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篇 東吳鬥北魏,西蜀戰南蠻

關燈
興師動衆親征江夏,并命令諸葛瑾攻打襄陽來試探一下這個魏明帝有多大的分量。

    此時正值雨季,江夏太守文聘正生病,同時看到城牆毀壞還沒來得及修補,估計硬拼拼不過孫權的幾萬大軍,就擺了個空城計。

    他先命令大家都回家,街上一個人也不許有,自己也回家睡大覺。

    孫權果然被搞糊塗了:"這個文聘向來有忠義的名聲,因此才擔任江夏太守這麼多年。

    如今這麼布置,恐怕是有什麼詭計吧?"幾萬大軍連個空城都不敢碰。

    曹睿在朝中,也判斷孫權之所以敢舍棄擅長的水軍上岸來和自己比拼蹩腳的陸軍,不過是想收出其不意之效。

    如今連文聘這一關都過不了,再也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手段,救兵都不發(孫權好沒面子)。

    曹睿不發的救兵,文聘卻等到了。

    曹睿登基後不久派官員到各地撫慰,禦史荀禹這時正好趕到江夏。

    看到孫權的人馬來勢洶洶後眉頭一皺計上心來,就召集地方的民兵以及自己手下的一千人虛張聲勢,夜裡沿着山勢"明火執仗",故意讓孫權看到。

    孫權看到後大吃一驚,魏國的援兵來得這麼多這麼快!趕快後隊變前隊,風緊扯乎!與此同時,諸葛瑾在襄陽被司馬懿打敗,折損一千多人;曹真也在尋陽(如今湖北黃梅)附近打敗了吳兵。

    孫權本想讓曹睿出醜,自己卻出了洋相,這下子明白了魏明帝的分量。

    三國時親自打仗的君主,曹丕雖然窩囊但還是比不了這位吳大帝孫權。

    赤壁後攻合肥,被蔣濟的一封書信吓跑;帶着十萬大軍出征卻在逍遙津差點被張遼活捉;這次又被空城計打退。

    看來和孫權作戰是三國時的一大美差啊,呵呵。

    不過,這僅限于他本人,千萬别碰他的手下! 注1丙吉是西漢宣帝時的丞相。

    他曾在出巡時看到滿街道都是鬥毆後的死屍,然而不聞不問。

    不久後,又看到有牛吐着舌頭狂奔,後面的人氣喘籲籲地追趕後反而派人去問細節。

    大家都不理解,不少人還出言譏諷。

    丙吉解釋說:"打架鬥毆,是長安市長警察局長的職責。

    到時候報告到相府,我再根據他們的作為賞罰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而如今的天候還不應該這麼熱,這頭牛卻吐舌頭亂跑,恐怕是天候不調的征兆,會不會影響今年的收成?這是我丞相的職責,因此才如此擔心啊。

    "注2陳平是西漢文帝時的丞相,當時與周勃(周亞夫的父親)為左右丞相(周勃右,位在陳平左之上)。

    漢文帝曾在朝廷上問周勃:"天下一年辦理的刑事民事案件,大概有多少?"周勃被冷不丁地一問,答不上來:"不知道。

    "文帝又問:"一年的賦稅,又有多少?"周勃冷汗都出來了:"不知道。

    "文帝一看右丞相周勃一問三不知,就把頭一扭問左丞相陳平。

    陳平也不知道,卻理直氣壯:"這些事又各自的負責人。

    陛下想知道案件數量,可以問廷尉;想知道賦稅,可以問治理農事的内史。

    "文帝一半好氣一半好笑地問陳平:"那你不是失業了嗎?"陳平幹脆連漢文帝都教訓一番:"我的職責,就是管理這些官員。

    陛下不以我們才能低下而委以重任,我們上輔佐天子,下治理國土,外安撫四方,内親附百姓,并使各級官員盡心工作,這就是丞相的職責。

    "這一番話,讓文帝點頭周勃紅臉。

    退朝後周勃還埋怨陳平:"你平常就不教我如何應對!"陳平笑了:"您作為丞相,自己的職責都不知道嗎?如果陛下問起長安城有多少盜賊,您也勉強應對?"從此,周勃明白自己的才能不如陳平,不久後就辭去了右丞相一職,陳平則成了唯一的丞相。

     注3這裡引用資治通鑒的原文:初,黃元為諸葛亮所不善,聞漢主疾病,懼有後患,故舉郡反,燒臨邛城。

    時亮東行省疾,成都單虛,元益無所憚。

    益州治中從事楊洪,啟太子遣将軍陳曶、鄭綽讨元。

    衆議以為元若不能圍成都,當由越巂據南中。

    洪曰:“元素性兇暴,無他恩信,何能辦此!不過乘水東下,冀主上平安,面縛歸死;如其有異,奔吳求活耳。

    但敕曶、綽于南安峽口邀遮,即便得矣。

    ”元軍敗,果順江東下,曶、綽生獲,斬之。

    看來,黃元并不是單純的投魏向吳,而是蜀漢内部不和的一場内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