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回 定韬略張飛演武百日 展奇雄馬超驅兵五萬
關燈
小
中
大
ldquo翼德聽令!&rdquo
&ldquo老張在!&rdquo
&ldquo将令一支,領兵一千,即刻兵進葭萌關;一天取勝,功為第一,二天取勝,功過相抵,三天取勝,治爾贻誤軍機之罪!&rdquo
立了軍令狀,問題總是棘手的。
看上去孔明的要求太苛刻,實際上并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因為張飛操演武藝百日,養精蓄銳,去葭萌關正是以逸待勞,限定了取勝的時間是為了不讓馬超得到喘息的機會,也可以使張飛的武藝在短短的一天中施展出來。
張飛為了要取得這條将令,不惜立下軍令狀,哪怕限他半天時間取勝,他也照樣萬分自信,豪爽地答應了孔明的要求,&ldquo遵老師之命。
不過請老師差撥兒子張苞為老張之頭隊。
&rdquo 孔明知道張飛在練武時一搭一檔,兒子成了他的得力助手,今日去葭萌關也想助他一臂之力,或許要在兒子身上動些小腦筋來取勝馬超,這一點小小的要求孔明立即應允了,&ldquo張苞聽令!&rdquo 小憨也一直在動腦筋要想趁此機會立點功勞,心想,要是差我在頭隊,那我一到關廂就與馬超交戰,想必老子能戰勝的人我也能取勝,等到老子帶了大隊趕到葭萌關,隻恐我已大功告成了。
看來在頭隊上是能夠撈點便宜的。
便朗聲應道:&ldquo老張在!&rdquo &ldquo将令一支,引兵五千,頭隊趕赴葭萌關,于路切莫耽擱,不得有誤!&rdquo 初生牛犢不怕虎。
盡管人人都有點談虎色變,把馬超說得怎樣勇猛無敵,但張苞好勝心強,他知道自己父親的武藝也不弱,操兵時也常常與自己打成平手,這次去葭萌關,他想定要一顯身手,即使敗一次也在所不惜。
張苞接令,但又想到了自己掌管頭隊,也必定要有個先鋒,這樣方成行伍。
便拱手對孔明道:&ldquo軍師,老張素知還須有個先鋒将,是否?&rdquo 孔明想,當然啰,有了頭隊,理應還有個先鋒大将。
孔明本來早已寫就錦囊,為張飛開發葭萌關配備了不少大将,現在被張飛這麼一搞,索性來一個丢手不管。
此刻張苞要一個先鋒将,孔明便向兩旁道:&ldquo哪位将軍為頭隊正先鋒?&rdquo 話音落,早有一将從旁閃出:&ldquo軍師,魏延願往!&rdquo 孔明付他一支将令,領五百弟兄。
魏延接令,思量着要在馬超身上得些便宜,暗想,馬超此人久有盛名,但聞其名,卻未識其面,孔明如此擡舉他,想必此人果然骁勇無敵。
今日我身為先鋒将,便可先到葭萌關,盡管自己武藝非他可比,但也要與他交一交手。
與名将交鋒即使敗北也無關名聲,還能撈一點資本。
不過最好不要首當其沖,還需要有一個人擋頭陣,先抵擋掉馬超的一點銳氣,要是能夠和他打個平手就是上上大吉了。
想到這兒,便向孔明道:&ldquo軍師,還請選一頭隊副先鋒才好。
&rdquo 往常發令總是從先鋒發起,而且是由孔明來調遣的,今日卻是由主将自己點,點了之後再發令,倒是别具一格。
聽得魏延要一員大将為副先鋒,孔明又取令在手問兩旁道:&ldquo哪位将軍為頭隊副先鋒?&rdquo 又有一将應聲而出:&ldquo苟安前往!&rdquo &ldquo将令一支,領兵五千,頭隊開拔葭萌關!&rdquo &ldquo遵命!&rdquo苟安捧了将令退下,心裡暗暗高興:像我這種大将居然也能弄個頭隊副先鋒,真是非份之想了。
