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篇 東吳鬥北魏,西蜀戰南蠻
關燈
小
中
大
到了許昌,再次打算對東吳動武。
辛毗勸他,說如今天下剛剛安定,土地廣大人民稀少,還是應當養兵屯田十年,到那時無論擊吳還是攻蜀,都是雷霆萬鈞之勢。
氣頭上的曹丕本來就是有野心的主,十個月都嫌長哪裡能等十年?當然聽不進去:"難道您要我把禍害留給子孫後代嗎?!"他留司馬懿坐鎮許昌,自己則禦駕親征,九月到了廣陵。
東吳在徐盛的堅持下,以蘆葦等作了假城牆,又把長江裡的各種船艦全都藏到港口裡。
曹丕看到長江裡一艘船都沒有,原本就奇怪。
第二天,徐盛又把舟船全都放了出去,連綿幾百裡後又在上面安放上假城樓。
曹丕突然看到從建業開始連綿幾百裡的城牆"一夜建成"後(長江寬闊而又水汽彌漫,曹丕哪能看得清真假?),愕然而歎:"魏雖然有衆多的武士,也沒用啊。
東吳有這樣的能人,不是現在能平定的。
"就這樣,曹丕無功而返,當年十月回到了許昌。
一年後,曹丕或許是覺得上次太窩囊,再次不顧群臣的反對對東吳用兵。
又是十月,他再次來到了廣陵。
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,以十萬大軍擺成了綿延幾百裡的長蛇陣,連強渡長江的準備都做好了。
誰知道,天公不作美,這一年中國遭遇了罕見的嚴寒,長江以北的不少地方都結了冰,曹丕準備的幾千艘戰艦就是開不進長江。
望着滔滔的江水,躊躇滿志的曹丕又是無可奈何的一聲長歎:"沒辦法,老天把南北分開了啊!"搖頭歎氣再次踏上了無聊的歸途。
然而,這次東吳也狠了一手,半道上派了五百人的敢死隊伏擊,硬是把曹丕吓了個半死,連羽蓋等都截走了。
這樣,曹丕在位時對東吳的三次進攻就全部以虎頭蛇尾收場。
曹丕在這三戰中的表現,并不是一無是處。
每次當他看到東吳的強盛時都能回頭是岸,停止自己不切實際的打算而避免了更大的損失。
然而,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?"主不可怒而興兵,将不可愠而緻戰",他老爹親自注解的孫子兵法,曹丕當然不會沒看過,但多半沒看懂,肯定沒看透。
在吳魏的兩次交手之間,諸葛亮于黃初六年(公元225年)抓住他們無力琢磨蜀漢的機會南下平定了雍闿等的叛亂。
諸葛亮在出兵之前向馬良的弟弟馬谡征求意見,馬谡建議道:"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險惡,早已心懷不滿。
他們今天被打敗,明天就會再次反叛。
将來您一旦北伐強敵,國内的空虛将促使其迅速反水。
将他們趕盡殺絕,既不仁又不是一時半會能辦到的事。
因此,希望您這次出兵能以使他們心服為目标,所謂攻心為上,攻城為下;心戰為上,兵戰為下。
"帶着這樣的建議,諸葛亮向南中地區出手。
順利擊敗斬殺雍闿高定後,孟獲帶領餘部繼續對抗諸葛亮。
孟獲在南中一帶很有名望,諸葛亮特地下令抓活的。
孟獲被俘後不服,諸葛亮就帶着他觀看自己的軍營。
孟獲看到後,笑了:"以前不知道你們的虛實,因此兵敗被抓。
原來也不過如此嘛。
如果您放我回去,我肯定能報仇。
"諸葛亮也笑了,當即就釋放了孟獲。
獲釋後的孟獲卻屢屢"食言",和蜀軍作戰打幾回敗幾回。
諸葛亮一連活捉他七次,都把他放了。
第七次,孟獲自己也不好意思了:"您确實是天兵天将啊,我保證,再也不會反叛了。
"于是,諸葛亮首次上陣(劉備時期,他的形象其實類似于蕭何,并不曾親臨陣仗)便七擒七縱(按照諸葛亮出師表及資治通鑒的記載,諸葛亮五月渡泸,七月孟獲投降,前後隻有兩個月。
象演義中那麼大打出手看來是不可能的),順利平定了南方。
諸葛亮離開返回成都時卻一反常态地任用了當地的人為官員治理,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,諸葛亮則耐心說明:"如果留下我們的人治理,能不留兵?糧草就成了負擔,不行;若不留兵,那麼他們經此戰亂又看到我們沒兵,不是慫恿他們作亂嗎?不行;他們畢竟是反叛過,自己心裡恐怕會有所忌憚,我們再留下官員,又會引起他們的猜忌,不行。
因此,我不留兵不運糧,雙方相安無事而已。
"就這樣,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,南方的少數民族再不曾反叛,而他們進貢的金銀牛馬等則成
