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回 智孔明初罵王朗 贛張苞連傷魏将
關燈
小
中
大
将于死地,哪來哪去。
不慌不忙中身體一偏,躲過頭頸上這一刀,同時用長矛向攔腰的刀上反逼上去,&ldquo慢來!&rdquo一用力,将何晃手中的這口刀直向右邊蕩去。
可巧徐慶劈張苞不着,坐身不穩,被何晃這口蕩來的大刀砍去了半個腦袋。
何晃無意中砍死了徐慶,心裡正慌,被張苞順手一矛,&ldquo賊将去吧!&rdquo矛尖從他的前胸一直刺穿了後背,用力一收矛,何晃搖晃着身體也相繼倒下。
張苞見了更是樂不可支,&ldquo這兩個賊将,一起來,一起回,老張一矛挑去二将,實是有趣!哈&hellip&hellip&rdquo 何晃劈去徐慶,張苞矛挑何晃。
曹操也看得入了神,一會兒工夫三員大将死于張苞的矛下。
暗想,這個小黑臉倒的确象張飛,殺人不眨眼,真是虎父無犬子,将門之後,不可小觑。
曹操自忖手下沒幾個大将能勝他,因此歎了一聲:&ldquo唉!&rdquo 盡管張苞武藝高超,力大無窮,被曹操這麼一歎,自有不知生死的魏将出來拚命。
一個名叫程寅,一個名喚鮑龍。
程寅是個步将,一般步将都用短兵器、小軍械,而程寅卻又與衆不同,善用一柄丈二兩頭叉。
程、鮑二人一步一馬,是一對老搭檔,往往一個出戰,一個助陣,很難對付。
炮聲之中,程寅潑開雙腿,連蹦帶跳旋風般地奔入戰場,舞起兩頭叉,席地卷來。
張苞見旗門下來一個身材矮小,輕裝紮束的步将,一縱一跳,蹿上落下,頗覺好笑,忙挺長槍一攔,吼道:&ldquo呔,賊将留名!&rdquo&ldquo大将軍程寅。
小黑臉可知本将軍的厲害?&rdquo&ldquo與老張放腳!&rdquo 馬将稱放馬,步将叫溜腿,從來沒有叫放腳的,隻有張苞瞎七搭八,信口而說。
程寅具有所有步将應有的優點和優勢,身體靈巧,腦筋活絡,隻見他一個箭步已蹿到了馬前,同時雙手握住叉柄中央,叉尖對準了紅鬃馬的頭部刺了過去,&ldquo小黑臉看叉!&rdquo 張苞毫不猶豫,直挺長矛去迎,&ldquo慢來!&rdquo擊中了叉頭,将它彈了出去,接着就要還手。
所謂兩頭叉,就是兵刃的兩端都是叉,兩面都可以用。
被他這麼一打,程寅順着這股勢,掉了一個頭,後端的叉頭又轉了上來,這一叉正對着馬頸。
程寅用力向前一刺,&ldquo小黑睑看叉!&rdquo手腳之快,使張苞吃驚,見他手中這柄鐵叉舞得這般純熟,竟能信手來去,十分方便。
便收轉長矛,圈轉馬頭後,又起丈八矛招架上去,&ldquo賊将慢來!&rdquo&ldquo當&rdquo的一聲,彈開叉頭,要想還手,總是來不及。
你打這一頭,那一頭就順勢翻過來,要是打不着,便刺中戰馬。
就這樣,程寅手中象一柄魔術棒,叉頭老是對着紅鬃馬,在戰馬的頭和腳之間亂打個不住。
招架得越快,打得越急,打得張苞隻能招架,而不能還手。
這匹紅鬃馬總是面臨着亮閃閃的叉尖,抱怨道:你這家夥怎麼搞的,人家打仗打的是戰将,你為什麼要和我過不去?其實這就是步将的特點,隻要被他一進門,除了保護自己之外,首先就是要打死坐騎,隻要刺中了戰馬,大将就喪失了一半戰鬥力,而步将這個時候就穩操勝券了。
張苞招架了這許多回合,并無還手的機會,漸漸地也發現了破敵之法。
他見這柄兩頭叉的叉頭是由三根鋒利的鋼刺打成,頭寬尾緊,尾部可以插進半個矛尖。
