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回 金鐵交鳴 山中觀比武 溪山如畫 柳下侍垂綸

關燈
上流并無人家,對岸一片山田,樹林中隐有房舍,看去頗遠。

     前途有一崖角把路阻住,剛繞過去,便見溪對岸柳蔭之下有人垂釣,似是一個老者,被柳樹擋住,看不見面貌。

    離身不遠有一獨木小橋,長約四五丈,橫在溪上,恐被覺察,特意把氣提住,輕悄悄地由橋上掩将過去。

    見那老者生得面如朱砂,滿頭自發,颔下三絡銀髯,手白如玉,指爪甚長。

    深秋天氣,隻穿一件黃葛布的單衫,白襪朱履,仍是前明裝束,貌相十分清古。

    手執一根長釣竿,垂向水中,眯縫着一雙細長老眼注定釣竿。

     枯樹樁上放着一個朱紅葫蘆,另外兩碟酒菜,倚樹臨溪而坐,意态悠然,望似畫圖中人,自己走近身前,似未覺察。

     大成不敢驚動,恭恭敬敬侍立在側,待了一會,見釣竿不住顫動,仿佛年老手戰,不能拿穩的神氣,先前隻顧留神老者詞色,不曾覺異,偶然看到,心想這等釣法,那魚怎會上鈎?因見當地秋光明麗,溪水碧綠,水中遊魚往來,曆曆可數,不由多看了兩眼,目光到處,忽然發現一條大鯉魚正走釣竿之下,老者手微一抖,便将魚鰓鈎住,卻不釣起,釣絲微微往下一沉,魚便逃去,似這樣釣了兩三條,都被放走,這才看出鈎上無餌,魚不論大小,隻一近鈎丈許數尺以内,立被将鰓鈎住,這等功夫手法,休說未見過,連說也未聽過,心甚驚奇。

    老者忽然回顧,将竿一放,問道:“你想吃兩杯麼?”大成立即下拜,說道:“後輩朱大成,恭候太老前輩已有多時,望乞賜教。

    ”老者驚扶道: “小夥子真沒出息!吃我一杯酒,何必行此大禮?”說時,因大成堅不肯起,老者好似年老力衰,身子一歪,似要跌倒。

    大成連忙起身去扶,等老者坐定,猛想起此老有名的神力飛俠,曾在華山,一掌将丈許大的崖石劈為兩半,怎會站立不穩?分明有意假裝,身已立起,不便再跪,隻得恭身賠笑道:“後輩久仰太老前輩威名英儀,已有多年,苦幹不知蹤迹,無法拜見。

    昨夜因所保的镖被人盜去,自知本領不濟,學業未精,死而無怨。

    但是此镖價值巨萬,關系好些人的身家性命,失落不得,來人所留木如意,又不知它的根腳。

    心正焦急,幸遇一位異人,說起太老前輩在此訪友,連夜趕來,望乞開恩賜救,感恩不盡。

    ”說罷,又跪拜下去。

     老者先望着他不發一言,聽到“木如意”三字,兩道壽眉微微往上一揚,也未發話,聽完,忽把面色一沉道:“你這人怎麼老愛矮下半截!我年老耳沉,也聽不出你說些什麼。

    如無甚事,吃兩杯酒,看我釣上兩條魚來送你下酒,如若有事,或是問人,也等我釣完了魚,你等在這裡,我去喚個人來,與你說話,要是心急,各自請罷。

    好好一個人,要裝矮子,卻見不慣!”大成曾受異人之戒,多大難題尚且準備忍受,何況并未使其難堪,立答:“大老前輩開恩,後輩遵命,恭候就是。

    ”随即起立,恭身侍立于旁。

    老者也未再與說話,仍把搭向水上的釣竿拾起,照舊垂釣,不再答理。

    一直候到過午,大成始終恭敬,并無倦容,老者的魚,也未釣上一尾。

    大成一面恭候,一面暗中察看老者釣魚之法,見那釣鈎形如一針,兩面倒刺甚淺,深垂水中,不論大小魚,挨着便跑不脫,隻是未出水面便即放掉,看了一陣,猛悟出“搭”“粘”二字口訣。

     老者似有覺察,回笑道:“老夫别無所能,隻釣魚是個專長,六十年來極少間斷。

     你怎不吃兩杯?”大成方答:“後輩怎敢放肆!”忽聽嬌呼:“老太公,魚呢?姊姊等它下鍋,令我來請老太公吃晌午。

    ”回頭一看,正是前遇少女。

    看見自己,并未理睬,一到便挨向老者身旁,一手扶在老者肩上,一手撫弄銀髯,神情甚是親熱。

    老者笑道: “小孫孫,我昨晚不過一句閑話,你姊妹又要殺生了。

    你等一會,等我釣條大的與你。

    ” 少女乘着老者目注水中之際,忽然偏頭朝大成把眼一擠,笑問老者道:“老大公,這人哪裡來的?怎麼像個傻子?”說時,釣竿起處,一條兩斤來重的金色鯉魚已随竿而起。

     少女連忙向前接住,喜道:“這條魚真肥,今天老太公又有下酒菜了。

    ”老者笑道: “我本不願傷生,無如此溪與黃河相通,山水清冷,鯉魚到此找不到回路,日久必死。

     此魚又專搶上流,我垂釣多年,深知魚性,每日被我驚走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