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篇 劉備望蜀

關燈
天府之國,如果能成為我們的資本,就可以謀取大業了!”劉備回答說:“我如今和曹操勢如水火,怎麼能和他一樣殘暴狡詐?如今為此背信棄義,能行嗎?”龐統解釋:“戰亂的時候,不是一成不變的死規矩能定的。

    而且兼并弱小攻擊愚昧,奪取的雖然不光明奪取後再磊落行事,是自古以來受重視的好事。

    今日不取,終究會被他人所利。

    ”劉備于是下定決心,建安十六年冬,劉備以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,親自帶幾萬大軍入川。

     劉璋盼到了這個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好兄弟,也高高興興地帶着三萬人馬來相見。

    張松通過法正建議劉備給劉璋來個鴻門宴,這樣益州垂手可得。

    劉備不同意:“我剛來,一點聲望也沒有,這件事不能倉促!”(注1)于是兩家互相吹捧,劉璋表薦劉備為大司馬司隸校尉,劉備也表薦劉璋為鎮西大将軍益州牧。

    雙方聯歡一百天後,劉璋給劉備“米二十萬斛,騎千匹,車千乘,缯絮錦帛”,又把白水關的軍馬交給劉備指揮。

    劉備前前後後共從劉璋手裡拿到三萬人馬後,打着征讨張魯的旗号浩浩蕩蕩北上葭萌關。

    然而,劉備到了葭萌關後卻按兵不動,整天樹恩立德收買人心。

     從此,劉備在益州安靜了一年專心“增肥”,但别的地方可不平靜。

    建安十七年(公元212年)七月,正是農業收獲的季節,中國卻大面積鬧了蝗災。

    馬超被曹操打敗後,又糾集餘部聚集在藍田意欲東山再起,但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威風凜凜地馬孟起了,被夏侯淵打敗(注2)。

    逃到鄜城山的梁興在馮翊劫掠當強盜,大家都有點害怕,想撤退到險要固守。

    左馮翊鄭渾不同意:“梁興等已經破敗,逃到深山老林裡落草不得人心。

    雖然有人跟随,不過是迫于淫威而已。

    如今應當盡力招降這些人,正大光明地宣布我們的威信。

    退守險要,這是示弱于敵人的下策。

    ”于是各縣都聚集官民,修治城郭,嚴陣以待并鼓勵百姓打擊梁興這股流寇。

    一旦有所繳獲,七成都拿來賞賜有功的軍民将士。

    這下子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,全都出來奮勇作戰。

    相反,梁興的部下有人的老婆孩子被俘虜後,跑來投降。

    鄭渾斥責他們的胡作非為後并不趕盡殺絕,而是把他們的親人都還給了他們。

    這些人感恩戴德,立刻調轉槍口,反而去讨伐梁興。

    鄭渾又派各地有威望信譽的人大力宣傳這一政策,梁興的部下投降後也給于妥善安置。

    這下子梁興衆叛親離心驚膽戰,隻好逃回老窩鄜城。

    夏侯淵鄭渾随後進兵讨伐,斬殺梁興,徹底消滅了這股勢力。

     秋冬時節,曹操又起了讨伐孫權的主意。

    消息傳到東吳後,在呂蒙的建議下東吳立刻在濡須口兩岸修築船塢嚴陣以待(注3)。

    曹操在十月動兵攻打江東之前,他的部下董昭對曹操說:“自古以來,作為人臣的人從來沒有誰達到過您這樣的功績,而達到您這樣功績的人也從來沒有能安穩長久當人臣的(指的應該是蕭何韓信這樣的例子)。

    如今您顧慮到名節而不願損傷德行,但作為臣子被人懷疑有大志,不可不小心。

    ”于是,董昭和一些文臣武将商議,認為曹操應該進爵魏公并受九錫,以表彰他卓越的政績戰功。

    沒想到,此舉遭到了曹操的第一謀臣荀彧的反對:"丞相原本興義兵匡扶社稷,忠于朝廷謙虛退讓,作為君子,不應當如此。

    "這樣,自從荀彧為曹操出力以來,曹操第一次對荀彧表示了不滿。

    曹操東擊孫權時,表請荀彧勞軍。

    荀彧因為生病而留在了壽春,不久後去世(注4)。

    荀彧對曹操而言,可謂蕭何,為人忠義自律而足智多謀,舉薦賢能盡心盡力。

    荀攸郭嘉鐘繇陳群司馬懿為首,其他的象郗慮,華歆,王朗,荀悅,杜襲,辛毗,趙俨等人,都曾被他推薦。

    他的去世,引起了大家的普遍歎息。

     東吳尚未鬥北魏,先看荊州戰益州。

    這年冬天,劉備經過一年的養精蓄銳,終于開始對劉璋下手。

    龐統和劉備商量:"如今偷偷挑選精兵猛将奇襲成都,劉璋既沒有軍事才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