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回 日夜戰張馬二虎競雄 陰陽翻嚴黃雙老顯能
關燈
小
中
大
第九回日夜戰張馬二虎競雄 陰陽翻嚴黃雙老顯能
東川馬超出兵,屯紮在葭萌關,揚言要取張飛之首,來勢十分兇猛。
守關将傅彤連連向雒城告急,一面緊守關廂,一面引頸盼望大軍早日趕到能解關外之圍。
這一日,忽然聞得後關方面隐隐傳來隆隆炮聲,知是援軍到來,興奮異常,立即揚鞭躍馬趕出後關去迎接,心裡卻在揣度不知是哪一位大将,是趙雲呢,還是張飛&hellip&hellip傅彤出後關行有三裡之地,眺望前方塵頭大起,一面先鋒旗高高飄揚,數千弟兄精神抖擻,好不威風。
走近一看,大旗上寫的是一個&ldquo苟&rdquo字,傅彤心裡忖度道:四海之内,姓苟的都沒出過名将,川中曾在白帝城有過一個叫苟安的無名将,其非就是他?他怎麼配當這個先鋒将?傅将軍識大體,并不以武藝高低來取人,既是軍師遣來,必有所用。
見他坐在馬背上悠然自得,神氣活現,待他走近,拱手道:&ldquo苟将軍,葭萌關守将傅彤有禮!&rdquo 苟安乃是小人之輩,何等勢利,他見傅彤行禮,以為自己了不起,自尊自大,昂着頭,眼睛望着天,大刺刺地用手一擺,&ldquo罷了!&rdquo 傅彤一向忠厚,見他這等無禮,也不計較,隻是放在心上,思量道:這麼大的戰事,軍師決不命你一個人來抵敵,後面必有骁勇之将,不妨問一聲。
&ldquo苟将軍,可知後隊乃是哪位将軍?&rdquo 苟安一聽這句話就來氣,滿腔的得意之色一掃而光,想道,傅彤一個小小的守關将竟然不把我這個副先鋒放在眼裡,真是欺人太甚了。
本來頭隊之将接令就走,後面差的是哪幾個人是根本不知道的,此番因為倒過來發的令,别說後一隊,就是最後一隊是誰我也清楚,但你這樣看不起我,我也不告訴你。
&ldquo啊,苟安受命為副先鋒之将,日夜趕奔前來接應關廂,後面是哪一位本先鋒不得而知,此乃軍中常理,傅将軍豈不知之?不必多問,來則自知,請馬前帶路!&rdquo 傅彤領了苟安的人馬從後關進去,到前關下馬,二人登城向外眺望。
但見一面&ldquo馬&rdquo字旗高扯大營之上,營寨層疊,兵馬整肅,一派威嚴景象。
馬超自到葭萌關外紮營以來,數日搦戰,關廂上聲息全無,總是無人應戰。
一心要與張飛交戰,可是等到如今連張飛的影子都沒有見到。
今日早早坐帳,一旁馬岱侍立,都在納悶。
忽然,一守營小卒匆匆跑上大帳報道:&ldquo禀馬将軍,小人見葭萌關上新添一面&ldquo苟&rdquo字将旗,必是漢軍增兵加将前來救應,特來禀報!&rdquo 馬超想,除了張飛之外,不與任何漢将交戰,因為張魯要我取張飛之首,再說漢軍中唯有張飛稍有名聲,别的都是無名之輩,隻須馬岱兄弟前去便足夠了。
所以,馬超雖知關廂上增添了兵将,卻一點也提不起興趣,隻是很冷漠地朝小卒揮了揮手,示意他退下。
馬岱聽說來的一員大将姓苟,心想,不如讓我往關前去挑戰,戰他數十個回合再說。
便走上一步,&ldquo兄長,想那姓苟的乃是無名之輩,能有多大的本領!待小弟與他較量片刻!&rdquo 馬超點一點頭,&ldquo小弟前往,愚兄在旗門觀戰!&rdquo 馬岱和馬超是堂房弟兄,他是馬騰的侄兒,從小父母雙亡,就在馬騰處長大成人,因而同馬超情同手足。
