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 唇槍舌箭鬥智勇 楚河漢界決雌雄
關燈
小
中
大
“仁兄不要高興的過早。
現在勝負未定,天下盡早要歸漢的。
” “愚兄奉勸一句:聰明人莫再做糊塗事了。
得天下者,須占盡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
可你呢?幼主昏庸不辨賢好。
你在前方賣命打仗,奸佞在後面掣時搗亂;聯結東吳,盟友靠不住。
你已失去了天時。
再說地利。
蜀地雖險,卻地僻天遠,交通不便,躲在那裡無異于作繭自縛。
何談地利?連年征戰,你的劉皇叔和五虎上将相繼死去,剩你一人孤掌難鳴。
姜維有智,尚難作帥;魏延有才,你不放心;瞻兒雖慧,畢竟年少。
這又失了人和。
你想想,你看看,難道還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嗎?其實你是再清楚不過的。
隻是你要做最後一次的無奈的拼搏罷了。
你說是不是?” 諸葛亮怎麼也沒料到司馬懿會講出這麼一通話來,句句是刀,字字是劍,直刺他身,直剜他心。
刺得他熱血上湧,頭顱欲裂;剜得他渾身冰涼,脊梁溝裡冒冷汗,四肢又涼又麻,不得伸展。
一旁的姜維早看出丞相神情異常,忙伸臂從後面攬住,低聲叫:“丞相!” “快,快扶我回去。
” 姜維忙高叫:“時辰不早了,請司馬都督回營歇息。
有話明日再叙。
” 司馬懿興猶未盡他說:“我兄弟還沒下棋呢,怎麼能就此打住?” 姜維也不答理,隻恨恨地吩咐鳴金收兵。
司馬懿心中竊喜,又送上幾句:“哎呀呀,你家丞相這是怎麼啦?都怪我。
本來是讓他高興的,誰知言多有失,說來說去,又戳到了痛處,傷了兄弟,罪過罪過。
待來日,再陪罪吧。
”說罷長歎一聲,“唉,來日是何期呀?” 司馬懿回到營帳,司馬師上前問:“父帥方才長歎一聲,是何意思呀?” “哈哈,這不分明是說他諸葛亮死期将至嘛。
為父今日為何要面晤他?隻因昨夜我夜觀天象,見三台星中,主星倍明,客星幽暗,便知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。
為了促其速亡,故而安排了今日的晤面。
我想,他此番難捱過中秋了。
想他諸葛亮能陣前罵死景興,羞死子丹,我司馬懿就不能氣死他諸葛亮嗎?” 司馬師由衷地贊歎道:“父帥英明。
” “這下你該知道為父當初忍辱含垢的用心了吧!大丈夫欲成就大業,要有度量,要有修養,要學會忍。
忍是個了不得的功夫。
古人說:小不忍則亂大謀。
忍者元敵。
忍是成熟的标志,是有力量的表現。
忍,是意志的較量,信心的較量,是關鍵時刻決定勝負的較量。
越王勾踐的卧薪嘗膽,韓信的胯下之辱,都說明了忍的力量。
諸葛亮羞辱我的目的是什麼?不隻是為了羞辱我,這是表象。
實是要我忍不住上他的當,他好戰勝我,最終戰勝魏國。
忍,實是兵法中的‘扮豬吃虎’!學着點吧,以後用得到的。
” “父帥說得極是,孩兒茅塞頓開。
不過,眼下孩兒還是忍不住……” “忍不住什麼?” “孩兒想今夜偷襲蜀營,如何?” “哦?”司馬懿看着殘燭搖曳的燭光,半晌,才搖搖頭道,“不必了。
諸葛亮内外交困,已經夠他受的了。
反正沒幾天活頭了,讓他病榻上多想幾日吧。
” 中秋夜。
淡黃的圓月被愁雲慘霧遮住。
司馬懿出帳觀天,見一赤色大星,拖着長長的尾巴,自東北方劃向西南方,墜人蜀營内。
不禁驚喜他說:“諸葛亮死了。
”便命夏侯霸率數十騎,往五丈原哨探消息。
須臾,夏侯霸來報,蜀軍已退。
司馬懿急率軍趕到五丈原,果見蜀營到處丢棄着器杖糧谷,可見退兵時的狼狽慌亂。
便下令追趕。
