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風起雲湧 軍閥重開戰(5)

關燈
這時,同時屬于征讨義軍聯盟的東郡太守王肱,派人來向駐守河内的曹操求救。

     原來,原屬冀州的黃巾黨人,在張角兄弟潰滅後,便以道教的黑色旗為記号,屯屬于河北的黑山,号稱“黑山黨”。

     黑山黨人的首領有于毒、白繞、眭固等,共有黨人十餘萬,皆是反對腐敗的朝廷和官僚的百姓組成。

    黑山黨人的士氣很高,戰鬥力頗強,一鼓作氣攻下兖州的魏郡後,即威脅到鄰近的東郡。

     東郡地跨黃河南北兩岸,黑山黨的兵分兩路,予以侵擾。

    太守王肱面對兩股雄兵,疲于奔命,無法遏阻,所以來向屯駐北方鄰郡河内的曹操求救。

     王肱這時據守在黃河南岸的郡城濮陽,遇到黑山黨人白繞的圍攻,情況至為危急。

     濮陽城北依黃河,東傍新溝河。

    而白繞由城的西南方圍攻。

    曹操探明情況,即派夏侯惇繞道新溝,由東南渡河過去攻打白繞軍。

    白繞軍突然發現一支部隊來攻,乃回頭全力對抗。

    而曹操趁白繞軍不注意時,卻親率部隊由北南渡黃河,并以鐵騎部隊由後方突擊。

     如此一來,白繞就遭到了幾方突擊,再加上黑山黨人士氣雖高,畢竟缺乏長期訓練,組織不免松散一些。

    對于一般攻戰,倒能所向披靡,因都有視死如歸的氣概,而對于這種幾方夾擊和奇襲的戰鬥,就無法應付了,因而大敗。

    白繞領部撤退,怎奈兩方是水,兩方是兵。

    白繞的黑山黨人隻得拼死沖殺,奮勇作戰,表現了無畏的氣概。

    但終于敵不過訓練有素的官兵,幾乎全軍覆滅。

     曹操解救了王肱,王肱感激不盡,并對曹操用兵佩服不已。

     袁紹鑒于王肱不勝其職,乃做了個順水人情,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。

    曹操表示謝意,但他并不駐守在東郡,而是将郡城遷往黃河北岸的東武陽,目的是為了聯系自己長期在河内經營的地緣關系。

    這确也表現曹操高人一籌的地方。

     在這裡,曹操首度擁有了屬于自己的“地盤”。

    有了地盤,就有了糧草給養的來源,就不再有寄人籬下之苦了。

     但是,白繞所率的黑山黨人雖徹底潰散,但整個黑山黨人卻并未因此氣衰。

    初平三年,即公元一九二年春天,經過半年多休養生息,黑山黨人在于毒的領導下,再度出擊,準備向曹操展開報複。

    這一次,黑山黨人攻擊的目标,是曹操的新郡城東武陽。

    顯然于毒是經過仔細分析的,認為東武陽作為郡城并不如東郡城那麼牢固。

     曹操得到黑山黨人要攻新武陽的情報,立刻作了部署。

    他令曹仁等負責策劃守城,自己則親率主力部隊駐屯在新武陽西南兩百裡處的頓丘。

    這時距黑山黨人的大本營黑山,正好是正東兩百裡左右。

    換言之,由頓丘往東北到東武陽,往西到黑山,幾乎是相等的距離。

     曹操這樣部署顯然是有用意的。

    面對人數衆多的黑山黨人,曹操抓住了對方缺乏訓練的弱點,決定以智取而不以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