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回 黃忠威震定軍山 趙雲怒搏皓首将

關燈
的,根本用不着把這許多罪責和過錯加在一個人的頭上。

    所以,張颌此番大大地占了便宜,連小小的處罰也沒有,實是造化了他,豈不要由衷感激曹操呢?實際上,曹操到了南鄭以後,并不想去收複失地,隻希望能保住原地,大家相安無事。

    但是定軍山一失,孔明必定要進犯米倉山。

    米倉山非等閑之地,那裡屯積着供應整個東川數月以至緻年的大糧,此山是絕不能失守的。

    因此,盡管曹操無心于争戰,也明白無法擋住具力越來越強大的劉備,隻要守住米倉,不使孔明渡過漢水,已經心滿意足,但又不得不親自前往抵敵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,便命陳群坐鎮南鄭,處理日常事務,自領四十萬大軍和衆文武開拔米倉山,抵住劉備的進攻。

     建安二十四年二月中旬,曹操渡漢水,行五裡安營紮寨。

    漢水前有兩座山,左面米倉山,守将夏侯尚,右面是五加山,乃是一座小山頭,并無守将。

    米倉山上有三萬魏軍,營寨從山腳下一直紮到半山,屯有大糧六十萬石。

    兩山相距約有五六裡之遙,曹操的人馬就駐紮在兩山之間,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紮下一座五方陣營,将台高築,日夜命人觀察,以防劉備突然來犯。

    可曹操紮下的這個陣營暗中犯下了大錯誤,魏軍中誰也沒有看出來。

    背水紮營,兵家之大忌。

    大營之後是一條漢水,後路已經切斷,隻能前進,不能後退。

    曹操到了這點年紀,又加上東川連連失利,竟連這個漏洞也沒發覺,可見他的用兵是今不如昔了。

    此話在後再提。

     孔明到了定軍山,正與衆文武商議進取米倉山之策。

    忽有探子來報:&ldquo軍師,曹操領兵四十萬,親渡漢水,于米倉山之側紮下大營。

    &rdquo 孔明沉思片刻,便向帳上文武道:&ldquo帳上諸位,今操引大兵至此,沿江紮營。

    若得一人深入其境劫其糧草,奪其辎重,則操之銳氣挫矣。

    &rdquo一旁早有人閃出:&ldquo老夫黃忠願當此任。

    &rdquo黃忠一出來,兩旁文武部笑了:打東川以來每次都是你讨令,隻怕打東川的令全被你一人包了。

     孔明鄭重其事道:&ldquo操非夏侯淵之比,不可輕敵。

    &rdquo一旁又有一将閃出,&ldquo趙雲願往。

    &rdquo此二人前番兵進定軍山已有一番口角之争。

    今日趙雲讨令,再也不會相讓黃忠。

    故而大家都要看一看今天是誰得此令。

    黃忠也自知難以說服他,隻得笑咪咪地走到趙雲的身旁說道:&ldquo子龍賢弟,莫非又來争令?&rdquo 趙雲想,今天說不上什麼争不争,因為上次已經讓了你,今日這條令已無争議。

    何況大家都是名将,隻你一個人立功,豈不是太過份了!便爽朗地說道:&ldquo老将軍,定軍山之功趙雲情願相讓,今番再無忍讓之理!&rdquo截鐵斬釘,毫無商議的餘地,将黃忠的話頂了回去。

    黃忠也料知今日不會再這麼順利地可以勸說他了,但心裡總覺得自己還是很有理由的,自從打東川以來,連戰連捷,奪二座山頭,斬二員魏将,威名大振,再請求攻伐米倉山也非是奢望,為了大漢基業,理應趁勝而進,偏偏他要與我争令,這倒是樁麻煩的事情。

