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(10)
關燈
小
中
大
面。
公孫陽率兵奮戰不敵,隻得退到離岸幾裡地的營寨之中,嚴令堅守,隻待援軍到來。
張遼哪裡能待他喘息,與于禁、程昱圍了營寨,從三個方向突破,故意留出一個缺口,讓公孫陽逃跑。
公孫陽果然慌不擇路,沖出缺口。
早有張遼侍候在前,隻幾個回合,就将公孫陽生擒了過來。
然後,又以最快速度取了孫權江西大營中能夠由船裝載的糧草辎重,不能運走的,立即放火燒毀。
這一役,殺傷吳軍精銳快速部隊五千餘人,奪得軍需無數,燒毀營寨一座,擒得大将一名,大獲全勝。
然後,立刻渡江返回。
孫權與魯肅聞報曆陽告急,俱大驚,不得不佩服曹操之智。
魯肅因恐曹操還有連環之計來趁西線之空虛而進攻,未敢援助曆陽,孫權則大怒欲狂,親自揮軍,帶甘甯、韓當、陳武,急馳曆陽,留呂蒙堅守濡須口,要解公孫陽之危。
走到半路,見公孫陽之殘軍徑直逃來,知已往不及。
問了詳情,不由得大叫一聲“苦也”。
這曹操首戰告捷,三軍士氣,為之一振。
曹操意欲在西線令曹仁等牽制魯肅,自己則乘勝與孫權決一死戰。
當孫權率甘甯等馳援曆陽時,更是急令李典、樂進與許褚大舉進攻力量頓時薄弱的濡須口守将呂蒙。
可是,呂蒙憑借他在濡須水口修築的堅固碼頭和城寨以寡敵衆,全力反抗,竟使強大的曹軍沒有能占到一點便宜。
隻得鳴金收兵,再圖良謀。
孫權在半途之中駐馬而怒,然後令甘甯領韓當、陳武直往曆陽,以填其空,防止曹軍再度來犯,自己則率幾個親兵立刻趕回濡須口。
果然,呂蒙正率衆與曹軍作頑強的抵抗。
淩統、徐盛與周泰等,無不身先士卒。
曹軍隻好見機收兵。
當夜,孫權與呂蒙、淩統、徐盛、周泰和張昭一起,研究對策。
張昭說:“以前,老臣曾錯誤地因曹操勢大之故而勸明公投降曹操,力主反戰。
今曹操兵敗後卷土重來,其勢與上次相比,頗有不如。
為什麼我們就隻能守,不能攻呢?比如,在西線令魯肅北上渡江,未必不能擊敗曹仁。
” “但是,”孫權反對說:“就算我們過江襲擊,攻破曹仁的防線,又怎麼樣呢?最終還是要退回長江以南。
現在曹操雄踞江北以上,我軍不可能背抵長江,與他抗衡。
如果硬要這樣,那麼,與曹操進行的每一次戰鬥,就都是背水一戰,士兵的承受力顯然是不行的。
同時,劉備又正在攻取益州,一旦得手,也必定與我為敵,但有曹操之患,目前也不可能與他翻臉。
因此,現在的情況應是我軍力保于不敗,但暫時也不要為急于擊敗曹操而喪失軍力。
” 呂蒙說:“明公之言,正合我意。
曹操此次來犯,有雪仇之意,但他報仇心切,難免考慮不會周全,即使有一時之勝,也不能取得全面的勝利。
今天下三分之勢已有眉目,我軍隻需在目前占得東吳,使之不失,方能在以後時機成熟時再圖霸業。
我之所以要在濡須口設立碼頭與城寨,也隻是主要為防守作想。
不過,即使如此,也不能在曹操面前表示出對他的忘情,最多,通過這種對峙行為顯現出我東吳軍民熱愛和平、厭惡戰争的願望而已。
” 張昭還要再說什麼,卻被孫權擺手截住,說:“明天我即率大軍與曹操決一死戰,如果他不知難而退,難道我江東大軍又是好惹的嗎?” 張昭隻得陷入沉默之中。
他心中暗想:難道上次我估計錯了形勢,這次又錯了?總之可能我已未老先衰了吧?