馬超點兵一萬,在營前設下旗門,橫槍勒馬,立于陣前。
馬岱帶領數百弟兄來到葭蔭關前叫道:&ldquo呔!關廂上聽了,命姓苟的出關交戰,我家馬将軍在此!&rdquo 關廂上傅彤和苟安都看得真切,聽得清楚,見他手捧大刀,知其是馬岱,使不冷不熱地說道:&ldquo苟大将軍,如今東川兵将前來搦戰,單要将軍出戰,諒那馬岱有多大本領,竟敢與苟将軍交戰!依傅彤之見,苟将軍理應下關迎戰,給他一個下馬之威!将軍以為然否?&rdquo 苟安豈會不知傅彤的用意,見他如此恭維自己,激得自己出戰,為的是叫自己吃點苦頭。
但苟安估量着自已的這點武藝,根本無法與人家交戰,卻又不能不為自己摘點面子回來。
心想,我又不是來交戰的,是來看熱鬧、耍威風的,都怪自已的嘴巴太刻薄,剛才刺痛了他,現在他就回敬于我。
看來還得下關去敷衍幾下,要是在三合内能打成平手,還不失我副先鋒的威風。
苟安被逼無奈,隻得硬着頭皮對傅彤道:&ldquo傅将軍守住關廂,本将軍下關迎戰。
來,與我帶馬!&rdquo 苟安下關上馬,一聲炮響,關廂大開,一馬掃出直抵陣中。
這裡傅彤傳令立即緊閉關廂。
馬岱見葭萌關中飛出一将,手捧三尖兩刃刀,倒也頗有英武氣概,不知其武藝高低,不敢貿然出手。
扣住戰馬大喝道:&ldquo來者住馬!通上名來!&rdquo 苟安略将戰馬勒住,高聲答道:&ldquo大将軍便是苟安。
爾亦留名!&rdquo &ldquo姓苟的,大将軍非是旁人,乃是漢甯王殿下、飛将軍之弟馬岱也!快放馬較量!&rdquo 先下手為強。
苟安便将手中的三尖兩刃刀一蕩,擺了一個出刀勢,俨然象一個久戰沙場的老将。
然後掄刀向馬岱的劈面砍去,&ldquo馬岱看刀!&rdquo 不料&ldquo嗒啷&rdquo一聲,十分輕松地将三尖兩刃刀蕩了出去,馬岱連手向苟安蓋頂一刀劈去。
苟安收轉家夥,向大刀上點了上去,可是使盡力氣還是招架不開,兩匹馬在地上兜了好幾個圈子。
馬岱想,看他模樣倒象一個有本領的人,卻原來是個花架子,不堪一擊。
便用力使勁壓住。
苟安第一個回合巳覺狼狽,轉身收刀,圈馬就往關廂逃跑,不敢戀戰。
馬岱趁勢追趕,打算追入關廂。
苟安逃到關廂前對城關上的傅彤連聲叫喊:&ldquo傅将軍,速速開關,苟将軍回來了!&rdquo 傅彤想,你這家夥實在可惡,今日就讓你吃些苦頭,出我心頭這一口氣!老實說,沒有你苟安在此,我照樣可以守住關廂,等到大隊趕來!便對苟安拱手道:&ldquo馬岱在後,關廂有虞,恕不從命,還請苟将軍回馬再戰幾合!&rdquo 苟安暗暗恨道:&ldquo看他面貌忠厚,心地實是刁鑽,戰場上有性命出入,有什麼可勉強的,分明是要給我難堪。
苟安前有城關,後有馬岱,無奈隻得又回身勉力抵擋幾下,再圈馬逃走。
就象老鼠見了貓一樣,東躲西藏,四處亂竄。
旗門下的馬超見此光景隻覺得可笑:諸葛亮用兵如神徒有虛名,怎麼派這種大将來。
象他這種人十個也打不過一個馬岱,怎能與我交戰! 恰在此時,魏延領了第二隊人馬趕到。
剛進後關,便聞得喊殺之聲,打聽得原是苟安與東川将馬岱交戰。
暗思道:苟安的武藝在漢軍中可算倒數第一,他怎能和人家交戰,莫非敵将也和他半斤八兩是一般貨色?因此一到前關,匆匆與傅彤見過,便傳令開關,單騎飛馳而出。