當然我不是去打仗的,而是去觀戰的,既得了名譽,又沒有性命危險,何樂而不為呢! 人馬點齊,校場點炮發兵,第一隊副先鋒苟安,第二隊正先鋒魏延,第三隊公子張苞,第四隊張飛帶着毛仁、苟璋和十八名燕将。
毛仁和苟璋自從進了西川以來跟定張飛,成了他的心腹愛将,形影不離,徐徐出了雒城。
大隊才出城關,劉備便想道:張飛性格粗魯,雖說練了百日功,武藝進了一步,足以與馬超決個勝敗,但也不可大意輕敵,應該有個人在他身邊督促督促,免得出錯。
再說這場大戰必不亞于虎牢關,趁此機會再一飽眼福。
因此側身對孔明說道:&ldquo啊,軍師,備恐三弟魯莽有失,願領兵随後接應。
&rdquo 孔明理解主人的心意,唯恐張飛失誤,便點了一點頭,然後拔出一支令箭,顧盼左右問道:&ldquo哪位将軍護衛主公前往葭萌關接應三将軍?&rdquo 武将班中同時走出兩員大将,&ldquo嚴顔願往!&rdquo&ldquo黃忠願往!&rdquo 把主公交給嚴、黃(閻王),孔明覺得萬無一失。
便道:&ldquo本軍師命爾等兩位老将軍為左右護衛,關系重大,不得有誤!&rdquo 二老接令,随劉備出了大堂往校場點齊五千弟兄,奔赴葭蔭關而去。
這裡剛走,孔明又呼道:&ldquo子龍聽令!&rdquo &ldquo末将趙雲在!&rdquo &ldquo命爾為本軍師頭隊先鋒,帶兵五千,開赴葭萌關,亮随後便來!&rdquo &ldquo是!&rdquo趙雲退出。
孔明吩咐雒城太守費觀仍舊守住城關,大堂上其餘五十餘員戰将和十數位大夫領三萬大軍同往葭萌關。
孔明出大堂,上四輪車,文官武将紛紛上馬,前簇後擁,左護右衛,刹時間刀槍耀日,旗幡遮天,馬蹄揚塵,車輪掠地;炮聲鼓聲共鳴,馬軍步軍同行;浩浩蕩蕩,耀武揚威,出了雒城。
正是: 刀槍起處鬼神駭,塵土揚時雁雀驚。
未知戰況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看上去孔明的要求太苛刻,實際上并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因為張飛操演武藝百日,養精蓄銳,去葭萌關正是以逸待勞,限定了取勝的時間是為了不讓馬超得到喘息的機會,也可以使張飛的武藝在短短的一天中施展出來。
張飛為了要取得這條将令,不惜立下軍令狀,哪怕限他半天時間取勝,他也照樣萬分自信,豪爽地答應了孔明的要求,&ldquo遵老師之命。
不過請老師差撥兒子張苞為老張之頭隊。
&rdquo 孔明知道張飛在練武時一搭一檔,兒子成了他的得力助手,今日去葭萌關也想助他一臂之力,或許要在兒子身上動些小腦筋來取勝馬超,這一點小小的要求孔明立即應允了,&ldquo張苞聽令!&rdquo 小憨也一直在動腦筋要想趁此機會立點功勞,心想,要是差我在頭隊,那我一到關廂就與馬超交戰,想必老子能戰勝的人我也能取勝,等到老子帶了大隊趕到葭萌關,隻恐我已大功告成了。
看來在頭隊上是能夠撈點便宜的。
便朗聲應道:&ldquo老張在!&rdquo &ldquo将令一支,引兵五千,頭隊趕赴葭萌關,于路切莫耽擱,不得有誤!&rdquo 初生牛犢不怕虎。
盡管人人都有點談虎色變,把馬超說得怎樣勇猛無敵,但張苞好勝心強,他知道自己父親的武藝也不弱,操兵時也常常與自己打成平手,這次去葭萌關,他想定要一顯身手,即使敗一次也在所不惜。
張苞接令,但又想到了自己掌管頭隊,也必定要有個先鋒,這樣方成行伍。
