的人,我們兄弟專給他老人家種瓜,方善人要去省城見巡撫老爺,帶了幾船瓜,都泊在下遊,這是二公子要的,我們王家窪在下遊,船走得慢,先推幾車送去,還有十幾船瓜,明天早上就運未縣去!” “他家有多少人,要這麼多的西瓜?”小燕子有些奇怪地問。
老大顯而易見是個老成人,滋吧滋吧抽著旱煙,說道:“方家隻有四口人,老爺子、老太太、大公子在蘇州,開了十幾個織坊,一百多架機子,織出的綢子都賣給了外國。
大奶奶和二公子在家。
不過恃候的人多,裡裡外外管家婦才七八十個,還有看倉庫的、看家護院的,管燈火的,做針線的,又是三五十人。
” 老二在旁插言道:“他家富得連府台也比不上!明天未縣過廟會。
這秋老虎熱天瓜好賣,留些府裡用,剩下的到廟會上,三下五去二就賣完了!” 小燕子歡喜地道:“廟會熱鬧麼?” 老二說:“當然熱鬧,銀娃要扮觀音,可有的熱鬧好瞧了。
” 小燕子按捺住喜色不再說話。
兄弟三人和大家閒話歇腳,足用了小半個時辰,永滇又仔細問了問銀錢兌換比價,乾隆制錢流通使用情形,主佃田租比例數目,說得十分投機,眼見天色不早了,三兄弟推車要走,大家也便起身。
“每人賞他們二十兩銀子!”永琪笑著踏鐐上馬,看著遠去的三兄弟。
“小四兒把銀子送去,就說爺賞他們娶親用的,結個善緣。
” 小燕子在車裡說:“今晚我們住在未縣,明天看看這裡的廟會吧?” 爾康一夾馬肚子,笑道:“我早就料到你會有這個主意的。
” 紫薇在車裡也笑道:“有熱鬧的地方必有小燕子。
” 未縣是個不小的縣城。
大家進得城來,太陽已經西斜。
這時已是落市的時分,街道上熙熙攘攘盡是人,兩旁店舖柿比鱗次。
花果行、陶瓷行、內肆行、成衣行、紙行、海味行、菜行、米行、鐵器行……還有什麼針線、紮作、綢緞、文房四寶行…… 都挂著幌子,懶洋洋地在來往行人的頭頂上飄動。
小四兒幾個侍從分頭在城裡找店舖,好半天才回來,說各店都住滿了,隻十字街東一個叫“羅家客棧”的老店有一處東院住的人不多。
小四兒許了銀子又說了不少好話,竟說得老闆讓幾個客人遷往別處,騰出獨院來給阿哥、格格們住。
一切安置停當,小燕子便急著要到街上去。
爾康說:“這裡人生地不熟的,不要亂轉悠的好,還是先把縣令叫來,他是當地父母官,地方上利弊自然知道不少,和他先談談,再走走看看。
” 小燕子很不滿意:“微服私訪,就是不要驚動官府啦,你這樣一叫縣令來,還讓不讓我們看廟會?” 紫薇也說:“一帶上了官場就難得見到真東西,我雖不懂官場上的事,但也覺得下級官員常用花言巧語蒙騙上頭。
” 永琪說:“爾康是為你們著想,體察民情固然重要,但你們的安全更為重要。
” “不如我和紫薇扮作男裝吧,”小燕子機靈一動說道:“這樣又省事又少麻煩。
” 永琪、爾康相視一笑,無可奈何地點點頭。
小燕子一蹦三尺高:“紫薇你扮個少爺,我來作你的小書童好不好?” “不要,不要”紫薇笑道:“你本來就颯爽英姿,扮起男兒來一定風度翩翩,怎麼看也不象小書童的。
” “好了,好了,”永琪說道:“還是我們四個公子哥兒一塊去逛廟會吧。
今日天已晚了,不如早早歇息,明天再去看熱鬧。
” “是,相公!”小燕子福了福,作了個鬼臉。
大家都笑了起來。
第二天,天剛剛亮,小燕子就起來,叫大家看廟會。
朗格等待衛早已知道必有此行,連夜商議好了,都扮作者熱鬧的香客暗暗地跟隨著。
這個時候,天剛剛平明,曉風拂樹,晨炊裊裊,秋天涼爽的夜氣尚未散盡。
小燕子拉著紫薇,爾康、永琪在後面,四個人一塊步行出了城。