張苞看準了機會,等到程寅這柄叉的另一頭刺來,張苞便不急于招架,瞅得貼切,矛尖直刺叉尾,&ldquo賊将慢來!&rdquo隻聽得一聲響亮之聲,好似引線穿針相仿,半個矛尖就嵌在程寅的叉間,迅速向上一擡,牢牢地屏住了他的家夥。
程寅料想不到張苞會想出這個辦法來對付自己,一時倒收不回來,就拚命往下拉,想把張苞拖下馬來。
但是,張苞是個馬将,穩坐馬背又兼武力過人,隻輕輕地向上一挑就将程寅提離了地面。
程寅比不過張苞這樣的大力,使吊在叉柄上死活不放。
張苞想,看你離了地還有多大能耐!便使出十分之力舞動長矛,來回不斷地甩.要想把他甩出去。
隻見戰場中央的程寅懸空而轉,好似空中飛人一般。
兩旁旗門連連喝彩:&ldquo好啊&hellip&hellip&rdquo 漢軍為張苞終究想出了辦法而叫好,魏軍為程寅仍然無損毫毛而喝彩,故而兩處旗門一時歡聲雷動。
張苞甩了片刻,非但沒把他摔下來,反而象磁鐵一樣沾在了長矛上,弄得自己很吃力,他倒很舒服,一下子奈何不了他,便使勁一抖,将長矛收了回來。
步将本來就是身輕如燕,你不甩了,程寅就順着矛尖滑了下來,不等身體落地,騰空一個筋鬥翻出了二丈有餘,飄然而下,莫說沒有摔死,連皮都投有擦破一點。
程寅站穩了身體,回頭對張苞做了個怪臉,&ldquo小黑臉還敢來否?&rdquo 張苞被他惹得心癢難搔,欲罷不能,拍馬又追丁上去,&ldquo賊将慢走!&rdquo等到戰馬跑近,程寅便從胸兜裡掏出一條繩索,一頭扣住自己的手腕,另一頭就套在手中這柄兩頭叉上,側目看得真切,忽然縱身一躍,膊身而起,邊轉身邊把兩頭叉向張苞迎面飛去。
這一個暗動作引起了兩旁旗門的一陣驚呼,無不拭目以待。
空中蓦地出現一道銀光,張苞初時吃驚不小,可當他看清了後面還有一根繩索時,便完全放下了心。
這種玩藝兒張苞早已玩膩了,别說是這麼大的一柄鋼叉,即使是一枚小小的飛爪,也難逃他的眼睛。
張苞服明手快,左手執矛,身體略側,右手便向飛來的叉柄上用力一抓,就如囊中取物一樣穩當,信手而獲。
就在程寅死命往回收叉的同時,張苞毫不含糊,以十二分之力往後一拉。
&ldquo賊将來也!&rdquo話音剛落,那邊的程寅哪裡經得住這般的神力,早被張苞拉得跌跌撞撞,一直沖到張苞的馬後,摔到了地上。
張苞圈馬上前,用長矛抵住了他的後背,漢軍發一聲喊,一擁而上,将程寅五花大綁押往旗門。
張苞正要回身,隐隐聽得對面旗門中有弓弦之聲,便知有人暗箭傷人,不忙着轉身,隻側目一看,見羽箭已到面前,來不及接住,疾速一躲,羽箭唿哨而過。
飛叉、射箭這兩套功夫對張苞來說真是駕輕就熟,了如指掌,猶如關公之大刀,趙雲之長槍。
張苞想,不知是哪個奸賊敢放冷箭傷人,我倒要找他較量一番。
便雙手抱矛,不顧一切地往魏軍旗門沖去。
&ldquo賊将休放冷箭,老張來也!&rdquo 這條箭就是鮑龍所放,其實這條箭放得已經晚了。
程寅一上陣,鮑龍就已箭上弓弦,要是程寅得手,他并不要射人,隻要程寅的鋼叉一出手,他的這條箭就會随之而發。
兩件飛物齊發,對手顧此失彼,總有一件會中,這是程寅和鮑龍的看家本領,常常得以奏效。
可今天遇到的張苞卻非同等閑,立斬三将,又破了程寅的叉法,鮑龍也頗覺擔心,等他看到程寅被擒後,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态,慌忙之中發了這一箭,又被張苞躲過,更是大驚失色,提着硬弓竟然發起呆來。
