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篇 城頭變換大王旗

關燈
實這麼看實在是太擡舉賈文和了。

    李催郭汜聽從賈诩的“馊主意”起兵時手下僅僅有幾千人馬,殺到長安城下時卻有了十萬大軍。

    陳留穎川到長安的一路上居然擴軍幾十倍,遇到的各種武裝全都投靠了叛軍,還不能說明問題嗎?董卓覆滅後,如何處理他的餘部成為當務之急,但王允呂布對此是剿是撫左右不定。

    這樣的沉默,隻能引起更大的恐慌。

    張口閉口又是“小兔崽子”,對于心有餘悸的董卓餘部,完全是一副官逼民反的态度。

    困獸猶鬥,何況李催郭汜本來就是虎狼之徒?那十萬大軍并非李催郭汜的本部人馬,全都是路上“撿”來的。

    試想,如果王允應對有方,事先做些安排,隻要能讓那十萬人馬保持中立,或能召集其中一部為己用,就憑幾千士兵李催郭汜又焉能圍攻長安?來了也隻能落得一個賈诩所說的先兵敗後逃亡的下場。

    賈诩的主意隻是個trigger,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王允呂布未能妥善處理各種各樣的火藥桶,才會有後來一觸即爆不可收拾的局面。

    王允誅滅董卓,忠于朝廷,為人剛正,都是應予肯定的。

    但剛愎自用,一意孤行,做事僵硬而不講靈活性,終究不是能夠駕馭這個亂世的人。

     長安城中的兵荒馬亂終于告一段落。

    原來的大臣們有的亂軍中戰死,有的被李郭殺害,有的四處逃亡,李催郭汜就任命百官,另建一個朝廷。

    李催當上了車騎将軍,郭汜後将軍,樊稠右将軍,張濟骠騎将軍,個個封候拜将。

    李郭樊三人在長安把持朝政,張濟屯兵弘農,防止關東的諸侯們趁機反撲。

    關東的諸侯們要是還惦記着這幫豺狼,能放過董卓被殺的機會對他們左右夾攻嗎?吊民伐罪的"義兵"當然是沒等來,但出乎意料,他們卻等來了朝貢的使者。

     初平二年袁紹巧取韓馥的冀州後,鮑信就對曹操說:“袁紹身為盟主,卻這樣見利忘義,早晚會出亂子,簡直又是一個董卓。

    我們的力量還不足以讨伐他,隻能暫時躲避。

    這樣的人最好離遠點,先到黃河以南找個地方安身,靜觀其變。

    ”正好東郡爆發了農民起義,當地官員束手無策,曹操就引兵入東郡鎮壓。

    表面上,曹操仍然和袁紹表示友好,袁紹也推薦曹操擔任東郡太守。

    曹操有了一塊自己的地盤後,就開始招兵買馬,擴充實力,東征西讨。

    初平三年四月,正當王允呂布密謀誅殺董卓時,青州的黃巾起義軍進攻兖州,刺史劉岱前往鎮壓時兵敗身死。

    兖州群龍無首,又要面對号稱百萬的黃巾起義軍,頓時人心惶惶。

    陳宮當時是曹操的部下,自告奮勇地前去遊說兖州的治中别駕等要員,說東郡太守曹操是當時豪傑,如果請他來治理兖州定能平定叛亂。

    于是,曹操擔任了兖州牧并進兵鎮壓黃巾軍。

    孟德果然不負衆望,雖然初戰時寡不敵衆(黃巾軍号稱百萬,而曹操手下大多是沒有戰鬥力的新兵,人數也相當少),但曹操鼓勵士卒,嚴明賞罰,設計定謀,積小勝為大勝終于扭轉戰局。

    到當年十二月,曹操打敗并迫降了這股黃巾軍,得"戍卒三十萬,男女百萬口"(注1)。

    曹操挑選其中的精銳,組成青州兵,後來成為曹操軍事力量的骨幹。

    這一戰,曹操收獲巨大。

    首先,有了一片根據地,舒舒服服地得了個兖州牧的頭銜;其次,組織了一支精銳的軍事力量,雖然數量不會很多(兖州一地絕對養不了三十萬兵);第三,獲得了"男女百萬口"。

    在當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時候,洛陽長安都一度方圓幾百裡雞犬不留,到處是有地沒人耕的情況下,這些勞動力就顯得十分珍貴,後來成為曹操屯田的物質基礎。

    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曹操的好友鮑信戰死。

     曹操在兖州逐漸站穩腳根後,手下的謀士毛介就向他提出了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初步設想:"現在天下分崩,社稷動蕩,百姓流離失所,饑荒到處蔓延。

    公庫的錢糧,不夠一年的積蓄,各地的百姓,沒有安居樂業的想法,這不是長久之計。

    應當供奉天子以讨伐各地的反叛,鼓勵耕種來儲備軍隊的錢糧。

    這樣的話,則不難成就霸業。

    "曹操非常同意他的觀點,就派遣使者到長安向朝賀。

    李催郭汜見到了曹操的使者,滿腹狐疑。

    曹操在平定黃巾軍的途中,李催郭汜把持下的朝廷曾經任命過一個兖州刺史,被曹操毫不客氣地趕跑,如今當然不會是來朝賀他們的。

    朝賀漢獻帝?關東的諸侯們不是一度有另立新帝的打算嗎?這個使者,到底是來幹什麼的?因此打算扣留。

    當時任黃門侍郎的鐘繇勸說兩位将軍,如今天下大亂,各地諸侯都不把朝廷放在眼裡,隻有曹操還來朝貢,不應該胡思亂想打擊人家的積極性。

    兩人一聽也有道理,就厚待使者,事實上承認了這個兖州牧。

    不久後,徐州的陶謙也來朝貢,又被李催郭汜正式地拜為徐州牧,安東将軍。

    這個小朝廷似乎也獲得了一些威望。

     注1這個數字,多半有水分。

    袁紹在推薦曹操出任兖州牧的表章上說:"黃巾十萬焚燒青、兗,黑山、張楊蹈藉冀域。

    臣乃旋師,奉辭伐畔。

    金鼓未震,狡敵知亡,故韓馥懷懼,謝咎歸土,張揚、黑山同時乞降。

    臣時辄承制,竊比窦融,以議郎曹操權領兗州牧。

    ”看來,曹操在這裡有虛報戰功之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