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 孔明出山克三郡 王朗上陣命歸陰
關燈
小
中
大
謀,可為副将。
” 曹睿準奏,诏命曹真為征西大都督,王朗為軍師,郭淮為副都督領雍州刺史,曹遵為先鋒,朱贊為副先鋒,點東西二京軍馬二十萬,浩浩蕩蕩,開赴渭水之西下寨,與蜀軍相峙于祁山前。
當夜,王朗晃着自發蒼蒼的腦袋,躊躇滿志地對曹真說:“明日可嚴整隊伍,大展施旗,老夫自出,隻用一席話,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。
” 曹真聽了,想哭又想笑。
好嘛,你既有這本事,幹嘛不自己來?把我調出來,到邊塞受這份苦?好,就依你。
次日,祁山前,兩軍擊鼓對陣。
魏營中走出一騎,上坐一白發銀須老者,乃軍師王朗。
隻見他精神矍铄,志得意昂,端坐馬上,輕咳一聲,手指諸葛亮斥道:“久聞公知天命,識時務,何故興無名之兵?” 諸葛亮哈哈大笑:“我奉诏讨賊,何謂無名?” 王朗慷慨陳詞道:“天數有變,神器更易,而歸有德之人,此自然之理也。
囊自桓靈以來,黃中倡亂,天下争橫。
降至初平建安之歲,董卓造逆,催,汜繼虐;袁術悟号于壽春,袁紹稱雄于邺上,劉表占據荊州,呂布虎吞徐郡。
盜賊蜂起,好雄鷹揚,社稷有累卵之危,生靈有倒懸之急。
我太祖武皇帝,掃清六合,席卷八荒。
萬姓傾心,四方仰德。
非以權勢取之,實天命所歸也。
我世祖文帝,神文聖武,以膺大統,應天合人,法堯禅舜,處中國以治萬邦,豈非天心人意乎?今公蘊大才,抱大器,自欲比于管樂,何乃強欲逆天理,背人情而行事那?豈不聞古人雲: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? 今我大魏帶甲百萬,良将千員。
諒腐草之螢光,怎及天心之皓月?公可倒戈卸甲,以禮來降,不失封侯之位。
國安民樂,豈不美哉?” 他洋洋灑灑,有理有據,自以為諸葛亮聽了會惶恐汗顔,伏地請罪。
豈料諸葛亮哈哈大笑,接着他的話紮紮實實還擊了他一通。
“我以為漢朝大老元臣,必有高論。
豈不料出此鄙言!我有一言,你們聽着。
昔桓靈之世,漢統淩替,宦官釀禍。
國亂歲兇,四方擾攘。
黃中之後,董卓、催、汜等接踵而起,遷劫漢帝,殘暴生靈。
因廟堂之上,朽木為官;殿陛之間,禽獸食祿。
狼心狗行之輩,滾滾當朝;奴顔婢膝之徒,紛紛秉政。
以緻社稷丘墟,蒼生塗炭。
我素知你王朗,世居東海之濱,初舉孝廉人仕,理合匡君輔國,安漢興劉。
何期反助逆賊,同謀篡位!罪惡深重,天地不容。
天下之人,願食你肉!今幸天意不絕炎漢,昭烈皇帝繼統西川。
我今奉嗣君之旨,興師讨賊。
你既為制議之臣,隻可潛身縮首,荀圖衣食。
安敢在行伍之前,妄稱天數?皓首匹夫,蒼髯老賊,你即日将歸于九泉之下,何面目見二十四帝?老賊速退,可叫反臣與我共決勝負!” 好一通叫罵。
可憐老王朗以耳順之年,在兩軍陣前受諸葛亮羞辱,又羞又惱又氣,面孔由紅變白變青。
突然大叫一聲,栽于馬下,當即氣絕。
