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 曹爽宣诏受譏諷 仲達再念忍字經

關燈
面對榮升太傅,司馬懿笑談故事:鹓鶵才不在乎貓頭鷹的食物呢!一部“忍”字經,奧妙無窮,再續新篇…… 曹爽接過表章一看,大喜。

    原來寫的是: “臣亡父真,奉事三朝,人備家宰,出為上将。

    先帝以臣肺腑遺緒,獎饬拔擢,典兵禁省,進無忠格積累之行,退無羔羊自公之節。

    先帝聖體不豫,臣雖奔走,侍疾嘗藥,曾無精誠翼日之應,猥與太尉懿俱受遺诏,且慚且懼,靡所底苦,臣聞虞舜序賢,以稷、契為先,成湯褒功,以伊、呂為首,審選博舉,優劣得所,斯誠輔世長民之大經,錄勳報功之令典,自古以來,未之或阙。

    今臣虛閻,位冠朝首,顧惟越次,中心愧惕,敢竭愚情,陳寫至實。

    夫天下之達道者三,謂德、爵、齒也。

    懿本以高明中正,處上司之位,名足鎮衆,義足率下,一也。

    包懷大略,允文允武,仍立征伐之勳,遐迹歸功,二也。

    萬裡旋前,親受遺诏,翼亮皇家,内外所向,三也。

    加之蓄艾,紀綱邦國,體練朝政;論德則過于吉甫、樊仲;課功則踰于方叔、召虎;凡此數者,懿實兼之。

    臣抱空名而處其右,天下之人将謂臣以宗室見私,知進而不知退。

    陛下歧嶷,克明克類,如有以察臣之言,臣以為宜以懿為太傅,賜九錫,上昭陛下進賢之明,中顯懿身文武之實,下使愚臣免于謗俏。

    ” “寫得好!這樣既可以把他架空,又顯出我曹某不以宗室見私。

    不僅天子說不出什麼,連司馬懿也有口難言。

    好!” 曹爽看後,連連叫好,當下便迸宮面聖去了。

     曹芳接了表章,看後,不知該不該答應。

     劉放、孫資覺出不妥,奏道:“臣以為太尉素來謙恭,眼下就很好,不必再恢複太傅之職了吧。

    ” 曹爽說:“司馬仲達乃三朝勳臣,德高望重,老成練達,理應位至極品,不賜九錫、拜太傅,不足于服天下。

    ” 曹芳見他說得懇切有理,以為是曹爽深明大義,便令劉放、孫資草诏道: “昔吳漢佐光武,有征定四方之功,為大司馬,名稱于今。

    太尉體履正直,功蓋海内,先帝本以前後欲更其位者辄不彌久,是以遲遲不施行耳。

    今大将軍薦太尉宜為太傅,既合先帝本旨,又放推讓,進德尚勳,乃欲明賢良、辯等列、順長少也。

    雖旦、爽之屬,宗師呂望,念在引領以處其下,何以過哉!朕甚嘉焉。

    朕惟先帝固知君子樂天知命,纖芥細疑,不足為忌,當顧柏人、彭亡之文,故用低徊,有意未遂耳!斯亦先帝敬重大臣,恩愛深厚之至也。

    昔成王建保傅之官,近漢顯宗以鄧禹為太傅,皆所以優崇儁口,必有尊也。

     其以太尉為太傅。

    ”曹爽見劉放诏成,又奏請親自到太尉府宣诏。

    曹芳欣然答應。

     曹爽高高興興奉诏出了宮來。

    何晏等就急急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 原來,他們見曹爽去了多時,心中不安,便來到宮外等候。

     見曹爽興沖沖出了宮,上前急問:“大将軍,事辦得如何?” 曹爽笑嘻嘻反問:“你辦的呢?” “好啦。

    ” “哈哈,我也辦好啦。

    ” “真的?” “這會有假,有诏在此。

    ”曹爽從袖中掏出诏書,揚了揚。

     何晏眼睛一亮,又疑惑地問:“這诏怎麼在大将軍手裡?” “我要親自去宣诏。

    還要向他講明是我舉薦的呢。

    ” “哎呀,不可!這會弄巧成拙的。

    ” “嘿嘿,這樣的好事,我不去辦,交給别人,那才是出力不落好哩。

    ” “嗨!”何晏見他糊塗,一時半會兒又說不清楚,隻好說,“既然如此,讓我随你去吧。

    ” “走。

    說不定仲達還要擺宴款待咱們呢?” 曹爽和何晏來到司馬懿府中,宣了诏,便制笑他說: “這是曹某向天子舉薦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