隻見街道上人流漸密,小車推著胡辣湯鍋子,毛驢馱著瓜果菜蔬,吹糖人兒的,賣油煎樟悻的,趕著驢群上牲口市的……一個個都興沖沖地趕著去廟會占攤位兒。
真正趕會的香客和看熱鬧的還不多。
大家興緻很高,一邊漫步走著,一邊仔細聽著這些小販們說笑對答。
永琪漸漸地和身邊同行的一個賣餛飩的中年婦女搭上了話:“老闆娘,一個婦道人家趕車走這遠的路,豈不太辛苦了?你家當家的呢?” “晦,老闆吶!”那婦女牛高馬大,噪門好響,十分爽氣,“那死鬼的身闆兒還不勝我呢!他起得早,割肉剁了一盤餡兒,剔骨頭時削了手指頭,找醫生包紮去了。
順便再買些佐料——我們一家子的力氣活兒都是我的。
你瞧,我沒纏過腳,出了名的馬大腳。
嘿,篤!”她抽了那毛驢一鞭子。
爾康看她那雙天足,果真很大,踩在地上登登有聲,不禁微笑說道:“我們是外地客商,馬大嫂,我們那裡廟會,什麼瓷器吶,銅器啊,古玩、玉器的都上市。
這裡關帝廟會怎麼盡是賣小吃的?” 馬大嫂一笑,說道:“客人您就有所不知了,今年大客戶不多,廟會場邊兒擠滿了難民,誰有錢去買那些東西?” “啊!”爾康恍然大悟,“原來如此!” 小燕子在一旁卻聽得不甚明白:“什麼難民?” “這位小爺”,馬大嫂說道:“這裡年年都有難民,各地難民都有,也有從關外來的,還有直隸的。
今年山東遭災,自然就是山東難民多些。
” 紫薇一直跟著在聽,問道:“大嫂這餛飩擔子,一天能有多少生意?養得住家麼?你家一人一年要多少開銷?” 馬大嫂擦了一把汗,詫異地看了這四個青年公子,笑道:“你們不像生意人,倒像個中了狀元的巡按大人下來私訪的。
” 又搖搖頭笑道:“這麼年輕,也不像呀。
” 爾康笑著掩飾說:“我們是一時有興趣問問,我們也不是大買賣人。
” 馬大嫂點點頭說:“也是,大買賣人準管我們這賣餛飩小吃的呢?” “一天弄好了能掙三百個乾隆哥子,五口人吃飯穿衣,一天能餘個五六十乾隆哥子,一年下來,盈餘個二十挂吊乾隆哥子,隻要沒有災病,對付著總能過。
”說到這裡笑了笑又說:“我們那殺千刀當家的還算計著在城邊買點地,找個長工種菜。
” “看來你家男人是個有心計的能幹人,一定能發達。
”永琪被她一口一個“乾隆哥子”叫得全身舒但,高興他說道:“沒想到乾隆哥子這麼管用!” “當然!難道你不用乾隆哥子,你是天上掉下米的?”馬大嫂笑得前仰後合。
“……起先哪,我們都用雍正制錢。
乾隆錢個兒大,銅多,黃燦燦明悶閃,有一個就收減起來,放在忱人旁筐籮裡給孩子們玩,還能避邪。
後來就越來越多,做買賣的都愛要——聽說呀,乾隆爺在北京下聖旨,濟南城衛殺了十幾個收錢鑄銅器的——我說阿彌陀佛!原來乾隆哥子部叫銅匠們化了做茶壺了!” 正說著,自家毛驢注人家菜擔子上伸嘴,馬大嫂罵道:“死畜生,我抽死你這個鱉孫!”說著向驢猛抽一鞭,加快腳步去了。
永琪高興的像個孩子,沖她的背影叫道:“馬家大嫂,中午我們去吃你的餛飩!” 這個時候日頭已上三竿,不知不覺永琪四個人己隨人流出了城西。
未縣,有個關公廟。
這關公廟香火好,經歷代善男信女修築,越修越壯觀。
三丈高的主殿掩在老槐松柏問,左右偏宮亭謝台閣,碑蠍畫廊錯雜林立,在陽光下雲蒸霞蔚,蔥蔥籠寵。
廟前有一塊空場足有一頃多地,西邊已用竹木搭起戲台。
小燕子蹦蹦跳跳,東看看西瞧瞧,和紫薇不停說笑著。
一些生旦淨醜已在上裝,鑼鼓家什打得丁當響,十幾個道士指揮著進場的小商小販們在場邊布攤兒,空場上香客正在湧人,有說書的,打把式,變戲法的,走江湖賣膏藥的,東一簇西一簇人團團圍著看。
