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篇 劉備望蜀

關燈
也不作防備,一戰就可以成功,這是上計;白水關守将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将,占據險要關口并屢次建議劉璋把您打發回荊州,将軍您可以寫信告訴他們,說荊州有事要回去,并打扮出一副回家的樣子,他們一定會高高興興地來送行,那時輕而易舉地就可以抓住他們,然後進軍成都,這是中計;退回白帝,回轉荊州後徐圖進取,這是下計。

    如今不早早決定,早晚會有禍害。

    "劉備權衡利弊後,選擇了中計。

    這時孫權看到曹操進攻,就派使者去見劉備,求他相助(注5)。

    劉備于是寫信給劉璋,說曹操來勢洶洶,如果坐視則與他互為唇齒的孫權有危險。

    而且荊州的關羽正在和曹操部将樂進交戰,也必須救援。

    張魯是個自守的家夥,不會有什麼威脅,并請求劉璋能給與一萬人馬和糧草軍饷。

    劉璋請劉備入川的本意是進攻張魯進取漢中,光錢糧就投資了“米二十萬斛,騎千匹,車千乘,缯絮錦帛”,如今一年過去,什麼也沒有得到,他的失望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于是,僅僅給了劉備四千兵馬,他所要求的糧草軍饷也隻給了一半。

    早就想動手的劉備正好找到了借口,以此激勵将士的士氣:"我為劉璋征讨強敵,軍馬勤勞疲憊,如今卻吝啬财寶不加封賞,還指望軍民将士出力死戰嗎!"張松的哥哥張肅知道張松暗自溝通劉備,看到劉備終于要動手了,害怕引火燒身,就來個大義滅親告發了張松。

    糊塗的劉璋這下子也明白了,立刻殺掉這個吃裡爬外的家夥,并下令各地守将不得再和劉備來往。

    劉備大怒,立刻将楊懷高沛招來,斥責一通後斬首示衆,趁機收降他們的部屬後把這些人的老婆孩子扣作人質,然後進據涪城。

    劉備劉璋徹底決裂,正式開始了兩年的益州争奪戰。

     注1劉備如果立即殺劉璋,就是告訴益州我是個暴君。

    因此,他先利用劉璋的信任在益州呆了一年,培養起自己的威望後才動手。

    劉備的這個耐心,或許是他從徐州汝南新野等地得到的經驗教訓。

    後來劉備選擇龐統的中計,也是出于同樣的考慮。

     注2和馬超還在興風作浪不同,年事已高的韓遂後來沒什麼作為,但也沒有被曹操抓到。

    韓遂死後,他的部下砍掉他的首級後獻給曹操投降,但同時也承認韓遂活着的時候,絕對不敢背叛。

     注3濡須口的位置,并不在長江邊上,而是在當時與長江相通的巢湖,距離合肥和幾乎和距離長江一樣近。

    因此,江東在這一局部一直有很獨特的優勢:曹魏雖然在整體上實力雄厚,但卻跨不過長江;而東吳利用精銳水軍來去自如,能夠深入北方内陸,讓曹魏幹瞪眼。

    淮南一帶是曹魏屯田的要點,總不能讓孫權随便騷擾;揚州等地偏偏又是平原,防守困難。

    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赤壁後曹操對劉備一直不曾主動進攻,卻兩次親征淮南極力争奪的原因。

     注4董昭的建議,實際上是暗示曹操如今的情勢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

    要麼君臨天下,要麼複作淮陰。

    而荀彧的反對,或許是因為他還忠于東漢,或許是因為荀彧為人就象他勸曹操的那樣,謙虛退讓。

    曹操在建安十二年二月北征烏桓的前夕,曾在邺城論功行賞。

    要表薦荀彧為三公,言辭相當懇切。

    而當時的曹操,也不過就是個司空。

    荀彧禮讓推辭。

    就這樣,曹操封荀彧讓,雙方翻來覆去足有十幾次,曹操見到荀彧心志堅定才作罷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,或許荀彧希望曹操能和他有一樣的謙恭禮節。

    從此後曹操和荀彧雙方心中都不高興是可以想象的,但他如何去世卻有不同的說法。

    三國志記載"以憂薨",而後漢書和資治通鑒則說"飲藥卒"。

    順便說一句,荀彧的侄子荀攸對此看得比較開,不曾在這件事上惹麻煩。

    三國演義中荀彧荀攸的死法,實際上是荀彧死法的兩種說法。

     注5孫權并不願意劉備征服益州,這個請求有引誘他回兵,使劉備前功盡棄之意;而劉備大罵孫權背着他把孫夫人取回家一番後,趁機以此涮劉璋。

    孫劉同盟這時已經有了裂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