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風起雲湧 軍閥重開戰(3)
關燈
小
中
大
有幾個士兵在一口枯井裡撈起一具屍首,是個宮女。
這宮女從頭到腳都是金銀珠寶。
士兵們你争我搶,互相吵罵起來。
孫堅聞訊,馬上下令:金銀珠寶一律歸公,不得私藏。
他令程普專司此事,繼續清理大井,凡有值錢的東西盡皆上交。
洛陽城南有口大井,井欄上面刻着“甄官井”三個大字。
井裡亂七八糟扔了不少東西,程普立即叫士兵進行清理。
開初撈起來不少東西,有值錢的,也有不值錢的。
最後又将井水掏幹,便發現有一隻玉匣。
程普将玉匣捧在手上,發現這隻玉匣也是很名貴的,便捧來交給孫堅。
孫堅打開玉匣一看,是顆大印。
大印四尺見方,一隻角是用金子鑲成的。
捧起大印,倒過來看,竟有八個大字在上面。
他仔細一看,才見“受命于天,既壽永昌”幾個字。
他恍然大悟,此乃傳國玉玺。
孫堅很感奇怪,傳國玉玺怎麼會扔在井裡呢? 程普就說:“當初後宮發生兵變的時候,不是失落了玉玺麼?當時何太後瞞着這事,許多人并不知道。
後來并未聽說找到玉玺,我看那失落的玉玺,就是這顆了。
” 孫堅點頭認可,卻還是納悶,是誰把玉玺扔到井裡的呢? 程普推測道:“估計當初少帝被張讓、趙忠等人劫走的時候,由于慌急,并沒有帶玉玺。
一定是那個管玉玺的内侍怕玉玺被人奪去,才把它扔到井裡的。
後來所有宦官都被殺了,那内侍也未能幸免,故而就無人知道玉玺的下落了。
現在,這顆傳國玉玺意外地落在将軍手裡,難道說不是天意嗎?” 孫堅聽了,喜不自禁,言道:“這或許是一種預兆呢?” 孫堅吩咐左右,切不可将這消息傳出去。
孫堅将那玉玺抱在懷中,撫摩了好久,當晚,竟把它放在枕頭下睡了一夜。
第二天,孫堅下令撤軍,回到魯陽去了。
孫堅擊敗董卓的消息傳到河内,袁紹心裡癢癢的也想進兵。
忽又聽說孫堅回魯陽去了,袁紹便想把洛陽拿來作為自己的地盤。
可是,各路兵馬這時大都已經散了,袁紹軍隊的糧草還得依靠他的上級冀州牧韓馥的接濟。
仰仗于人,并不能自主自如,需要糧草時不能按時送來,這真叫袁紹大傷腦筋。
袁紹的門客南陽人逢紀知道袁紹的心思,便說:“将軍胸懷大志,要成一番大事業,可糧草還得依賴别人,這怎麼行呢?若不占領一個州,必将自身難保,何談舉大事呢?” 袁紹說:“我何嘗不想擁有一州?可冀州兵強,沒法跟他争啊!” 逢紀說:“我有一計,定叫韓馥将冀州拱讓……” 袁紹催道:“快說、快說!” 逢紀便對袁紹悄悄說了,袁紹不斷點頭叫好,決定照逢紀的話去做。
袁紹依計寫信給北平太守公孫瓒,叫他以征讨董卓
這宮女從頭到腳都是金銀珠寶。
士兵們你争我搶,互相吵罵起來。
孫堅聞訊,馬上下令:金銀珠寶一律歸公,不得私藏。
他令程普專司此事,繼續清理大井,凡有值錢的東西盡皆上交。
洛陽城南有口大井,井欄上面刻着“甄官井”三個大字。
井裡亂七八糟扔了不少東西,程普立即叫士兵進行清理。
開初撈起來不少東西,有值錢的,也有不值錢的。
最後又将井水掏幹,便發現有一隻玉匣。
程普将玉匣捧在手上,發現這隻玉匣也是很名貴的,便捧來交給孫堅。
孫堅打開玉匣一看,是顆大印。
大印四尺見方,一隻角是用金子鑲成的。
捧起大印,倒過來看,竟有八個大字在上面。
他仔細一看,才見“受命于天,既壽永昌”幾個字。
他恍然大悟,此乃傳國玉玺。
孫堅很感奇怪,傳國玉玺怎麼會扔在井裡呢? 程普就說:“當初後宮發生兵變的時候,不是失落了玉玺麼?當時何太後瞞着這事,許多人并不知道。
後來并未聽說找到玉玺,我看那失落的玉玺,就是這顆了。
” 孫堅點頭認可,卻還是納悶,是誰把玉玺扔到井裡的呢? 程普推測道:“估計當初少帝被張讓、趙忠等人劫走的時候,由于慌急,并沒有帶玉玺。
一定是那個管玉玺的内侍怕玉玺被人奪去,才把它扔到井裡的。
後來所有宦官都被殺了,那内侍也未能幸免,故而就無人知道玉玺的下落了。
現在,這顆傳國玉玺意外地落在将軍手裡,難道說不是天意嗎?” 孫堅聽了,喜不自禁,言道:“這或許是一種預兆呢?” 孫堅吩咐左右,切不可将這消息傳出去。
孫堅将那玉玺抱在懷中,撫摩了好久,當晚,竟把它放在枕頭下睡了一夜。
第二天,孫堅下令撤軍,回到魯陽去了。
孫堅擊敗董卓的消息傳到河内,袁紹心裡癢癢的也想進兵。
忽又聽說孫堅回魯陽去了,袁紹便想把洛陽拿來作為自己的地盤。
可是,各路兵馬這時大都已經散了,袁紹軍隊的糧草還得依靠他的上級冀州牧韓馥的接濟。
仰仗于人,并不能自主自如,需要糧草時不能按時送來,這真叫袁紹大傷腦筋。
袁紹的門客南陽人逢紀知道袁紹的心思,便說:“将軍胸懷大志,要成一番大事業,可糧草還得依賴别人,這怎麼行呢?若不占領一個州,必将自身難保,何談舉大事呢?” 袁紹說:“我何嘗不想擁有一州?可冀州兵強,沒法跟他争啊!” 逢紀說:“我有一計,定叫韓馥将冀州拱讓……” 袁紹催道:“快說、快說!” 逢紀便對袁紹悄悄說了,袁紹不斷點頭叫好,決定照逢紀的話去做。
袁紹依計寫信給北平太守公孫瓒,叫他以征讨董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