還有拆字算命的,高高挂著太極圖幌子,端坐在木桌子旁給人推八字,看手相,說得唾沫星子四濺。
小燕子近上前去,坐在算命攤邊看起相來。
“這位公子爺真是福大命大。
”算命先生仔細看著小燕子的手掌說道:“雖然會有不少坎坷波折,但最終還是會逢兇化吉,頤養天年。
” 永琪賞了點碎銀子給那先生,拉了小燕子就走。
小燕子說道:“還不少坎坷波折,我看是大多坎坷波折,不過常常逢兇化吉,倒是說的不錯。
” 紫薇感歎道:“我們的路是走得好艱苦,每次都是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但是,我們還是一一走過來了。
面對再多的困難,我也深信:人定勝天,事在人為!” 爾康說:“對,有志者,事竟成!” 永琪對小燕子說:“你竟然還在算命,命運應該是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” “我知道了”,小燕子說道:“就是紫薇常唱什麼‘山無棱大地合,你是我永久的天堂,’山怎麼會沒角,天地怎麼會合在一塊呢?所以可以改成“山無棱,天地合,小燕子快樂才沒有!” 眾人聽了一一愣,忍不住都笑了。
永琪、爾康、小燕子、紫薇繼續漫步在四處遊走。
朗格等十幾個大小侍衛扮作香客散在四周,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圍在左右,一個個把心提著,眼睜得很圓,哪敢有點疏忽? 永琪隨意遊覽著,見如此熱鬧不堪,有些擔心擠壞了小燕子、紫薇。
轉
“唉……這是最後一茬瓜了我們孝敬方善人的,那是我們東家。
人家是挂千頃牌的人,我們兄弟專給他老人家種瓜,方善人要去省城見巡撫老爺,帶了幾船瓜,都泊在下遊,這是二公子要的,我們王家窪在下遊,船走得慢,先推幾車送去,還有十幾船瓜,明天早上就運未縣去!” “他家有多少人,要這麼多的西瓜?”小燕子有些奇怪地問。
老大顯而易見是個老成人,滋吧滋吧抽著旱煙,說道:“方家隻有四口人,老爺子、老太太、大公子在蘇州,開了十幾個織坊,一百多架機子,織出的綢子都賣給了外國。
大奶奶和二公子在家。
不過恃候的人多,裡裡外外管家婦才七八十個,還有看倉庫的、看家護院的,管燈火的,做針線的,又是三五十人。
” 老二在旁插言道:“他家富得連府台也比不上!明天未縣過廟會。
這秋老虎熱天瓜好賣,留些府裡用,剩下的到廟會上,三下五去二就賣完了!” 小燕子歡喜地道:“廟會熱鬧麼?” 老二說:“當然熱鬧,銀娃要扮觀音,可有的熱鬧好瞧了。
” 小燕子按捺住喜色不再說話。
兄弟三人和大家閒話歇腳,足用了小半個時辰,永滇又仔細問了問銀錢兌換比價,乾隆制錢流通使用情形,主佃田租比例數目,說得十分投機,眼見天色不早了,三兄弟推車要走,大家也便起身。
“每人賞他們二十兩銀子!”永琪笑著踏鐐上馬,看著遠去的三兄弟。
“小四兒把銀子送去,就說爺賞他們娶親用的,結個善緣。
” 小燕子在車裡說:“今晚我們住在未縣,明天看看這裡的廟會吧?” 爾康一夾馬肚子,笑道:“我早就料到你會有這個主意的。
” 紫薇在車裡也笑道:“有熱鬧的地方必有小燕子。
” 未縣是個不小的縣城。
大家進得城來,太陽已經西斜。
這時已是落市的時分,街道上熙熙攘攘盡是人,兩旁店舖柿比鱗次。
花果行、陶瓷行、內肆行、成衣行、紙行、海味行、菜行、米行、鐵器行……還有什麼針線、紮作、綢緞、文房四寶行…… 都挂著幌子,懶洋洋地在來往行人的頭頂上飄動。