此時苟安正被逼得又逃回城關,忽見大門洞開,飛出一将,也沒看清是誰,象老鼠入洞一樣&ldquo嗦落&rdquo一竄,逃進了關廂,架刀下馬,立即登城。
傅彤見他上了城關,暗想,魏延趕來,造化了你,不然還要叫你受些驚吓,看你以後還敢目中無人否!便笑着迎了上去,&ldquo苟将軍辛苦了。
若非将軍抵住馬岱,葭萌關危在旦夕。
&rdquo 苟安就象吃了一悶棍的癞皮狗一樣,瞪着一對無神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傅彤,心裡有話卻說不出來。
可他明白這是傅彤在捉弄自己,險地送掉一條性命。
思忖道,你要捉弄我,我也給你開個玩笑。
便假惺惺地說道:&ldquo多蒙傅将軍關照,苟安銘記于心。
可曾聽得後關炮聲轟鳴,乃是三将軍張飛引軍到來!&rdquo 傅彤想,苟安和魏延兩個開路先鋒都已到了,後面再來的必定是張飛了,張飛到此不可不接。
便吩咐苟安把守關廂,匆匆下關,躍馬揚鞭出了後關。
傅彤自從投了劉備之後,從未見過張飛。
但張飛大名鼎鼎早有所聞,是天下将士既敬佩,更畏懼的人物。
此刻聽得不遠處炮聲震耳,早見一面大旗上書寫&ldquo燕山張&rdquo三字,一彪軍馬飛奔而來,料是三将軍張飛無疑,近前一看,馬背上一将黑臉豹頭環眼,烏油盔甲,手抱長矛,與傳說中的張飛一模一樣。
莫說傅彤從不相識,便是多次打過交道的人也未必能即刻認出來。
傅彤跑馬上前行禮道:&ldquo三将軍虎駕光臨,小将傅彤迎接來遲,有禮了!&rdquo 張苞初時一愣,但馬上醒悟是傅彤将自己誤認為老子張飛了。
張苞覺得很有趣,掮了老子的牌頭到處都能出風頭,便擺足了架子,對傅彤揮一揮手說道:&ldquo爾是何許人也?&rdquo &ldquo小将乃是葭萌關守将。
&rdquo &ld
守關将傅彤連連向雒城告急,一面緊守關廂,一面引頸盼望大軍早日趕到能解關外之圍。
這一日,忽然聞得後關方面隐隐傳來隆隆炮聲,知是援軍到來,興奮異常,立即揚鞭躍馬趕出後關去迎接,心裡卻在揣度不知是哪一位大将,是趙雲呢,還是張飛&hellip&hellip傅彤出後關行有三裡之地,眺望前方塵頭大起,一面先鋒旗高高飄揚,數千弟兄精神抖擻,好不威風。
走近一看,大旗上寫的是一個&ldquo苟&rdquo字,傅彤心裡忖度道:四海之内,姓苟的都沒出過名将,川中曾在白帝城有過一個叫苟安的無名将,其非就是他?他怎麼配當這個先鋒将?傅将軍識大體,并不以武藝高低來取人,既是軍師遣來,必有所用。
見他坐在馬背上悠然自得,神氣活現,待他走近,拱手道:&ldquo苟将軍,葭萌關守将傅彤有禮!&rdquo 苟安乃是小人之輩,何等勢利,他見傅彤行禮,以為自己了不起,自尊自大,昂着頭,眼睛望着天,大刺刺地用手一擺,&ldquo罷了!&rdquo 傅彤一向忠厚,見他這等無禮,也不計較,隻是放在心上,思量道:這麼大的戰事,軍師決不命你一個人來抵敵,後面必有骁勇之将,不妨問一聲。
&ldquo苟将軍,可知後隊乃是哪位将軍?&rdquo 苟安一聽這句話就來氣,滿腔的得意之色一掃而光,想道,傅彤一個小小的守關将竟然不把我這個副先鋒放在眼裡,真是欺人太甚了。
本來頭隊之将接令就走,後面差的是哪幾個人是根本不知道的,此番因為倒過來發的令,别說後一隊,就是最後一隊是誰我也清楚,但你這樣看不起我,我也不告訴你。
