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(1)

關燈
臨時的軍營兵帳之中,平常隻是走過場似的,向許都作些事後的報告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荀彧一人在謀劃戰争的同時,又花大量精力從中作出協調,許都與邺城之間,必然爆發公開的政治沖突。

     一七六然而,即使如此,事情還是終于發生了。

    許都的一些公卿大臣與外戚,見曹操已逐漸架空朝廷。

    必定要篡漢稱帝,便推有“國舅”之稱的董承,密與獻帝商量除曹一事,于是獻帝下了一道密诏,令董承聯合幾位朝廷武官,計有種輯、王服、吳子蘭等人和客居曹操軍營的劉備,陰謀殺害曹操。

     事敗後,誅殺董承事件連帶受害的董貴人身懷有孕,獻帝便請求曹操緩行貴人的刑,在他生産之後再殺。

    但曹操在盛怒之下,堅決不同意,這件事令獻帝的正宮伏皇後感到震驚,對曹操深感恐懼,因為董承事件的真正幕後指使正是伏皇後的父親伏完。

     其實,曹操也知道是伏完指使董承進言獻帝。

    但伏完的地位特殊,曹操考慮到他實施“奉戴天子”的政策而大受歡迎才不久,就不願與獻帝及外戚産生大規模的嚴重沖突,因此,在打擊叛亂者的時候,範圍就縮得很小,隻處決擁有一定軍權的董承,對沒有武裝力量的公卿大臣和皇親外戚,暫時就睜隻眼閉隻眼,假裝不知,不予追究。

    但伏皇後見曹操連有身孕的董貴人也一齊殺了,便總是擔心某一天曹操會殺她父女二人,于是,終于忍無可忍,就在曹操處決董承、離開許都後不久,密修一函,差心腹送給父親國丈伏完,力求他想盡千方百計,聯絡忠于獻帝的公卿大臣,務必密謀除掉曹操,免其心腹之患。

     伏完在接到密函後,非常頭痛,因為好不容易才僥幸逃過一劫,現在又要他來重新主持策劃另一個陰謀,實在太令他為難了,更何況,當時還能有膽量反抗曹操的大臣幾乎已微乎其微了。

    伏完深感時機之不成熟,便設法回告伏皇後,說隻能相機行事。

    皇後無奈,隻好提心吊膽地過日子。

    而伏完雖見一時不得機會,卻保留下皇後的密令,以待一有時機時,拿出來鼓動别人,故不忍毀掉。

    這樣過了十年,到建安十四年(公元209年),伏完突然患上惡病,不治死亡。

    由于事出猝然,死前就沒有來得及燒掉這封珍藏了十年的密函。

    伏皇後得知,心急如焚,連派心腹去找這封密令,卻多次未能找到。

    伏皇後好不容易過了十年的安穩日子,此時就又開始提心吊膽了。

    好在又過了兩三年,一直無事。

     當然,這件事曹操是不知道的。

    他擔心的隻是邺城與許都的關系之日益惡化,會導緻什麼樣的結果。

    荀彧受他之命,全面負責他與獻帝之間的聯絡和關系的協調,但幾年下來,他發覺在許多政治主張上,荀彧不再為他說話,而是逐漸倒向了朝廷一方。

    想到這些,常令他非常頭痛。

    他的偏頭痛也常常因為這類事情的糾纏而發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