    前番主公和軍師都說我老了而不讓我去,如今他們也看到了我的武藝,不加阻攔了,卻又招來了趙雲的不服,看來不能再用好育好語來勸他的,也應當讓他嘗試一下我的手段。

    想到這兒,黃忠手捋箭袖道:&ldquo子龍将軍,黃忠連勝數仗,欲思打平東川以報效主公。

    既将軍奪令,不妨大帳比試武藝,勝者前往。

    未知意下如何?&rdquo 趙雲對他看看:你這老頭兒打了兩個勝仗就不把我放在眼裡了,竟會說出比武二字來。

    我趙雲怕過誰,便答道&ldquo老将軍有此豪興,趙雲豈敢不從,當盡力奉陪!&rdquo不過趙雲是個識大體的人,他知道這種比試也有可能傷害自己人,所以向孔明拱手道:&ldquo軍師,老将軍欲與雲比試武藝,勝者領兵,軍師允否?&rdquo 劉備聽他們兩人要大帳比武便有些擔心:雖說都是天下名将,又是文武兼備的心腹,畢竟年事都高,動辄就以武藝來了結,可知刀槍之上并沒有眉目,倘若有什麼閃失,這算什麼呢? 劉備暗示孔明:不要讓他們比武!當然,孔明也決不會願意他們用比武的形式來争奪這條将令,可想道:如今已不是十年前的光景了,那時人少地窄,容易制止他們。

    而今西蜀已定,又打進了東川,趙雲和黃忠都已功成名就,名望頗頗,一打下東川就要封侯立爵了,我還能以強制性的命令去對待他們嗎?何況大帳比武也非罕見之事,都是為了早日複興漢室,一片至誠之心誰能肯去遏制他們呢?既然他倆都願比武奪令,想必不會故意相殘,幹出些惹人恥笑的事來吧!倒不如讓帳上各位開一開服界,飽一飽眼福,親眼看一看兩将的超人絕技。

     孔明便應道:&ldquo二将之心,亮已知之,然刀槍無情,二人皆須謹慎為妙!&rdquo帳上的文武大多沒見過精彩的厮殺,即使有可能也隻是匆匆地一瞥,決不會象今天這樣圍着圈子觀看,而且是這樣的近。

    所以,帳上的人無不希望他們能當即表演一番。

    劉備至此也不願失去良機,因為去米倉山劫糧不僅要與敵将厮殺,還要與奸詐習猾的曹操鬥智,沒有大智大勇是不堪此任的。

     劉備起先不讓他們比武怕的是傷了自已人的手足,可現在覺得比試一下未為不可.趙雲和黃忠便退到了帳口,一個吩咐取長槍一個關照金刀伺候。

     《三國》之中真是無奇不有,就說關、張、趙、馬、黃這五虎将,按說武藝都是絕頂高明的,可是他們無意之中幾乎全都領略過他人的手法。

    &ldquo古城會&rdquo中,關雲長與張飛弟兄拚殺;戰長沙時,關羽又與黃忠一見高低;葭萌關外,張飛與馬超挑燈夜戰;三闖轅門時,趙雲與張飛幾次交手。

    &hellip&hellip 今天為了劫取米倉山大糧,趙雲又要與黃忠大打出手。

    他們都是劉備手下的名将,卻是這樣地輪番較量,這在别的書中是不大多見的。

    此時二人都是執械在手。

     張飛見他們真的要比武,心裡笑罵道,這兩個老不死,這麼大的年紀了,還象小孩一樣要見個高低,真個是吃飽了撐着,力氣沒地方使。

    不過張飛也沒見他們比試過,所以也感到很新鮮有趣,忙把身邊張苞向自己的面前一拉,呼道:&ldquo兒子啊。

    &rdquo張苞聞:&ldquo老子怎樣?&rdquo&ldquo有好戲看了。

    這兩位叔伯之武藝皆是蓋世絕倫,天下難求,一招一式,爾要用心記取。

    &rdquo張苞想,我自從與父親相會以來,隻是與西蜀戰将交手,如今進了東川就要與魏将交鋒了,還未曾與曹操見過面,要是有機會的話,一定要顯些手段給這老賊看一看,教他知道張飛的兒子也是一個英雄好漢。

    今日二将比武,果然要學些本領。

    所以對張飛點了一點頭,表示與父親有同樣的想法。

    因此,戰漢水張苞初立功,通過這一仗,魏家兵将無不知道張苞的威名。

     兩旁文武見趙雲和黃忠已擺下了架勢,便自動地向後倒退了散步,中軍帳場地寬闊,要比武綽綽有餘。

     趙雲執槍黃忠抱刀,對面而立。

    黃忠撩須道:&ldquo子龍将軍,你我雖是比武,然老夫金刀無情,爾要小心。

    &rdquo趙雲想,選老頭子真會誇口,當丁大家的面說這樣的話,老實說你的刀上無情,我的槍上卻有義?便也應聲道:&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