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篇 暗箭傷白馬,明火紅官渡

關燈
個強敵,一定不能救援因此在劉備的軍事壓力下被迫投降。

    劉備率領袁紹的人馬時間還不長,還沒能做到讓部下心服口服的地步。

    這時如果出擊劉備,一定能夠勝利。

    ”于是曹操命令曹仁帶領騎兵出擊。

    仗本身并不難打,曹仁大敗劉備,汝南各地看到援軍也紛紛棄暗投明,汝南又回到了曹操的手裡。

    缺乏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隊,是困擾劉備多年的老問題了。

    劉備逃回袁紹那裡後,暗地裡打算離開袁紹,就找了個借口說要去聯合荊州的劉表。

    袁紹一聽,正中下懷,哪裡還細想真僞,就讓劉備帶領本部人馬快去。

    劉備又回到汝南和黃巾龔都等聯合。

    曹操一聽,又派将軍蔡陽來鎮壓,卻被劉備大敗,連蔡陽本人都掉了腦袋。

    然而,局部劉備雖然獲勝,卻無法從根本上興風作浪。

    曹操的後院歸于平靜。

     袁紹總是看到自己的盟友們被曹操打垮,幫不上忙的時候才肯硬着頭皮獨力進攻。

    這時,那個心灰意懶的沮授忍不住,又來勸告:“我們雖然人多但不如曹操的兵馬精銳,曹操雖然兵精但糧草不如我們充沛。

    一決勝負,正中敵人的下懷。

    我們應該曠日持久地消耗對手,這樣才是穩妥的制勝之道。

    ”袁紹一聽,什麼,又是“緩手”,哪能采用!?八月,把軍營向前推進,東西幾十裡。

    袁紹還煞有介事地命令士兵們每人帶三尺繩子,如果抓到曹操立刻就捆起來。

    嘿嘿,曹操就真的那麼好抓? 九月,曹操和袁紹開始了硬碰硬的對決。

    曹操兵少不敵,退回軍營堅守。

    雙方面對面輸攻墨守全都絞盡腦汁。

    袁紹對着曹操的軍營建起高樓,命令士兵登上向下射箭;曹操則制造發石車,利用杠杆原理向上抛射巨石将袁紹的木頭樓一一摧毀。

    這是史書中最早有記載的抛石裝置。

    袁紹又從地下挖地道,想挖到曹操軍營下面後重演他打敗公孫瓒的一幕;曹操也不甘示弱,橫向挖長塹阻止了袁紹的攻勢。

    這樣,雙方在官渡開始了無休止的劫争。

    然而,曹操兵少糧不足,士卒疲困百姓辛勞,不少人受不了逃跑投奔了袁紹。

    面對這樣的困境,一向強悍的曹操也有點心虛了。

    他寫信給在許昌留守的荀彧,流露了撤兵回許昌的想法。

    荀彧立即回信以楚漢相争的典故來鼓勵,說您現在雖然處于劣勢,但未必比劉邦當年在荥陽成臯更窘迫。

    當年劉項誰也不肯後退半步,就是因為後退的人将失去大勢。

    如今您以對手十分之一的兵力已經對抗了半年之久(從白馬開始算),這正是趁敵人疲憊而出奇制勝的好機會,千萬不能錯過。

    曹操也問賈诩,賈诩說您各方面都勝于袁紹,之所以拖到現在未能獲勝就是因為過于求穩。

    隻要把握住好機會,“須臾可定。

    ”曹操得到這樣的鼓勵,堅定了死守的決心。

     機會果然來了。

    袁紹派部将韓猛運糧到前線,曹操看中韓猛人如其名猛而輕敵的弱點,一把火就把押運的糧草全給點了。

    袁紹無奈,又派淳于瓊運糧到烏巢。

    這次加強了戒備,撥給他一萬多人看守糧草。

    沮授還是有點擔心,勸袁紹另派部将防止曹操偷襲,袁紹早就看沮授不順眼了:這家夥怎麼總是婆婆媽媽膽小如鼠?淳于瓊那一萬多人還不夠?您既然病了,就下去休息吧。

    袁紹每次不聽沮授的建議後來總是後悔,然後還是不聽。

    他沒想到,這是他最後一次後悔了。

     這時袁紹的部下許攸也想到了一條妙計,建議袁紹:“曹操兵少而全軍在這裡抗擊我軍,許昌必然空虛。

    如果派輕騎星夜偷襲,許昌完全可以攻克。

    那時,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就是我們了。

    就算打不赢,也可以讓曹操腹背受敵兩頭難顧。

    ”聽到如此妙計,袁紹卻臉色鐵青氣不打一處來,這幫家夥怎麼全都和我作對?沒看見我每人三尺繩子都發下去了嗎!老子偏要先攻破官渡活捉曹操!這時,正好傳來許攸的家人在邺城犯法被審配給抓了起來的消息,許攸一氣之下,當即決定棄暗投明投奔了曹操(又被荀彧言中了)。

     曹操一聽許攸來了,高興得連鞋都來不及穿光着腳就跑了出來,拉着許攸的手笑着說:"你來投靠,一定會有益于我。

    "進了大帳後,寒暄一番後許攸問:"袁紹兵多将廣,您打算怎麼對付?軍糧還能支持多久?"曹操一愣,心想這可是軍事機密,許攸剛來...就随口說:"還能支持一年。

    "許攸笑了:"恐怕沒有那麼多吧。

    "曹操于是改口:"一年是不行,半年還是沒問題的。

    "許攸有點生氣:"您不想打赢袁紹了嗎?為什麼這麼不老實!"曹操看到許攸動怒,連忙道歉:"剛才的話都是玩笑,其實隻剩一個月的軍糧了。

    我也正為此發愁。

    "許攸看到曹操不再隐瞞,也就實話實說:"您以孤軍對抗強大的敵人,内無糧草外無援兵,這是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。

    袁紹的軍糧辎重大多在烏巢,守軍也沒有什麼戒備。

    如果派一支精銳騎兵偷襲把它燒光,那麼袁紹沒幾天就會不戰自亂了。

    "曹操大喜,立刻就決定親自率領精兵五千人,夜裡每人帶着一捆柴打着袁紹的旗号去偷襲,留下曹洪荀攸守大寨。

    路上遇到袁紹的軍隊,就謊稱是被派去增援烏巢守軍的。

    袁紹的兵馬信以為真,一路放行。

    到了烏巢後,這支“援軍”露出了猙獰面目,四面放火。

    淳于瓊軍營遭到如此夜襲一片混亂。

    到了天亮,淳于瓊一看曹操就這麼點人,膽子大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