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(5)

關燈
書。

     一八二曹操到了講武城,于講武堂中坐定。

    此來一方面是作臨行前的最後軍事布署,另一方面,則是總結前一段時間發生的一場戰鬥。

     半個月之前,曹操回了一次故鄉谯縣。

    正待回邺城之時,突然偏頭痛發作,不得成行。

    而正當此時,卻有河間人田銀、蘇伯,聚兵起義,引起幽州、冀州一片混亂。

     五官中郎将曹丕在邺城得報,便欲立即用兵;他見父親因病未回,就想趁此機會,一顯自己的軍事指揮能力,以補未能西征馬超之憾。

     但是負責人事調動的官員常林卻勸他說:“北方官民,喜愛太平、厭倦戰争,好不容易歸服了朝廷,至于今天,為日已久。

    因此,奉公守法的占絕大多數。

    田銀和蘇伯,不過是一群狗羊而已,湊在一起,勢不能大。

    以這種情況,你就要親自率軍去平息,而不顧鎮守邺城的要職,未免有失法度。

    ” “其實現在邺城并無危險啊,”曹丕不悅地打斷常林的話,搶着說,“我率軍前去,不也能增加一些臨陣對敵的經驗嗎?” 于是不顧反對,隻帶将軍賈信,領兵一萬前往河間府讨伐。

    那田銀、蘇伯,本是無謀之徒,一經曹丕大軍圍城,才三天時間,就被攻下。

     破城之後,曹丕正待出榜安民,卻有殘餘變民一千餘人,請求投降。

    曹丕左右之人見了,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對曹丕說:“丞相從前頒布過一項命令,凡是圍城之後才投降的,一律誅殺。

    ” 曹丕聽言,也知父親确有此令,便打算不準其請,立予屠殺。

    突然,卻有程昱到來,聽說曹丕要屠城,連忙表示不同意。

     他說:“屠城這種極端的舉動,是在天下大亂之際,而采取的暫時應變之法。

    丞相頒布此令時,北方尚未平定;現在北方已基本平定,主要精力應放在建設性的事務上,而不應該随意殺戮,以絕民心。

    ” 曹丕聽了,就有些猶豫。

    可是贊成屠城的人卻一再強調丞相既未修改法令,就應堅決執行,以免兵士視紀律為兒戲。

     乍一看,兩邊似乎都有理,可難壞了曹丕。

    程昱見他難于委決,便說:“如果将軍真要斬殺這一千多降民,也應該向丞相報告後再行其事。

    ” 其他人紛紛反對,說:“軍事情況有時本應專斷,不能事事請示。

    ” 程昱說:“專斷的意義,是指臨時發生了緊急情況,如果還請求指示,則會贻誤戰機,因此,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才不得已行專斷之特權。

    而今,變亂已平,殘餘變民手無寸鐵,已不會對社稷造成什麼緊急的惡性影響。

    因此,我實不望賈信将軍在内部未取得一緻意見前,擅自動手屠城。

    ” 因此,曹丕在這種難以委決的情況下,立即寫了一封信,派人飛馬送往谯縣。

    曹操見後,在信的背面寫了兩個字:“赦免。

    ”便令來人火速送回。

     這樣,降城的一千多個變民保住了性命。

    後來,曹操回到邺城,才知道這是程昱的建議,高興地對程昱說:“你不但了解軍事,還能同時正确地協調别人父子間的親情,真是一個難得的智将。

    希望你以後多多指點我的兒子們。

    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