曹操久知程、鮑二人搭檔的妙處。
直至張苞趕到旗門前,還不見鮑龍出戰,心裡大慌:你這家夥見死不救,張苞又被你冷箭招惹而來,還在發什麼呆,莫非讓張苞沖進旗門不成?其實用不着這樣膽小,任憑張苞有萬夫不當之勇,放着身旁這許多名将足以對付,根本不會讓他沖來。
而曹操被張苞這種英勇無敵的氣概震懾住了,所以驚得手足無措,竟用令旗朝鮑龍的坐騎上打去,&ldquo匹夫與吾出戰!&rdquo戰馬如何吃得住這等無緣無故的拷打,猛地揚起四蹄向陣中飛去,與張苞跑了個面對面,吓得鮑龍魂兒出竅,忘了從鳥翅環上取家夥,舉起手中的硬弓就朝張苞劈面打去,一邊打,一邊叫,&ldquo打死你這小黑臉!&rdquo 張苞望着他這種丢了魂的神态,猛喝一聲道:&ldquo賊将仔細了!&rdquo掄起長矛掃去,打在他的弓背上,隻聽得&ldquo刮&rdquo的一聲,硬弓折成了兩斷。
鮑龍從驚慌中醒來,丢了斷弓,一手去鳥翅環上摸家夥,一手圈馬,便想溜之大吉。
張苞飛馬趕上,單手執矛,輕舒猿臂,&ldquo與吾下馬!&rdquo就在鮑龍的後背上一把抓住,使勁一拖,就拖下馬來。
便掉馬跑回旗門,丢在地上。
漢軍又将鮑龍綁縛起來,押着程寅一起來到四輪車前,請軍師親自發落,程寅和鮑龍知道死到臨頭,雙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。
孔明連正眼也沒看一下,當即發令道:&ldquo來,将從奸賊将旗門斬首,号令三軍!&rdquo 早已說過,進取西川乃是劉家人内部的事,不到萬不得意的時候,決不妄殺一人。
而打東川是與曹操為敵,兩家勢不兩立,結成數十年之仇敵,對于賊将不論其地位
不慌不忙中身體一偏,躲過頭頸上這一刀,同時用長矛向攔腰的刀上反逼上去,&ldquo慢來!&rdquo一用力,将何晃手中的這口刀直向右邊蕩去。
可巧徐慶劈張苞不着,坐身不穩,被何晃這口蕩來的大刀砍去了半個腦袋。
何晃無意中砍死了徐慶,心裡正慌,被張苞順手一矛,&ldquo賊将去吧!&rdquo矛尖從他的前胸一直刺穿了後背,用力一收矛,何晃搖晃着身體也相繼倒下。
張苞見了更是樂不可支,&ldquo這兩個賊将,一起來,一起回,老張一矛挑去二将,實是有趣!哈&hellip&hellip&rdquo 何晃劈去徐慶,張苞矛挑何晃。
曹操也看得入了神,一會兒工夫三員大将死于張苞的矛下。
暗想,這個小黑臉倒的确象張飛,殺人不眨眼,真是虎父無犬子,将門之後,不可小觑。
曹操自忖手下沒幾個大将能勝他,因此歎了一聲:&ldquo唉!&rdquo 盡管張苞武藝高超,力大無窮,被曹操這麼一歎,自有不知生死的魏将出來拚命。
一個名叫程寅,一個名喚鮑龍。
程寅是個步将,一般步将都用短兵器、小軍械,而程寅卻又與衆不同,善用一柄丈二兩頭叉。
程、鮑二人一步一馬,是一對老搭檔,往往一個出戰,一個助陣,很難對付。
炮聲之中,程寅潑開雙腿,連蹦帶跳旋風般地奔入戰場,舞起兩頭叉,席地卷來。
張苞見旗門下來一個身材矮小,輕裝紮束的步将,一縱一跳,蹿上落下,頗覺好笑,忙挺長槍一攔,吼道:&ldquo呔,賊将留名!&rdquo&ldquo大将軍程寅。
小黑臉可知本将軍的厲害?&rdquo&ldquo與老張放腳!&rdquo 馬将稱放馬,步将叫溜腿,從來沒有叫放腳的,隻有張苞瞎七搭八,信口而說。