辛毗止住,說:“不可!諸葛亮一向詭計多端,莫不是見你不出戰,而施下的誘敵之計?” 司馬懿說:“明公過慮
現在勝負未定,天下盡早要歸漢的。
” “愚兄奉勸一句:聰明人莫再做糊塗事了。
得天下者,須占盡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
可你呢?幼主昏庸不辨賢好。
你在前方賣命打仗,奸佞在後面掣時搗亂;聯結東吳,盟友靠不住。
你已失去了天時。
再說地利。
蜀地雖險,卻地僻天遠,交通不便,躲在那裡無異于作繭自縛。
何談地利?連年征戰,你的劉皇叔和五虎上将相繼死去,剩你一人孤掌難鳴。
姜維有智,尚難作帥;魏延有才,你不放心;瞻兒雖慧,畢竟年少。
這又失了人和。
你想想,你看看,難道還不明白自己的處境嗎?其實你是再清楚不過的。
隻是你要做最後一次的無奈的拼搏罷了。
你說是不是?” 諸葛亮怎麼也沒料到司馬懿會講出這麼一通話來,句句是刀,字字是劍,直刺他身,直剜他心。
刺得他熱血上湧,頭顱欲裂;剜得他渾身冰涼,脊梁溝裡冒冷汗,四肢又涼又麻,不得伸展。
一旁的姜維早看出丞相神情異常,忙伸臂從後面攬住,低聲叫:“丞相!” “快,快扶我回去。
” 姜維忙高叫:“時辰不早了,請司馬都督回營歇息。
有話明日再叙。
” 司馬懿興猶未盡他說:“我兄弟還沒下棋呢,怎麼能就此打住?” 姜維也不答理,隻恨恨地吩咐鳴金收兵。
司馬懿心中竊喜,又送上幾句:“哎呀呀,你家丞相這是怎麼啦?都怪我。
本來是讓他高興的,誰知言多有失,說來說去,又戳到了痛處,傷了兄弟,罪過罪過。
待來日,再陪罪吧。
”說罷長歎一聲,“唉,來日是何期呀?” 司馬懿回到營帳,司馬師上前問:“父帥方才長歎一聲,是何意思呀?” “哈哈,這不分明是說他諸葛亮死期将至嘛。
為父今日為何要面晤他?隻因昨夜我夜觀天象,見三台星中,主星倍明,客星幽暗,便知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。
為了促其速亡,故而安排了今日的晤面。
我想,他此番難捱過中秋了。
想他諸葛亮能陣前罵死景興,羞死子丹,我司馬懿就不能氣死他諸葛亮嗎?” 司馬師由衷地贊歎道:“父帥英明。
” “這下你該知道為父當初忍辱含垢的用心了吧!大丈夫欲成就大業,要有度量,要有修養,要學會忍。
忍是個了不得的功夫。
古人說:小不忍則亂大謀。
忍者元敵。
忍是成熟的标志,是有力量的表現。
忍,是意志的較量,信心的較量,是關鍵時刻決定勝負的較量。
越王勾踐的卧薪嘗膽,韓信的胯下之辱,都說明了忍的力量。
諸葛亮羞辱我的目的是什麼?不隻是為了羞辱我,這是表象。
實是要我忍不住上他的當,他好戰勝我,最終戰勝魏國。
忍,實是兵法中的‘扮豬吃虎’!學着點吧,以後用得到的。
” “父帥說得極是,孩兒茅塞頓開。
不過,眼下孩兒還是忍不住……” “忍不住什麼?” “孩兒想今夜偷襲蜀營,如何?” “哦?”司馬懿看着殘燭搖曳的燭光,半晌,才搖搖頭道,“不必了。
諸葛亮内外交困,已經夠他受的了。
反正沒幾天活頭了,讓他病榻上多想幾日吧。
” 中秋夜。
淡黃的圓月被愁雲慘霧遮住。
司馬懿出帳觀天,見一赤色大星,拖着長長的尾巴,自東北方劃向西南方,墜人蜀營内。
不禁驚喜他說:“諸葛亮死了。
”便命夏侯霸率數十騎,往五丈原哨探消息。
須臾,夏侯霸來報,蜀軍已退。
司馬懿急率軍趕到五丈原,果見蜀營到處丢棄着器杖糧谷,可見退兵時的狼狽慌亂。
便下令追趕。
辛毗止住,說:“不可!諸葛亮一向詭計多端,莫不是見你不出戰,而施下的誘敵之計?” 司馬懿說:“明公過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