曹真見王朗被諸葛亮罵死于陣前,大驚,急鳴号收兵,回營堅守。
連夜寫表奏聞魏主。
” 曹睿準奏,诏命曹真為征西大都督,王朗為軍師,郭淮為副都督領雍州刺史,曹遵為先鋒,朱贊為副先鋒,點東西二京軍馬二十萬,浩浩蕩蕩,開赴渭水之西下寨,與蜀軍相峙于祁山前。
當夜,王朗晃着自發蒼蒼的腦袋,躊躇滿志地對曹真說:“明日可嚴整隊伍,大展施旗,老夫自出,隻用一席話,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。
” 曹真聽了,想哭又想笑。
好嘛,你既有這本事,幹嘛不自己來?把我調出來,到邊塞受這份苦?好,就依你。
次日,祁山前,兩軍擊鼓對陣。
魏營中走出一騎,上坐一白發銀須老者,乃軍師王朗。
隻見他精神矍铄,志得意昂,端坐馬上,輕咳一聲,手指諸葛亮斥道:“久聞公知天命,識時務,何故興無名之兵?” 諸葛亮哈哈大笑:“我奉诏讨賊,何謂無名?” 王朗慷慨陳詞道:“天數有變,神器更易,而歸有德之人,此自然之理也。
囊自桓靈以來,黃中倡亂,天下争橫。
降至初平建安之歲,董卓造逆,催,汜繼虐;袁術悟号于壽春,袁紹稱雄于邺上,劉表占據荊州,呂布虎吞徐郡。
盜賊蜂起,好雄鷹揚,社稷有累卵之危,生靈有倒懸之急。
我太祖武皇帝,掃清六合,席卷八荒。
萬姓傾心,四方仰德。
非以權勢取之,實天命所歸也。
我世祖文帝,神文聖武,以膺大統,應天合人,法堯禅舜,處中國以治萬邦,豈非天心人意乎?今公蘊大才,抱大器,自欲比于管樂,何乃強欲逆天理,背人情而行事那?豈不聞古人雲:順天者昌,逆天者亡? 今我大魏帶甲百萬,良将千員。
諒腐草之螢光,怎及天心之皓月?公可倒戈卸甲,以禮來降,不失封侯之位。
國安民樂,豈不美哉?” 他洋洋灑灑,有理有據,自以為諸葛亮聽了會惶恐汗顔,伏地請罪。
豈料諸葛亮哈哈大笑,接着他的話紮紮實實還擊了他一通。
“我以為漢朝大老元臣,必有高論。
豈不料出此鄙言!我有一言,你們聽着。
昔桓靈之世,漢統淩替,宦官釀禍。
國亂歲兇,四方擾攘。
黃中之後,董卓、催、汜等接踵而起,遷劫漢帝,殘暴生靈。
因廟堂之上,朽木為官;殿陛之間,禽獸食祿。
狼心狗行之輩,滾滾當朝;奴顔婢膝之徒,紛紛秉政。
以緻社稷丘墟,蒼生塗炭。
我素知你王朗,世居東海之濱,初舉孝廉人仕,理合匡君輔國,安漢興劉。
何期反助逆賊,同謀篡位!罪惡深重,天地不容。
天下之人,願食你肉!今幸天意不絕炎漢,昭烈皇帝繼統西川。
我今奉嗣君之旨,興師讨賊。
你既為制議之臣,隻可潛身縮首,荀圖衣食。
安敢在行伍之前,妄稱天數?皓首匹夫,蒼髯老賊,你即日将歸于九泉之下,何面目見二十四帝?老賊速退,可叫反臣與我共決勝負!” 好一通叫罵。
可憐老王朗以耳順之年,在兩軍陣前受諸葛亮羞辱,又羞又惱又氣,面孔由紅變白變青。
突然大叫一聲,栽于馬下,當即氣絕。
曹真見王朗被諸葛亮罵死于陣前,大驚,急鳴号收兵,回營堅守。
連夜寫表奏聞魏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