程寅具有所有步将應有的優點和優勢,身體靈巧,腦筋活絡,隻見他一個箭步已蹿到了馬前,同時雙手握住叉柄中央,叉尖對準了紅鬃馬的頭部刺了過去,&ldquo小黑臉看叉!&rdquo 張苞毫不猶豫,直挺長矛去迎,&ldquo慢來!&rdquo擊中了叉頭,将它彈了出去,接着就要還手。
所謂兩頭叉,就是兵刃的兩端都是叉,兩面都可以用。
被他這麼一打,程寅順着這股勢,掉了一個頭,後端的叉頭又轉了上來,這一叉正對着馬頸。
程寅用力向前一刺,&ldquo小黑睑看叉!&rdquo手腳之快,使張苞吃驚,見他手中這柄鐵叉舞得這般純熟,竟能信手來去,十分方便。
便收轉長矛,圈轉馬頭後,又起丈八矛招架上去,&ldquo賊将慢來!&rdquo&ldquo當&rdquo的一聲,彈開叉頭,要想還手,總是來不及。
你打這一頭,那一頭就順勢翻過來,要是打不着,便刺中戰馬。
就這樣,程寅手中象一柄魔術棒,叉頭老是對着紅鬃馬,在戰馬的頭和腳之間亂打個不住。
招架得越快,打得越急,打得張苞隻能招架,而不能還手。
這匹紅鬃馬總是面臨着亮閃閃的叉尖,抱怨道:你這家夥怎麼搞的,人家打仗打的是戰将,你為什麼要和我過不去?其實這就是步将的特點,隻要被他一進門,除了保護自己之外,首先就是要打死坐騎,隻要刺中了戰馬,大将就喪失了一半戰鬥力,而步将這個時候就穩操勝券了。
張苞招架了這許多回合,并無還手的機會,漸漸地也發現了破敵之法。
他見這柄兩頭叉的叉頭是由三根鋒利的鋼刺打成,頭寬尾緊,尾部可以插進半個矛尖。
張苞看準了機會,等到程寅這柄叉的另一頭刺來,張苞便不急于招架,瞅得貼切,矛尖直刺叉尾,&ldquo賊将慢來!&rdquo隻聽得一聲響亮之聲,好似引線穿針相仿,半個矛尖就嵌在程寅的叉間,迅速向上一擡,牢牢地屏住了他的家夥。
程寅料想不到張苞會想出這個辦法來對付自己,一時倒收不回來,就拚命往下拉,想把張苞拖下馬來。
但是,張苞是個馬将,穩坐馬背又兼武力過人,隻輕輕地向上一挑就将程寅提離了地面。
程寅比不過張苞這樣的大力,使吊在叉柄上死活不放。
張苞想,看你離了地還有多大能耐!便使出十分之力舞動長矛,來回不斷地甩.要想把他甩出去。
隻見戰場中央的程寅懸空而轉,好似空中飛人一般。
兩旁旗門連連喝彩:&ldquo好啊&hellip&hellip&rdquo 漢軍為張苞終究想出了辦法而叫好,魏軍為程寅仍然無損毫毛而喝彩,故而兩處旗門一時歡聲雷動。
張苞甩了片刻,非但沒把他摔下來,反而象磁鐵一樣沾在了長矛上,弄得自己很吃力,他倒很舒服,一下子奈何不了他,便使勁一抖,将長矛收了回來。
步将本來就是身輕如燕,你不甩了,程寅就順着矛尖滑了下來,不等身體落地,騰空一個筋鬥翻出了二丈有餘,飄然而下,莫說沒有摔死,連皮都投有擦破一點。
程寅站穩了身體,回頭對張苞做了個怪臉,&ldquo小黑臉還敢來否?&rdquo 張苞被他惹得心癢難搔,欲罷不能,拍馬又追丁上去,&ldquo賊将慢走!&rdquo等到戰馬跑近,程寅便從胸兜裡掏出一條繩索,一頭扣住自己的手腕,另一頭就套在手中這柄兩頭叉上,側目看得真切,忽然縱身一躍,膊身而起,邊轉身邊把兩頭叉向張苞迎面飛去。
這一個暗動作引起了兩旁旗門的一陣驚呼,無不拭目以待。
空中蓦地出現一道銀光,張苞初時吃驚不小,可當他看清了後面還有一根繩索時,便完全放下了心。
這種玩藝兒張苞早已玩膩了,别說是這麼大的一柄鋼叉,即使是一枚小小的飛爪,也難逃他的眼睛。