小四兒幾個侍從分頭在城裡找店舖,好半天才回來,說各店都住滿了,隻十字街東一個叫“羅家客棧”的老店有一處東院住的人不多。
小四兒許了銀子又說了不少好話,竟說得老闆讓幾個客人遷往別處,騰出獨院來給阿哥、格格們住。
一切安置停當,小燕子便急著要到街上去。
爾康說:“這裡人生地不熟的,不要亂轉悠的好,還是先把縣令叫來,他是當地父母官,地方上利弊自然知道不少,和他先談談,再走走看看。
” 小燕子很不滿意:“微服私訪,就是不要驚動官府啦,你這樣一叫縣令來,還讓不讓我們看廟會?” 紫薇也說:“一帶上了官場就難得見到真東西,我雖不懂官場上的事,但也覺得下級官員常用花言巧語蒙騙上頭。
” 永琪說:“爾康是為你們著想,體察民情固然重要,但你們的安全更為重要。
” “不如我和紫薇扮作男裝吧,”小燕子機靈一動說道:“這樣又省事又少麻煩。
” 永琪、爾康相視一笑,無可奈何地點點頭。
小燕子一蹦三尺高:“紫薇你扮個少爺,我來作你的小書童好不好?” “不要,不要”紫薇笑道:“你本來就颯爽英姿,扮起男兒來一定風度翩翩,怎麼看也不象小書童的。
” “好了,好了,”永琪說道:“還是我們四個公子哥兒一塊去逛廟會吧。
今日天已晚了,不如早早歇息,明天再去看熱鬧。
” “是,相公!”小燕子福了福,作了個鬼臉。
大家都笑了起來。
第二天,天剛剛亮,小燕子就起來,叫大家看廟會。
朗格等待衛早已知道必有此行,連夜商議好了,都扮作者熱鬧的香客暗暗地跟隨著。
這個時候,天剛剛平明,曉風拂樹,晨炊裊裊,秋天涼爽的夜氣尚未散盡。
小燕子拉著紫薇,爾康、永琪在後面,四個人一塊步行出了城。
隻見街道上人流漸密,小車推著胡辣湯鍋子,毛驢馱著瓜果菜蔬,吹糖人兒的,賣油煎樟悻的,趕著驢群上牲口市的……一個個都興沖沖地趕著去廟會占攤位兒。
真正趕會的香客和看熱鬧的還不多。
大家興緻很高,一邊漫步走著,一邊仔細聽著這些小販們說笑對答。
永琪漸漸地和身邊同行的一個賣餛飩的中年婦女搭上了話:“老闆娘,一個婦道人家趕車走這遠的路,豈不太辛苦了?你家當家的呢?” “晦,老闆吶!”那婦女牛高馬大,噪門好響,十分爽氣,“那死鬼的身闆兒還不勝我呢!他起得早,割肉剁了一盤餡兒,剔骨頭時削了手指頭,找醫生包紮去了。
順便再買些佐料——我們一家子的力氣活兒都是我的。
你瞧,我沒纏過腳,出了名的馬大腳。
嘿,篤!”她抽了那毛驢一鞭子。
爾康看她那雙天足,果真很大,踩在地上登登有聲,不禁微笑說道:“我們是外地客商,馬大嫂,我們那裡廟會,什麼瓷器吶,銅器啊,古玩、玉器的都上市。
這裡關帝廟會怎麼盡是賣小吃的?” 馬大嫂一笑,說道:“客人您就有所不知了,今年大客戶不多,廟會場邊兒擠滿了難民,誰有錢去買那些東西?” “啊!”爾康恍然大悟,“原來如此!” 小燕子在一旁卻聽得不甚明白:“什麼難民?” “這位小爺”,馬大嫂說道:“這裡年年都有難民,各地難民都有,也有從關外來的,還有直隸的。
今年山東遭災,自然就是山東難民多些。
” 紫薇一直跟著在聽,問道:“大嫂這餛飩擔子,一天能有多少生意?養得住家麼?你家一人一年要多少開銷?” 馬大嫂擦了一把汗,詫異地看了這四個青年公子,笑道:“你們不像生意人,倒像個中了狀元的巡按大人下來私訪的。
” 又搖搖頭笑道:“這麼年輕,也不像呀。
” 爾康笑著掩飾說:“我們是一時有興趣問問,我們也不是大買賣人。