便拱手對孔明道:&ldquo軍師,老張素知還須有個先鋒将,是否?&rdquo 孔明想,當然啰,有了頭隊,理應還有個先鋒大将。
孔明本來早已寫就錦囊,為張飛開發葭萌關配備了不少大将,現在被張飛這麼一搞,索性來一個丢手不管。
此刻張苞要一個先鋒将,孔明便向兩旁道:&ldquo哪位将軍為頭隊正先鋒?&rdquo 話音落,早有一将從旁閃出:&ldquo軍師,魏延願往!&rdquo 孔明付他一支将令,領五百弟兄。
魏延接令,思量着要在馬超身上得些便宜,暗想,馬超此人久有盛名,但聞其名,卻未識其面,孔明如此擡舉他,想必此人果然骁勇無敵。
今日我身為先鋒将,便可先到葭萌關,盡管自己武藝非他可比,但也要與他交一交手。
與名将交鋒即使敗北也無關名聲,還能撈一點資本。
不過最好不要首當其沖,還需要有一個人擋頭陣,先抵擋掉馬超的一點銳氣,要是能夠和他打個平手就是上上大吉了。
想到這兒,便向孔明道:&ldquo軍師,還請選一頭隊副先鋒才好。
&rdquo 往常發令總是從先鋒發起,而且是由孔明來調遣的,今日卻是由主将自己點,點了之後再發令,倒是别具一格。
聽得魏延要一員大将為副先鋒,孔明又取令在手問兩旁道:&ldquo哪位将軍為頭隊副先鋒?&rdquo 又有一将應聲而出:&ldquo苟安前往!&rdquo &ldquo将令一支,領兵五千,頭隊開拔葭萌關!&rdquo &ldquo遵命!&rdquo苟安捧了将令退下,心裡暗暗高興:像我這種大将居然也能弄個頭隊副先鋒,真是非份之想了。
當然我不是去打仗的,而是去觀戰的,既得了名譽,又沒有性命危險,何樂而不為呢! 人馬點齊,校場點炮發兵,第一隊副先鋒苟安,第二隊正先鋒魏延,第三隊公子張苞,第四隊張飛帶着毛仁、苟璋和十八名燕将。
毛仁和苟璋自從進了西川以來跟定張飛,成了他的心腹愛将,形影不離,徐徐出了雒城。
大隊才出城關,劉備便想道:張飛性格粗魯,雖說練了百日功,武藝進了一步,足以與馬超決個勝敗,但也不可大意輕敵,應該有個人在他身邊督促督促,免得出錯。
再說這場大戰必不亞于虎牢關,趁此機會再一飽眼福。
因此側身對孔明說道:&ldquo啊,軍師,備恐三弟魯莽有失,願領兵随後接應。
&rdquo 孔明理解主人的心意,唯恐張飛失誤,便點了一點頭,然後拔出一支令箭,顧盼左右問道:&ldquo哪位将軍護衛主公前往葭萌關接應三将軍?&rdquo 武将班中同時走出兩員大将,&ldquo嚴顔願往!&rdquo&ldquo黃忠願往!&rdquo 把主公交給嚴、黃(閻王),孔明覺得萬無一失。
便道:&ldquo本軍師命爾等兩位老将軍為左右護衛,關系重大,不得有誤!&rdquo 二老接令,随劉備出了大堂往校場點齊五千弟兄,奔赴葭蔭關而去。
這裡剛走,孔明又呼道:&ldquo子龍聽令!&rdquo &ldquo末将趙雲在!&rdquo &ldquo命爾為本軍師頭隊先鋒,帶兵五千,開赴葭萌關,亮随後便來!&rdquo &ldquo是!&rdquo趙雲退出。
孔明吩咐雒城太守費觀仍舊守住城關,大堂上其餘五十餘員戰将和十數位大夫領三萬大軍同往葭萌關。
孔明出大堂,上四輪車,文官武将紛紛上馬,前簇後擁,左護右衛,刹時間刀槍耀日,旗幡遮天,馬蹄揚塵,車輪掠地;炮聲鼓聲共鳴,馬軍步軍同行;浩浩蕩蕩,耀武揚威,出了雒城。
正是: 刀槍起處鬼神駭,塵土揚時雁雀驚。
未知戰況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