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 天兵神速平叛逆 奸雄大意遭殺身

關燈
孟達哭聲未落,忽報城外塵土沖天;他登上城樓一看,驚得魂飛魄散;硬着頭皮迎戰,喜見一支人馬來援……

    且說司馬懿兵貴神速,往新城殺來。途中,前軍哨馬捉住一人,正是盂達送書的心腹。從他身上搜出諸葛亮的回書。

    司馬懿看了諸葛亮的回書,不禁感歎道:“真是天助我也。如果不是截獲此書,那盂達收到,便會戒備,誤我大事。

    可惜呀可悲,你孔明識我,卻得不到天助。你就準備好絲中抹眼淚吧。”

    這邊盂達加緊約金城太守申儀、上庸太守申耽,克日舉事。

    申儀申耽隻推說正抓緊籌辦軍器糧草,不敢約期起事。

    心裡渴盼着司馬懿快快趕到。

    盂達隻以為是他二人積極響應,認真準備。便自以為得計,日日做着美夢。

    這日,忽報都督參軍梁畿來到。盂達心中驚疑,忙迎人城中,問:“大人前來,有何貴幹?”

    梁畿拿出司馬懿書信說:“今司馬都督奏天子诏,起諸路軍馬以退蜀兵,克日趕赴長安。都督誇贊将軍昔棄劉備,報效國家,乃棟梁之才,欲請将軍一同伐蜀,以建大功。将軍可集本部兵馬,随時聽候調遣。”

    盂達關切地問:“都督定于何日起程?”

    梁畿眨巴眨巴眼,認真他說:“我來時,我看軍中情形,該是已離宛城,望長安去了。”

    孟達聞言,心中一陣狂喜,哈哈,我大事告成了。就一邊設宴款待梁畿,一邊暗中差心腹飛報申儀申耽,約定後日舉事,都換上大漢旗号,一齊殺向洛陽。

    酒宴上,梁畿為拖延時間,穩住孟達,使出渾身解數,對孟達連連勸酒。孟達心中高興,又自恃量大,也就來者不拒。梁畿把孟達灌到五成,又拼上老命,與孟達連連碰杯。

    反正任務完成了,自己就是醉倒也無妨。結果,首把自己喝得酪叮大醉,吐得是翻江倒海。

    次日,梁畿昏昏沉沉直睡到日上三竿方醒。掐指算算時間,大軍也該到了,便向孟達告辭。孟達心中有事也不相留,送走梁畿,又是一陣放聲大笑。笑聲未落,忽報城外塵土沖天,不知何處兵馬來到。

    孟達不信,親自登上城樓觀看。隻見遮天蔽日的塵揚中飄着一面大旗,上書“平西都督司馬懿。”不可能吧?是不是看花了眼?揉揉眼,再看,那旗已飄到城下,旗上清清亮亮繡着“司馬”兩個大字。

    孟達這個驚呀,腦袋嗡地大了,頭發涮地豎起來了,真個是魂飛魄散,六神無主,好半晌,方緩過勁來,急忙下令扯起吊橋。

    魏軍便團團圍住。

    孟達在城樓上坐立不安,驚魂不定,直後悔自己的粗心大意,但也不明白哪裡出了纰漏。正胡思亂想哩,就聽城外喊聲震天。仔細看去,見兩路兵馬向城下沖來,兩軍旗上均大書“申”字。孟達大喜,以為是申儀申耽來救,忙大開城門,引軍殺出。

    可是,“申”字旗下的兵馬并未和魏兵厮殺,而是直奔孟達而來。孟達迷惑間,申儀、申耽已一左一右殺來,大叫:

    “反賊休走,早早受死!”

    盂達一聽,不是救兵。他兄弟二人在和我玩詐降把戲。

    忙撥馬回城。

    他到了城下,吊橋已高高升起。他張嘴剛喊,城上便箭如雨下。他正要罵,卻見城上已将漢旗擲下,他的外甥李輔和鄧賢二人在城上高喊:“我已獻了城池。反賊還不下馬受死!”

    孟達這幾日隻顧高興,怎麼也想不到會突然出現這種局面,衆叛親離,進退無門,隻有硬着頭皮回過身來厮殺。

    不幾口合,便被申耽一槍刺死。部下見主帥已死,便都投降。

    李輔、鄧賢大開城門,迎接司馬懿人城。

    司馬懿人城,一面遣使飛報魏主,一面令李輔、鄧賢分守新城、上庸,命申儀、申耽随大軍征進,連夜出發,趕赴長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