” 馬大嫂點點頭說:“也是,大買賣人準管我們這賣餛飩小吃的呢?” “一天弄好了能掙三百個乾隆哥子,五口人吃飯穿衣,一天能餘個五六十乾隆哥子,一年下來,盈餘個二十挂吊乾隆哥子,隻要沒有災病,對付著總能過。
”說到這裡笑了笑又說:“我們那殺千刀當家的還算計著在城邊買點地,找個長工種菜。
” “看來你家男人是個有心計的能幹人,一定能發達。
”永琪被她一口一個“乾隆哥子”叫得全身舒但,高興他說道:“沒想到乾隆哥子這麼管用!” “當然!難道你不用乾隆哥子,你是天上掉下米的?”馬大嫂笑得前仰後合。
“……起先哪,我們都用雍正制錢。
乾隆錢個兒大,銅多,黃燦燦明悶閃,有一個就收減起來,放在忱人旁筐籮裡給孩子們玩,還能避邪。
後來就越來越多,做買賣的都愛要——聽說呀,乾隆爺在北京下聖旨,濟南城衛殺了十幾個收錢鑄銅器的——我說阿彌陀佛!原來乾隆哥子部叫銅匠們化了做茶壺了!” 正說著,自家毛驢注人家菜擔子上伸嘴,馬大嫂罵道:“死畜生,我抽死你這個鱉孫!”說著向驢猛抽一鞭,加快腳步去了。
永琪高興的像個孩子,沖她的背影叫道:“馬家大嫂,中午我們去吃你的餛飩!” 這個時候日頭已上三竿,不知不覺永琪四個人己隨人流出了城西。
未縣,有個關公廟。
這關公廟香火好,經歷代善男信女修築,越修越壯觀。
三丈高的主殿掩在老槐松柏問,左右偏宮亭謝台閣,碑蠍畫廊錯雜林立,在陽光下雲蒸霞蔚,蔥蔥籠寵。
廟前有一塊空場足有一頃多地,西邊已用竹木搭起戲台。
小燕子蹦蹦跳跳,東看看西瞧瞧,和紫薇不停說笑著。
一些生旦淨醜已在上裝,鑼鼓家什打得丁當響,十幾個道士指揮著進場的小商小販們在場邊布攤兒,空場上香客正在湧人,有說書的,打把式,變戲法的,走江湖賣膏藥的,東一簇西一簇人團團圍著看。
還有拆字算命的,高高挂著太極圖幌子,端坐在木桌子旁給人推八字,看手相,說得唾沫星子四濺。
小燕子近上前去,坐在算命攤邊看起相來。
“這位公子爺真是福大命大。
”算命先生仔細看著小燕子的手掌說道:“雖然會有不少坎坷波折,但最終還是會逢兇化吉,頤養天年。
” 永琪賞了點碎銀子給那先生,拉了小燕子就走。
小燕子說道:“還不少坎坷波折,我看是大多坎坷波折,不過常常逢兇化吉,倒是說的不錯。
” 紫薇感歎道:“我們的路是走得好艱苦,每次都是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但是,我們還是一一走過來了。
面對再多的困難,我也深信:人定勝天,事在人為!” 爾康說:“對,有志者,事竟成!” 永琪對小燕子說:“你竟然還在算命,命運應該是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” “我知道了”,小燕子說道:“就是紫薇常唱什麼‘山無棱大地合,你是我永久的天堂,’山怎麼會沒角,天地怎麼會合在一塊呢?所以可以改成“山無棱,天地合,小燕子快樂才沒有!” 眾人聽了一一愣,忍不住都笑了。
永琪、爾康、小燕子、紫薇繼續漫步在四處遊走。
朗格等十幾個大小侍衛扮作香客散在四周,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圍在左右,一個個把心提著,眼睜得很圓,哪敢有點疏忽? 永琪隨意遊覽著,見如此熱鬧不堪,有些擔心擠壞了小燕子、紫薇。
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