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回 趙黃聯袂劫糧山 黃霍雙到戰漢水

關燈
,那就是張颌。

    他起初沒看清來者的面貌,隻覺得面善之極,好象在哪兒見過,後來聽得黃忠高喊杜微,方才想起定軍山抓獲的那員漢将。

    張颌見自己的身邊是許褚,便把來人簡介了一番,這樣一來還有誰怕他呢。

     許褚掃馬上前,将象鼻九環紫金刀當路一橫,大喝道:&ldquo漢将慢走,許褚在此!&rdquo 許褚的威名也可以與黃忠和趙雲相比,他曾是曹操手下最兇狠的一員得力虎将,二十餘年來一直是曹揉貼身的護衛大将,号稱癡虎大将軍。

    如今年已六十,武藝明顯不能同昔日相比,手中的這柄紫金刀百餘斤,近年來也覺得份量重了,使起來不象以前那樣得心應手,老想在象鼻上逐漸将九個鐵環除去,可是一世的威名又使他不能這樣做,唯恐人家說他人老無用,所以仍是九個環。

    再說,年輕時曾挨過趙雲二次槍鑽的敲擊,如今時常要老傷複發,疼痛難忍,越加使他年老多病,體力不支。

    然而英雄畢竟是英雄,魏軍中仍無人可以和他較量。

    杜微聽說面前的這員老将就是許褚,頗覺心慌,尤其見他生一個大黑臉,手中的大刀就象一扇小小的闆門,不打也覺心寒。

    但是,别無他路隻得硬拚。

    便起大斧向許褚砍去,&ldquo老黑臉招斧!&rdquo 許褚對他一打量,也是生一個小黑臉,手上的力氣倒還不小,就是武藝平常得很,便用刀鑽去接,&ldquo且慢!&rdquo隻用得七成力,杜微已經吃不消了,大斧落地。

     許褚見他要溜,縱馬一躍,單手執刀,一條手臂将他攔腰一把,大喝一聲:&ldquo哪裡走,與吾下馬!&rdquo 杜微知道走不了,倒也很識趣,早已雙腳離镫,被許褚輕輕地一提就吊離了馬背。

    跟進戰圈的這些漢軍急忙亂了起來:&ldquo不好了,杜将軍遭擒啦&hellip&hellip&rdquo 黃忠聽說杜微又被魏軍擒住,心急如焚:杜微一被抓去,這般弟兄性命且不去管他,與趙雲的音訊中斷,這可是大事啊,要象這樣打到明天太陽落山,看來即使有了天大的本領,也是于事無補的。

     黃忠雖然急,但一點也不慌,沉着應戰,不露破綻。

     當時,許褚命手下将杜微繩穿索綁押往五加山,聽候魏王發落。

    魏軍押着杜微,帶了他的戰馬和丈斧來到五加山前。

    請人通報曹操。

    曹操正在注目觀戰,也曾看到剛才有人殺入重圍,頗有氣概。

    此時聽得手下來報,忙問何事。

    &ldquo禀魏王千歲,亂軍之中許大将軍擒獲漢将一員,名喚杜微,已在山下看押,請魏王定奪。

    &rdquo 杜微這個名字對曹操來說并不陌生,而且銘心刻骨,它象征着一種危險的信号。

    這是為什麼呢?愛侄夏侯淵之死,其禍患始于杜微的被俘。

    所以,曹操把杜微這個名字牢牢地印在了心上。

    如今許仲康又擒到了此人,曹操又在為許褚擔心,會不會在他身上出什麼事。

    便命手下将杜微押上山來。

    魏軍将杜微帶到山上,推到曹操面前,大聲吆喝道:&ldquo見咱們魏王千歲,跪下!&rdquo 杜微是個铮铮鐵骨的硬漢,他從不畏懼強暴。

    此時到了魏軍手裡,最多是一死,反倒寬心不少。

    所以瞪出一對眼睛朝着曹操打量個不停:頭戴龍冠,身穿龍袍,須髯雪白,臉上皺紋縱橫,象一個叱咤風雲的人物。

    看完,便轉過身去,背對曹操,昂然挺胸而立。

    手下見他這麼傲慢,紛紛舉鞭要打他,被曹操一聲喝道:&ldquo住手!&rdquo魏軍躬身而退。

    畢竟是魏王,對于這種無足輕重的人物根本不想難為他,何必再要叫他受皮肉之苦呢!要麼一刀兩斷,要麼放他回去,打幾下不關痛癢。

    所以曹操問道:&ldquo爾莫非漢将杜微?&rdquo這句問話,要是出自别人的口中,并不奇怪,然而卻是曹操這樣問他,杜微頓覺得滿臉飛金,說明自己也是小有名聲,連曹操也能有所聽聞。