&ldquo啊,苟安受命為副先鋒之将,日夜趕奔前來接應關廂,後面是哪一位本先鋒不得而知,此乃軍中常理,傅将軍豈不知之?不必多問,來則自知,請馬前帶路!&rdquo 傅彤領了苟安的人馬從後關進去,到前關下馬,二人登城向外眺望。
但見一面&ldquo馬&rdquo字旗高扯大營之上,營寨層疊,兵馬整肅,一派威嚴景象。
馬超自到葭萌關外紮營以來,數日搦戰,關廂上聲息全無,總是無人應戰。
一心要與張飛交戰,可是等到如今連張飛的影子都沒有見到。
今日早早坐帳,一旁馬岱侍立,都在納悶。
忽然,一守營小卒匆匆跑上大帳報道:&ldquo禀馬将軍,小人見葭萌關上新添一面&ldquo苟&rdquo字将旗,必是漢軍增兵加将前來救應,特來禀報!&rdquo 馬超想,除了張飛之外,不與任何漢将交戰,因為張魯要我取張飛之首,再說漢軍中唯有張飛稍有名聲,别的都是無名之輩,隻須馬岱兄弟前去便足夠了。
所以,馬超雖知關廂上增添了兵将,卻一點也提不起興趣,隻是很冷漠地朝小卒揮了揮手,示意他退下。
馬岱聽說來的一員大将姓苟,心想,不如讓我往關前去挑戰,戰他數十個回合再說。
便走上一步,&ldquo兄長,想那姓苟的乃是無名之輩,能有多大的本領!待小弟與他較量片刻!&rdquo 馬超點一點頭,&ldquo小弟前往,愚兄在旗門觀戰!&rdquo 馬岱和馬超是堂房弟兄,他是馬騰的侄兒,從小父母雙亡,就在馬騰處長大成人,因而同馬超情同手足。
馬超點兵一萬,在營前設下旗門,橫槍勒馬,立于陣前。
馬岱帶領數百弟兄來到葭蔭關前叫道:&ldquo呔!關廂上聽了,命姓苟的出關交戰,我家馬将軍在此!&rdquo 關廂上傅彤和苟安都看得真切,聽得清楚,見他手捧大刀,知其是馬岱,使不冷不熱地說道:&ldquo苟大将軍,如今東川兵将前來搦戰,單要将軍出戰,諒那馬岱有多大本領,竟敢與苟将軍交戰!依傅彤之見,苟将軍理應下關迎戰,給他一個下馬之威!将軍以為然否?&rdquo 苟安豈會不知傅彤的用意,見他如此恭維自己,激得自己出戰,為的是叫自己吃點苦頭。
但苟安估量着自已的這點武藝,根本無法與人家交戰,卻又不能不為自己摘點面子回來。
心想,我又不是來交戰的,是來看熱鬧、耍威風的,都怪自已的嘴巴太刻薄,剛才刺痛了他,現在他就回敬于我。
看來還得下關去敷衍幾下,要是在三合内能打成平手,還不失我副先鋒的威風。
苟安被逼無奈,隻得硬着頭皮對傅彤道:&ldquo傅将軍守住關廂,本将軍下關迎戰。
來,與我帶馬!&rdquo 苟安下關上馬,一聲炮響,關廂大開,一馬掃出直抵陣中。
這裡傅彤傳令立即緊閉關廂。
馬岱見葭萌關中飛出一将,手捧三尖兩刃刀,倒也頗有英武氣概,不知其武藝高低,不敢貿然出手。
扣住戰馬大喝道:&ldquo來者住馬!通上名來!&rdquo 苟安略将戰馬勒住,高聲答道:&ldquo大将軍便是苟安。
爾亦留名!&rdquo &ldquo姓苟的,大将軍非是旁人,乃是漢甯王殿下、飛将軍之弟馬岱也!快放馬較量!&rdquo 先下手為強。
苟安便将手中的三尖兩刃刀一蕩,擺了一個出刀勢,俨然象一個久戰沙場的老将。
然後掄刀向馬岱的劈面砍去,&ldquo馬岱看刀!&rdquo 不料&ldquo嗒啷&rdquo一聲,十分輕松地将三尖兩刃刀蕩了出去,馬岱連手向苟安蓋頂一刀劈去。