辛毗勸他,說如今天下剛剛安定,土地廣大人民稀少,還是應當養兵屯田十年,到那時無論擊吳還是攻蜀,都是雷霆萬鈞之勢。
氣頭上的曹丕本來就是有野心的主,十個月都嫌長哪裡能等十年?當然聽不進去:"難道您要我把禍害留給子孫後代嗎?!"他留司馬懿坐鎮許昌,自己則禦駕親征,九月到了廣陵。
東吳在徐盛的堅持下,以蘆葦等作了假城牆,又把長江裡的各種船艦全都藏到港口裡。
曹丕看到長江裡一艘船都沒有,原本就奇怪。
第二天,徐盛又把舟船全都放了出去,連綿幾百裡後又在上面安放上假城樓。
曹丕突然看到從建業開始連綿幾百裡的城牆"一夜建成"後(長江寬闊而又水汽彌漫,曹丕哪能看得清真假?),愕然而歎:"魏雖然有衆多的武士,也沒用啊。
東吳有這樣的能人,不是現在能平定的。
"就這樣,曹丕無功而返,當年十月回到了許昌。
一年後,曹丕或許是覺得上次太窩囊,再次不顧群臣的反對對東吳用兵。
又是十月,他再次來到了廣陵。
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,以十萬大軍擺成了綿延幾百裡的長蛇陣,連強渡長江的準備都做好了。
誰知道,天公不作美,這一年中國遭遇了罕見的嚴寒,長江以北的不少地方都結了冰,曹丕準備的幾千艘戰艦就是開不進長江。
望着滔滔的江水,躊躇滿志的曹丕又是無可奈何的一聲長歎:"沒辦法,老天把南北分開了啊!"搖頭歎氣再次踏上了無聊的歸途。
然而,這次東吳也狠了一手,半道上派了五百人的敢死隊伏擊,硬是把曹丕吓了個半死,連羽蓋等都截走了。
這樣,曹丕在位時對東吳的三次進攻就全部以虎頭蛇尾收場。
曹丕在這三戰中的表現,并不是一無是處。
每次當他看到東吳的強盛時都能回頭是岸,停止自己不切實際的打算而避免了更大的損失。
然而,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?"主不可怒而興兵,将不可愠而緻戰",他老爹親自注解的孫子兵法,曹丕當然不會沒看過,但多半沒看懂,肯定沒看透。
在吳魏的兩次交手之間,諸葛亮于黃初六年(公元225年)抓住他們無力琢磨蜀漢的機會南下平定了雍闿等的叛亂。
諸葛亮在出兵之前向馬良的弟弟馬谡征求意見,馬谡建議道:"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險惡,早已心懷不滿。
他們今天被打敗,明天就會再次反叛。
将來您一旦北伐強敵,國内的空虛将促使其迅速反水。
将他們趕盡殺絕,既不仁又不是一時半會能辦到的事。
因此,希望您這次出兵能以使他們心服為目标,所謂攻心為上,攻城為下;心戰為上,兵戰為下。
"帶着這樣的建議,諸葛亮向南中地區出手。
順利擊敗斬殺雍闿高定後,孟獲帶領餘部繼續對抗諸葛亮。
孟獲在南中一帶很有名望,諸葛亮特地下令抓活的。
孟獲被俘後不服,諸葛亮就帶着他觀看自己的軍營。
孟獲看到後,笑了:"以前不知道你們的虛實,因此兵敗被抓。
原來也不過如此嘛。
如果您放我回去,我肯定能報仇。
"諸葛亮也笑了,當即就釋放了孟獲。
獲釋後的孟獲卻屢屢"食言",和蜀軍作戰打幾回敗幾回。
諸葛亮一連活捉他七次,都把他放了。
第七次,孟獲自己也不好意思了:"您确實是天兵天将啊,我保證,再也不會反叛了。
"于是,諸葛亮首次上陣(劉備時期,他的形象其實類似于蕭何,并不曾親臨陣仗)便七擒七縱(按照諸葛亮出師表及資治通鑒的記載,諸葛亮五月渡泸,七月孟獲投降,前後隻有兩個月。
象演義中那麼大打出手看來是不可能的),順利平定了南方。
諸葛亮離開返回成都時卻一反常态地任用了當地的人為官員治理,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,諸葛亮則耐心說明:"如果留下我們的人治理,能不留兵?糧草就成了負擔,不行;若不留兵,那麼他們經此戰亂又看到我們沒兵,不是慫恿他們作亂嗎?不行;他們畢竟是反叛過,自己心裡恐怕會有所忌憚,我們再留下官員,又會引起他們的猜忌,不行。
因此,我不留兵不運糧,雙方相安無事而已。
"就這樣,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,南方的少數民族再不曾反叛,而他們進貢的金銀牛馬等則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