     杜微一挺胸脯朗聲答道:&ldquo大将軍便是杜微!&rdquo 曹操想,一個小小的走卒竟然這樣趾高氣揚,這樣耳中無人,看我怎樣來收拾你!便故作驚訝道:&ldquo啊呀,果然杜微,老夫久聞其名,恨不能一見。

    &rdquo心想,早就要抓你了,終于落入我的掌中。

     杜微隻當曹操在恭維他,更是滿臉傲氣,&ldquo見之如何?&rdquo 曹操一聲冷笑:&ldquo哼!老夫聞知定軍山夏侯淵曾獲一人,武藝低下,呆頭呆腦,原來便是你?&rdquo 杜微這才明白,曹操根本不是在贊揚,而是極力奚落自己,他聽說的杜微曾經當過俘虜。

    這句話說得杜微啞口無言低下了頭,一言不發。

    曹操想,這個漢将也是罪大惡極,不能太便宜了他,等到擒住了黃忠一起處置。

    便說:&ldquo匹夫聽了,本當立斬,久聞爾善能死裡逃生,老夫特要一試,觀爾果能逃否?來,将杜微押往後山看管!&rdquo 杜微聽說并不馬上斬首,又是一陣輕松,暗想,索性将我一刀兩斷也就罷了,還要看我逃走的本領。

    我有什麼本領呢?我的本領就是不殺就不會死,明日子龍将軍一到,我又自由了,最多關押一天。

    杜微跟着魏軍來到篷帳後面,聽候曹操的發落。

     有話則說,無話則表。

     黃忠被數十員魏将圍着輪番厮殺,一直打到東方發白,帶來的弟兄十死其九,所剩無幾,而且大半已中槍中箭。

    可憐杜微帶來的弟兄被魏軍切菜砍瓜般地一陣殘殺,無一幸存。

    大半夜打下來,黃忠手裡的這柄金刀象風車一樣旋轉,一刻也沒停過,打得渾身上下臭汗淋漓,濕透戎裝,正是人困馬乏,精疲力竭。

    本來還指望趙雲早些趕來搭救,如今杜微也遭擒獲,還有誰去通風報信,隻覺得肢軟臂疲,恨不能棄刀躺下,聽任魏将擺布。

    暗想,似這樣拚殺下去,最多能堅持到太陽當頂,終究免不了一死。

    我黃忠想不到剛剛複振了威風,看來又要走上窮途末日了。

    也罷!為将難免陣前亡,死得其所!老将軍鼓足勇力,準備戰死疆場。

     就在此時,米倉山右首的山道上飛馬趕來一将,&ldquo奸雄世無雙,逼宮稱魏王!大将軍來也。

    &rdquo隻見此人金盔金甲,手捧金刀,胯下黃骠戰馬,如飛而來。

    近則一看,來人生一個長方馬臉,劍眉虎目,鼻正口方,兩耳有棱有角,腮下三绺清須,年約五十來歲,儀表非俗,雄姿英發。

     米倉山前的魏軍立即将此人擋住在戰場之外,大聲喝問道:&ldquo來者住馬!何許樣人?&rdquo來将立即扣住戰馬,金刀往鳥翅環上一架,對魏軍很有禮貌地将手一拱,&ldquo弟兄們,小将非是旁人,乃是漢将黃忠之胞弟,名喚黃義。

    &rdquo這些弟兄哪裡知道他是不是黃忠的兄弟,是不是叫黃義,因見他身着盔甲和所用器械都與黃忠一樣,頗覺相似。

    但是一個年過七十,一個尚在五十左右,年紀上相差太遠,似乎又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當然,大哥小兄弟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不過,黃忠名望這麼大,而他卻是默默無聞,倒要摸摸他的底細。

     魏軍正要往戰圈中來尋找戰将,恰巧有一對弟兄趕來,一個叫習羚,一個叫刁翔,他們打了一夜回到營中飽餐了一頓,正打算回進去替換别人,卻見這個地方多了一個陌生大将,被衆軍圍着詢問,便徑直朝這兒趕來。

    魏軍将他的來曆講了一遍,刁家弟兄也不敢相信,便問:&ldquo黃義,從何而來?到此何事?&rdquo&ldquo二位将軍,說來話長。

    當年我等弟兄在長沙為将,關雲長拖刀計義釋吾兄,吾兄為感其恩義,以心相許劉備,勸弟共歸漢室。

    黃義心有所向,不欲歸順,弟兄多次口角,隻是不願,被逼無奈,隻得來投張魯。

    又聞張魯無能,故暫避山間鄉村。

    如今得悉吾兄數戰數捷,欲取米倉,故而特地趕來。

    念在父母之情,欲求魏王千歲免其一死。

    請二位将軍開恩,待黃義與兄長道明來意,量其窮途末路無法可想,定能相從。

    &rdquo 刁家弟兄二人不知虛實,隻覺得黃義的話講得很有道理:盡管還不能證實他的話,但他并無奢求,而是來規勸黃忠投降。

    魏王本來要活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