張苞服明手快,左手執矛,身體略側,右手便向飛來的叉柄上用力一抓,就如囊中取物一樣穩當,信手而獲。
就在程寅死命往回收叉的同時,張苞毫不含糊,以十二分之力往後一拉。
&ldquo賊将來也!&rdquo話音剛落,那邊的程寅哪裡經得住這般的神力,早被張苞拉得跌跌撞撞,一直沖到張苞的馬後,摔到了地上。
張苞圈馬上前,用長矛抵住了他的後背,漢軍發一聲喊,一擁而上,将程寅五花大綁押往旗門。
張苞正要回身,隐隐聽得對面旗門中有弓弦之聲,便知有人暗箭傷人,不忙着轉身,隻側目一看,見羽箭已到面前,來不及接住,疾速一躲,羽箭唿哨而過。
飛叉、射箭這兩套功夫對張苞來說真是駕輕就熟,了如指掌,猶如關公之大刀,趙雲之長槍。
張苞想,不知是哪個奸賊敢放冷箭傷人,我倒要找他較量一番。
便雙手抱矛,不顧一切地往魏軍旗門沖去。
&ldquo賊将休放冷箭,老張來也!&rdquo 這條箭就是鮑龍所放,其實這條箭放得已經晚了。
程寅一上陣,鮑龍就已箭上弓弦,要是程寅得手,他并不要射人,隻要程寅的鋼叉一出手,他的這條箭就會随之而發。
兩件飛物齊發,對手顧此失彼,總有一件會中,這是程寅和鮑龍的看家本領,常常得以奏效。
可今天遇到的張苞卻非同等閑,立斬三将,又破了程寅的叉法,鮑龍也頗覺擔心,等他看到程寅被擒後,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态,慌忙之中發了這一箭,又被張苞躲過,更是大驚失色,提着硬弓竟然發起呆來。
曹操久知程、鮑二人搭檔的妙處。
直至張苞趕到旗門前,還不見鮑龍出戰,心裡大慌:你這家夥見死不救,張苞又被你冷箭招惹而來,還在發什麼呆,莫非讓張苞沖進旗門不成?其實用不着這樣膽小,任憑張苞有萬夫不當之勇,放着身旁這許多名将足以對付,根本不會讓他沖來。
而曹操被張苞這種英勇無敵的氣概震懾住了,所以驚得手足無措,竟用令旗朝鮑龍的坐騎上打去,&ldquo匹夫與吾出戰!&rdquo戰馬如何吃得住這等無緣無故的拷打,猛地揚起四蹄向陣中飛去,與張苞跑了個面對面,吓得鮑龍魂兒出竅,忘了從鳥翅環上取家夥,舉起手中的硬弓就朝張苞劈面打去,一邊打,一邊叫,&ldquo打死你這小黑臉!&rdquo 張苞望着他這種丢了魂的神态,猛喝一聲道:&ldquo賊将仔細了!&rdquo掄起長矛掃去,打在他的弓背上,隻聽得&ldquo刮&rdquo的一聲,硬弓折成了兩斷。
鮑龍從驚慌中醒來,丢了斷弓,一手去鳥翅環上摸家夥,一手圈馬,便想溜之大吉。
張苞飛馬趕上,單手執矛,輕舒猿臂,&ldquo與吾下馬!&rdquo就在鮑龍的後背上一把抓住,使勁一拖,就拖下馬來。
便掉馬跑回旗門,丢在地上。
漢軍又将鮑龍綁縛起來,押着程寅一起來到四輪車前,請軍師親自發落,程寅和鮑龍知道死到臨頭,雙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。
孔明連正眼也沒看一下,當即發令道:&ldquo來,将從奸賊将旗門斬首,号令三軍!&rdquo 早已說過,進取西川乃是劉家人内部的事,不到萬不得意的時候,決不妄殺一人。
而打東川是與曹操為敵,兩家勢不兩立,結成數十年之仇敵,對于賊将不論其地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