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 孟達謀反通西蜀 司馬果斷剿新城

關燈
憂讒畏譏之患,履薄臨深之感,遇事不能不瞻前顧後,權衡再三。

    眼下,他最耽心的是禦駕親征。

    倘若自己不能按時趕到長安,西線一旦失利,危及長安,天子會怎樣想?但又一想,若不及時平叛,我既使趕到長安,又有何用?到那時,盂達已取了洛陽,我腹背受敵,隻有挨打的份了。

    想到這裡,他怒道: “哼!怕好侈小人隻會誤國,我司馬仲達自信對大魏忠心可鑒,任那些庸碌小人去嚼舌噴糞吧。

    來人,傳本都督将令:明日一早,兵發新城。

    一日要行兩日路程,遲誤者立斬。

    ” 一面又密令梁畿星夜飛馳新城傳令,隻說本都督複職伐蜀,令盂達聽候本都督調遣,随時出征。

    意在麻痹盂達。

     當下,梁畿先行,大軍随後,徑奔新城。

     且說蜀營,諸葛亮正在高興,細作來報,說魏主曹睿,一面駕幸長安,一面诏司馬懿複職,加平西都督,起本處兵馬定于長安會聚。

    諸葛亮聽了,猶如被兜頭潑了一盆涼水。

     參軍馬傻說:“丞相何故驚怕?諒那黃口小曹睿禦駕親征,恰似送上門的羔羊,我們正求之不得哩。

    ” 諸葛亮說:“我哪裡是怕他曹睿?我耽心的是司馬懿!先前我處心積慮用反間計讓魏主懷疑他,不用他,這才使我們今日有了連下三城的勝利。

    現在司馬懿複出,不僅我軍東進有難,更憂孟達之事難成。

    宛城距新城千二百裡,如果司馬懿知曉孟達舉事,必先殲之。

    孟達若死,此次出征便功虧一篑了。

    ” 馬谡一聽,覺得有理,忙說:“丞相何不修書一封,令孟達小心提防?” 諸葛亮歎了口氣,說:“隻有如此了。

    ”即修書一封,差心腹人星夜飛報孟達。

     盂達在新城,日夜忐忑不安,等着諸葛亮的回音。

    這天,諸葛亮差人趕到,将丞相書信呈上。

    孟達急拆封看視。

    書中說:“……近得書,知公忠義之心,不忘故;日,吾甚欣慰。

    若成大事,則公漢朝中興第一功臣也。

    然此事極宜謹密,不可輕易托人。

    慎之!戒之!近聞曹睿複诏司馬懿起宛洛之兵,若聞公舉事,必先至矣。

    務須萬全提備,萬勿視為等閑也。

    ” 孟達看了,不以為然地笑道:“人說丞相心多,我還不信,今日這事可看到了。

    難道我盂達是小孩子嗎?”當下寫了回書讓來人帶回。

     諸葛亮日夜盼着回書,對孟達是一百個不放心。

    這日,回書至,諸葛亮迫不及待打開一看,一張臉變得煞白,一雙手氣得直抖。

     原來孟達寫的是:“……适承鈞教,安敢少怠?竊謂司馬懿之事,不必懼也。

    宛城離洛城八百裡,至新城千二百裡。

     若懿聞達舉事,須表奏魏主,往複便一月矣。

    此時,達城池已固,諸将與三軍皆在深險之地。

    懿即來,達何懼哉?丞相寬懷,惟聽捷報。

    ” 諸葛亮看完,氣急敗壞把書猛地一擲,頓足道:“盂達呀盂達,你不聽我的話,必死于司馬懿之手呀!” 馬谡拾起書問:“丞相為何這樣說?” “你看看,他怎麼說的。

    兵法雲:攻其不備,出其不意。

     司馬懿何許人也?他不知曉孟達舉事便罷,若是讓他探知,他豈會按部就班,坐失良機?他一定會先斬後奏,不須十日,便會征剿到新城。

    孟達他……唉!” 帳下衆将聽了,皆憂道:“丞相快派人去嚴加告誡他吧。

    ” 諸葛亮隻好急書一封,言道:“若未舉事,一定嚴守機密,莫教同事者知道,知則必敗。

    ”令來人火速回去,飛報孟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