公孫陽率兵奮戰不敵,隻得退到離岸幾裡地的營寨之中,嚴令堅守,隻待援軍到來。
張遼哪裡能待他喘息,與于禁、程昱圍了營寨,從三個方向突破,故意留出一個缺口,讓公孫陽逃跑。
公孫陽果然慌不擇路,沖出缺口。
早有張遼侍候在前,隻幾個回合,就将公孫陽生擒了過來。
然後,又以最快速度取了孫權江西大營中能夠由船裝載的糧草辎重,不能運走的,立即放火燒毀。
這一役,殺傷吳軍精銳快速部隊五千餘人,奪得軍需無數,燒毀營寨一座,擒得大将一名,大獲全勝。
然後,立刻渡江返回。
孫權與魯肅聞報曆陽告急,俱大驚,不得不佩服曹操之智。
魯肅因恐曹操還有連環之計來趁西線之空虛而進攻,未敢援助曆陽,孫權則大怒欲狂,親自揮軍,帶甘甯、韓當、陳武,急馳曆陽,留呂蒙堅守濡須口,要解公孫陽之危。
走到半路,見公孫陽之殘軍徑直逃來,知已往不及。
問了詳情,不由得大叫一聲“苦也”。
這曹操首戰告捷,三軍士氣,為之一振。
曹操意欲在西線令曹仁等牽制魯肅,自己則乘勝與孫權決一死戰。
當孫權率甘甯等馳援曆陽時,更是急令李典、樂進與許褚大舉進攻力量頓時薄弱的濡須口守将呂蒙。
可是,呂蒙憑借他在濡須水口修築的堅固碼頭和城寨以寡敵衆,全力反抗,竟使強大的曹軍沒有能占到一點便宜。
隻得鳴金收兵,再圖良謀。
孫權在半途之中駐馬而怒,然後令甘甯領韓當、陳武直往曆陽,以填其空,防止曹軍再度來犯,自己則率幾個親兵立刻趕回濡須口。
果然,呂蒙正率衆與曹軍作頑強的抵抗。
淩統、徐盛與周泰等,無不身先士卒。
曹軍隻好見機收兵。
當夜,孫權與呂蒙、淩統、徐盛、周泰和張昭一起,研究對策。
張昭說:“以前,老臣曾錯誤地因曹操勢大之故而勸明公投降曹操,力主反戰。
今曹操兵敗後卷土重來,其勢與上次相比,頗有不如。
為什麼我們就隻能守,不能攻呢?比如,在西線令魯肅北上渡江,未必不能擊敗曹仁。
” “但是,”孫權反對說:“就算我們過江襲擊,攻破曹仁的防線,又怎麼樣呢?最終還是要退回長江以南。
現在曹操雄踞江北以上,我軍不可能背抵長江,與他抗衡。
如果硬要這樣,那麼,與曹操進行的每一次戰鬥,就都是背水一戰,士兵的承受力顯然是不行的。
同時,劉備又正在攻取益州,一旦得手,也必定與我為敵,但有曹操之患,目前也不可能與他翻臉。
因此,現在的情況應是我軍力保于不敗,但暫時也不要為急于擊敗曹操而喪失軍力。
” 呂蒙說:“明公之言,正合我意。
曹操此次來犯,有雪仇之意,但他報仇心切,難免考慮不會周全,即使有一時之勝,也不能取得全面的勝利。
今天下三分之勢已有眉目,我軍隻需在目前占得東吳,使之不失,方能在以後時機成熟時再圖霸業。
我之所以要在濡須口設立碼頭與城寨,也隻是主要為防守作想。
不過,即使如此,也不能在曹操面前表示出對他的忘情,最多,通過這種對峙行為顯現出我東吳軍民熱愛和平、厭惡戰争的願望而已。
” 張昭還要再說什麼,卻被孫權擺手截住,說:“明天我即率大軍與曹操決一死戰,如果他不知難而退,難道我江東大軍又是好惹的嗎?” 張昭隻得陷入沉默之中。
他心中暗想:難道上次我估計錯了形勢,這次又錯了?總之可能我已未老先衰了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