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颍州得奇士 許都迎天子(3)

關燈
荀彧在心裡說,怎可将曹公與董賊之輩等同視之。

    他不想據理駁诘,因為他早已料想到了曹孟德的主張。

    滿寵接過曹仁的話說:“目前最重要的是探詢袁紹的動向,奉迎天子來講,袁紹最有實力,假若這個時候與袁紹鬧翻,頃刻就會招緻危機。

    ” 曹孟德終于發言了:“從冀州府傳來消息,袁紹陣營裡就奉迎天子之事,意見分歧頗大,元老派的審配力持反對意見。

    袁将軍對此也無多大興趣。

    況且袁将軍和公孫瓒之間的戰争正好如火如荼。

    依我看來,袁紹對我們奉迎天子之舉還不至于有所行動。

    ” 荀彧再也沉不住氣了,高聲道:“奉迎天子絕非純為功利,從前高祖東向讨伐項羽,便以為義帝複仇作為出師之名,因此得到天下諸侯響應。

    董卓之亂起,天子流亡關中,将軍便首倡義軍勤王,隻因山東秩序混亂,才使我們無力兼顧關中。

    雖然戰事連連,我相信将軍仍然心向王室,以平定天下為己任!今皇上脫離了西軍掌握,正是大好機會啊,擁護皇帝順從民意,此乃大順;秉持天下公道以收複豪傑,此乃大略;堅守大義招緻賢士,此乃大德;此數者皆備,即使我們目前力量薄弱,也能成燎原之勢,若猶疑不決,待别人行動起來,就來不及了,那時再舉兵伐無道,也是出師無名了。

    ” 席間的氣氛變得熱烈起來,議論的聲音淹沒了發言者的聲音。

     在喋喋不休的争論中,曹孟德又憶起幾年前反董聯盟建立之時和袁紹的一番對話。

     袁紹問:“孟德,如果這次舉兵失敗,你看我們以何處為據點最為合适?” 曹孟德反問:“依閣下之見呢?” 袁紹:“我認為我們應以黃河以北的冀州山區為據點,争得北方異族的協助,以向南争取霸權。

    ” 曹操當時對袁紹的話一笑而置之。

    從心底說,他根本瞧不起袁紹的政治才能,此人依仗武力作幾番拼殺尚可,若論持國治天下,此人鼠目寸光,生性優柔,堪屬庸才。

    曹孟德深谙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的永恒法則,地利固然重要,但任何堅固的重城湯池都有被攻破之時,重要的是人心,人心所向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。

     事實上,席中的曹孟德早就認可了荀彧入乎情理的分析、正如荀彧所言,漢獻帝雖早已名實不副,但在一片恐慌混亂的政局中,仍是天下人心之所系啊。

     曹孟德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動,猛地從席上站起,用手在空中猛地劃過一道弧,以不容争辯的口氣說聲:“各位的高見我一一傾聽了,連日來我也在苦想這樁大事,今日是舉大措之時,隻有迎漢獻帝才是萬策之上!” 衆人見曹孟德不僅肅然動容,而且說活的口氣堅定異常,隻得緘默不語。

     作出重大決策的這天傍晚,曹孟德被一種莫名其妙的情感驅使,徒步向自己已久違的府邸走去。

     曹公府邸坐落在馮州城北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