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 司馬懿起事清君側 浮華友随駕祭皇陵

關燈


    從此,與蔣濟結下宿怨。

     卻說蔣濟與司馬孚草好诏書,交黃門帶上,送出城去,徑奔少帝前申奏。

     司馬懿自領一支人馬去占領武庫,途經曹爽府宅,曹府守将潘舉見有人馬開來,心中詫異,忙令兵丁放箭阻止。

    自己跑上門樓喊話:“你們是哪裡人馬?為何要從此處路過?” 司馬懿挺立棗騾馬上,大喊:“曹府官兵聽着,本太傅奉太後懿诏,讨伐國賊,爾等不可執迷不悟。

    如敢阻擋,當與國賊同罪。

    ” 曹爽軍司馬魯芝聽了,忙與參将辛敞商議,面對太傅大軍,怎麼辦? 辛敞說:‘我看應該帶上兵馬出城去見天子。

    ’魯芝點頭道:“好。

    就這樣,快快準備。

    ” 辛敞的姐姐辛憲英見魯芝匆匆而去,便問弟弟:“外邊在吵嚷什麼?你們何事如此驚慌?” 辛敞說:“天子在外,太傅起兵關閉城門,看來是要奪天下了。

    ” 辛憲英說:“哦,司馬太傅不是要奪天下,他隻不過要殺曹爽大将軍罷了。

    ” 辛敞驚道:“哎呀,這如何使得?” 辛憲英乃是靈台丞馬訓之妻。

    她本是來勸說弟弟告假,以躲曹爽之災的。

    可是,她剛進門,還沒顧上說,事變已經發生了。

    她想起了馬訓為曹爽占的夢。

    “兵憂”。

    今天果然應”驗了。

    便說:“事情明擺着,曹爽決非太傅的對手,刀兵之災,在所難免。

    ” “可是,魯司馬叫我一同出城。

    姐姐,我該怎麼辦?” “也罷。

    另從有事,尚且應該幫憶何況是你的主人呢? 忠義救主。

    你快去吧。

    ” 辛敞聽了,忙召集親信十數人,會合魯芝,趕在司馬懿前面,出了南門。

     辛憲英明明知道曹爽有兵憂,為何還要讓弟弟去投曹爽呢?她不是來勸弟弟避難的嗎,忠義救主。

    這是古人的信條。

    事變發生前,可以避開;事變已經發生,就隻有跟着主子效忠了。

     曹府守将一跑,司馬昭便護着司馬懿一路暢行無阻,占了武庫又出門屯于洛河浮橋。

     南門守将司著,接到司馬懿關閉城門的命令,剛鍘關上城已就見一幹人馬急急馳來。

    來到近前,司蕃認出是大司農桓範,忙施禮道:“桓大人,門生這廂有禮了。

    ” 桓範擺擺手,急道:“快開城門!” “太傅有令,任何人不得出城。

    ” “我有太後诏書,也不行嗎?” 司著為難他說:“請大人出示诏書。

    ” 桓範從袖中抽出一竹師晃晃道:“這還有假?你是我的故吏,怎敢如此無禮?” 司蕃見桓範發火,忙陪笑道:“既是有太後诏書,下官這就開門放行。

    ” 桓範出了城門,便向城樓上喊:“司蕃聽着,城中太傅造反,你還是快快随我去見天子吧!不聽我的話,莫要到時候後悔。

    ” 司蕃聞聽大驚,急令守門軍士去追,哪裡還追得上?怕司馬懿怪罪,急忙派人到洛水浮橋向太傅禀報:桓範假诏騙關出城。

     蔣濟聽了大驚:“不好!智囊去了。

    ” 司馬懿說:“不妨。

    曹爽沒有智術,就象一匹駕馬,舍不得食槽裡的那一撮豆料。

    桓範的主意,他不會聽的。

    ”便命待中許允、尚書令陳泰說,“你二人速去見曹爽。

    說太傅别無他意,隻是因他兄弟擁兵坐大,削他弟兄兵權而已。

    ” 許允、陳泰領命而去。

    司馬懿不放心,他知道曹爽憂柔寡斷,恐夜長夢多,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,讓蔣濟修書一封,交尹大目拿去給曹爽,以打消他的顧慮。

     “你與大将軍交誼甚深,見了他,讓他放心,就說我與蔣太尉指洛水為誓,對他曹爽隻說兵權,不說其他。

    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