苟安收轉家夥,向大刀上點了上去,可是使盡力氣還是招架不開,兩匹馬在地上兜了好幾個圈子。
馬岱想,看他模樣倒象一個有本領的人,卻原來是個花架子,不堪一擊。
便用力使勁壓住。
苟安第一個回合巳覺狼狽,轉身收刀,圈馬就往關廂逃跑,不敢戀戰。
馬岱趁勢追趕,打算追入關廂。
苟安逃到關廂前對城關上的傅彤連聲叫喊:&ldquo傅将軍,速速開關,苟将軍回來了!&rdquo 傅彤想,你這家夥實在可惡,今日就讓你吃些苦頭,出我心頭這一口氣!老實說,沒有你苟安在此,我照樣可以守住關廂,等到大隊趕來!便對苟安拱手道:&ldquo馬岱在後,關廂有虞,恕不從命,還請苟将軍回馬再戰幾合!&rdquo 苟安暗暗恨道:&ldquo看他面貌忠厚,心地實是刁鑽,戰場上有性命出入,有什麼可勉強的,分明是要給我難堪。
苟安前有城關,後有馬岱,無奈隻得又回身勉力抵擋幾下,再圈馬逃走。
就象老鼠見了貓一樣,東躲西藏,四處亂竄。
旗門下的馬超見此光景隻覺得可笑:諸葛亮用兵如神徒有虛名,怎麼派這種大将來。
象他這種人十個也打不過一個馬岱,怎能與我交戰! 恰在此時,魏延領了第二隊人馬趕到。
剛進後關,便聞得喊殺之聲,打聽得原是苟安與東川将馬岱交戰。
暗思道:苟安的武藝在漢軍中可算倒數第一,他怎能和人家交戰,莫非敵将也和他半斤八兩是一般貨色?因此一到前關,匆匆與傅彤見過,便傳令開關,單騎飛馳而出。
此時苟安正被逼得又逃回城關,忽見大門洞開,飛出一将,也沒看清是誰,象老鼠入洞一樣&ldquo嗦落&rdquo一竄,逃進了關廂,架刀下馬,立即登城。
傅彤見他上了城關,暗想,魏延趕來,造化了你,不然還要叫你受些驚吓,看你以後還敢目中無人否!便笑着迎了上去,&ldquo苟将軍辛苦了。
若非将軍抵住馬岱,葭萌關危在旦夕。
&rdquo 苟安就象吃了一悶棍的癞皮狗一樣,瞪着一對無神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傅彤,心裡有話卻說不出來。
可他明白這是傅彤在捉弄自己,險地送掉一條性命。
思忖道,你要捉弄我,我也給你開個玩笑。
便假惺惺地說道:&ldquo多蒙傅将軍關照,苟安銘記于心。
可曾聽得後關炮聲轟鳴,乃是三将軍張飛引軍到來!&rdquo 傅彤想,苟安和魏延兩個開路先鋒都已到了,後面再來的必定是張飛了,張飛到此不可不接。
便吩咐苟安把守關廂,匆匆下關,躍馬揚鞭出了後關。
傅彤自從投了劉備之後,從未見過張飛。
但張飛大名鼎鼎早有所聞,是天下将士既敬佩,更畏懼的人物。
此刻聽得不遠處炮聲震耳,早見一面大旗上書寫&ldquo燕山張&rdquo三字,一彪軍馬飛奔而來,料是三将軍張飛無疑,近前一看,馬背上一将黑臉豹頭環眼,烏油盔甲,手抱長矛,與傳說中的張飛一模一樣。
莫說傅彤從不相識,便是多次打過交道的人也未必能即刻認出來。
傅彤跑馬上前行禮道:&ldquo三将軍虎駕光臨,小将傅彤迎接來遲,有禮了!&rdquo 張苞初時一愣,但馬上醒悟是傅彤将自己誤認為老子張飛了。
張苞覺得很有趣,掮了老子的牌頭到處都能出風頭,便擺足了架子,對傅彤揮一揮手說道:&ldquo爾是何許人也?&rdquo &ldquo小将乃是葭萌關守将。
&rdquo &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