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風起雲湧 軍閥重開戰(4)
關燈
小
中
大
公孫瓒至此才發現被袁紹利用了。
再加上在協助袁紹對抗袁術的擴張策略中,其弟公孫越為孫堅軍團擊敗,身中流矢殒命,乃憤而聯合北方和他親善的郡縣尉,南下讨回公道。
冀州北方郡縣有不少因痛恨袁紹欺騙韓馥,進而反叛袁軍投入公孫瓒旗下,公孫瓒軍團聲勢因而大增。
公孫瓒乘勢将大軍集合,駐屯到磐河附近,随時準備和袁紹軍一決生死。
為了強化政治作戰,公孫瓒封旗下大将嚴綱為冀州刺史,田楷為青州刺史,單經為兖州刺史,擺出一副準備一舉并吞關東諸州郡的架勢。
在公孫瓒這支聯合軍中,有一位年輕将領,日後成為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對手,那便是公孫瓒在拜尚書盧植為師求學時的同門師弟劉備。
劉備是冀州涿郡人,據說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。
由于父親早逝,劉備和寡母織販草席為生,過着貧困的生活。
劉備個性豪爽,富有寬容心,雖不善言詞,卻好結交俠義人士。
加以他膽量大,有勇武,善用兵,因此頗得朋友信任。
年輕時,劉備與河東關羽、涿郡張飛為友。
三人坐同席,寝同床,情若兄弟。
平常官場交際場合,關、張二人并立于劉備身旁,侍服終日。
若遇危難時,關、張二人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。
劉備身高約一百七十公分,長相非常奇特:雙手奇長,垂下時,手指長過膝蓋,如同猿猴狀,走路的樣子也自然顯得有點好笑。
耳朵更是奇大,據說他自己斜着眼睛可以看到自己的雙耳,因此有“大耳朵”的綽号。
劉備還有個特點,他喜怒不形于色,對于别人指指點點從不放在心上。
加上他脾氣好,又富于行動,因此頗受别人的尊重。
黃巾黨人事發時,劉備曾加入剿撫黨人的義勇軍團,建立了不少軍功,而被任為安喜縣尉。
不久,和朝廷的視察官督郵發生沖突。
劉備一向最恨貪婪的官僚,便把督郵痛打一頓,棄官潛逃,成為通緝犯。
幸遇公孫瓒的幫忙才獲得平反,并由公孫瓒推薦受封為平原相。
為感激公孫瓒之恩,這一次特率領全部人馬前來助戰。
并州常山人趙雲也率同郡縣人馬,前來投奔公孫瓒。
公孫瓒深感奇怪,便問趙雲:“貴州人士幾乎全部投靠袁紹軍團,為什麼隻有将軍深知大義投靠我呢?” 想不到趙雲的回答非常坦白,他表示:“天下事衆說紛纭,到底誰是誰非,其實很難判定,但最為受苦的卻是百姓。
因此,我希望的是能夠很快安定時局,為解決民困多盡點力而已,倒不是個人感情上較偏向将軍而不喜歡袁公。
” 公孫瓒對趙雲的答複深為不滿,自然不予重用。
但趙雲說那番話時,劉備卻聽見了,頓覺趙雲非同一般,
再加上在協助袁紹對抗袁術的擴張策略中,其弟公孫越為孫堅軍團擊敗,身中流矢殒命,乃憤而聯合北方和他親善的郡縣尉,南下讨回公道。
冀州北方郡縣有不少因痛恨袁紹欺騙韓馥,進而反叛袁軍投入公孫瓒旗下,公孫瓒軍團聲勢因而大增。
公孫瓒乘勢将大軍集合,駐屯到磐河附近,随時準備和袁紹軍一決生死。
為了強化政治作戰,公孫瓒封旗下大将嚴綱為冀州刺史,田楷為青州刺史,單經為兖州刺史,擺出一副準備一舉并吞關東諸州郡的架勢。
在公孫瓒這支聯合軍中,有一位年輕将領,日後成為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對手,那便是公孫瓒在拜尚書盧植為師求學時的同門師弟劉備。
劉備是冀州涿郡人,據說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。
由于父親早逝,劉備和寡母織販草席為生,過着貧困的生活。
劉備個性豪爽,富有寬容心,雖不善言詞,卻好結交俠義人士。
加以他膽量大,有勇武,善用兵,因此頗得朋友信任。
年輕時,劉備與河東關羽、涿郡張飛為友。
三人坐同席,寝同床,情若兄弟。
平常官場交際場合,關、張二人并立于劉備身旁,侍服終日。
若遇危難時,關、張二人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。
劉備身高約一百七十公分,長相非常奇特:雙手奇長,垂下時,手指長過膝蓋,如同猿猴狀,走路的樣子也自然顯得有點好笑。
耳朵更是奇大,據說他自己斜着眼睛可以看到自己的雙耳,因此有“大耳朵”的綽号。
劉備還有個特點,他喜怒不形于色,對于别人指指點點從不放在心上。
加上他脾氣好,又富于行動,因此頗受别人的尊重。
黃巾黨人事發時,劉備曾加入剿撫黨人的義勇軍團,建立了不少軍功,而被任為安喜縣尉。
不久,和朝廷的視察官督郵發生沖突。
劉備一向最恨貪婪的官僚,便把督郵痛打一頓,棄官潛逃,成為通緝犯。
幸遇公孫瓒的幫忙才獲得平反,并由公孫瓒推薦受封為平原相。
為感激公孫瓒之恩,這一次特率領全部人馬前來助戰。
并州常山人趙雲也率同郡縣人馬,前來投奔公孫瓒。
公孫瓒深感奇怪,便問趙雲:“貴州人士幾乎全部投靠袁紹軍團,為什麼隻有将軍深知大義投靠我呢?” 想不到趙雲的回答非常坦白,他表示:“天下事衆說紛纭,到底誰是誰非,其實很難判定,但最為受苦的卻是百姓。
因此,我希望的是能夠很快安定時局,為解決民困多盡點力而已,倒不是個人感情上較偏向将軍而不喜歡袁公。
” 公孫瓒對趙雲的答複深為不滿,自然不予重用。
但趙雲說那番話時,劉備卻聽見了,頓覺趙雲非同一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