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回 出危言趙雲舞槍唱絕 走荒郊張任乞食遭擒

關燈
第六回出危言趙雲舞槍唱絕 走荒郊張任乞食遭擒 金雁橋趙雲與張任相遇,兩條名槍,兩個名将,恰恰是棋逢對手。

    張任因為饑餓乏力,又失了三支箭,求功心切,便欲金槍之上刺去趙雲,故而未打照面就使出家傳秘法&ldquo百鳥朝鳳&rdquo槍。

    這槍法果然不可小看,一條槍可以化出一百零一個槍頭,難分真假,一百個假槍頭都是一個真槍頭化出,并掩護着真槍頭,忽上忽下,忽進忽退,惑亂對手的視覺,緻人于死命。

    因為一個真槍頭好比一隻凰,而一百個假槍頭當它是一百隻鳥圍住了鳳凰,所以取名為百鳥朝鳳槍。

    憑你手段高強,一百個槍頭不死,定然死在最後一槍。

    當年趙雲便經受過張繡的這套槍法,僥幸破了這套槍。

    從此曹兵曹将都知道趙雲能破此槍。

    其實不然。

    當時亦大出趙雲、張繡的意料。

    但世上之事是有巧合,卻不可能每次都會巧合。

    趙雲雖然是個巧将,這隻是說他功底紮實,戰法奧妙,經驗豐富,善于随機應變,并不是說他靠運氣過日子。

    今日相逢張任,一見這套槍法,心裡也真發怵,預感性命危險。

    然而,趙雲是個既精細、又無畏的人,正所謂&ldquo藝高膽大&rdquo,豈肯就此收場!他想到自己過去破百鳥朝鳳槍已盛名在外,也可以借題發揮一下。

    便裝出滿有把握的樣子,将手中的鼠白爛銀槍往後一拖,一條丈二銀槍前七後三,雙手懷抱二尺。

    這副架勢與衆不同,看來好似倒挺長槍。

    出槍之勢一放好,不等張任跑近,便也播起銀槍。

    張任舞的槍花足有圓台面一樣大的,而趙雲播的槍恰恰相反,隻有留情結那麼大,還不如碗口那麼粗,可是十分急。

    因為槍尖在留情結之前,又比留情結小,所以一播急,陽光之下變成了三角形狀,好像一個蛇頭。

    而在留情結後面本有二尺來長的紅纓,被槍風一吸,貼在槍尖之下,又比槍尖長出一露出了槍尖,活像蛇口中吐出的一條舌子一般。

    然後趙雲把槍鑽子一搖,整條槍就變成了一條遊動的長蛇。

     張任見他不但一點不慌,而且手中也舞出一路出奇的槍法,一條槍變成了一條蛇,非但沒有見過,連聽也沒聽說過,深感奇怪。

    便收轉金槍,問道:&ldquo趙雲,爾所用何家槍法?&rdquo 趙雲也停了下來,仍是前七後三懷抱手中,對着張任放聲大笑:&ldquo哈&hellip&hellip&rdquo &ldquo趙雲笑從何來?&rdquo &ldquo趙雲笑爾無知!當年長坂坡奮戰張繡,趙雲便用此槍破其百鳥朝鳳張家絕技,槍挑北地槍王,爾可曾聞知?&rdquo &ldquo此槍甚名?&rdquo &ldquo此乃大将軍趙家獨門槍&lsquo蛇盤七探&rsquo,專破爾這百鳥槍。

    如今爾還敢班門弄斧否?&rdquo說着,銀槍一抖又播出一條白蟒來。

     張任看得明白,聽得清楚,暗思道:趙雲槍挑槍王一點不假,天下盡知。

    他既能挑去槍王,必有破槍之法,如今再用百鳥槍亦然無濟于事。

     趙雲見他猶豫不決,便大喝道:&ldquo張任膽敢一試,教爾與張繡同等下場!來也!&rdquo又變化出一條蝮蛇來,直取張任心窩。

     張任見這蛇盤槍果然神出鬼沒,根本無法招架,大吃一驚,掉轉馬頭就走。

    一代槍祖宗在金雁橋被趙雲吓退,從此成為佳話,長坂坡槍挑槍王,金雁橋吓退槍祖宗,成了名符其實的第一名槍。

    趙雲以當年之威名借用于今日,體現出巧将的風度。

    要是此時畏畏縮縮,面露懼色,非但殺不退張任,反而還有性命危險。

    這正是虛實之法的巧用。

    旗門下的漢軍也以為趙雲破了張家獨門槍,無不拍手喝彩,愈加增加了戰場上的威勢。

    趙雲見張任往西面逃跑,并不追趕,勒住龍馬,用槍尖挑起地上的硬弓,挂在腰間。

    一張弓,三支箭,就是趙雲的戰利品,也就是孔明所要達到的目的。

     漢軍見趙雲勒馬而回,連忙将闆橋重新搭起。

    趙雲點馬過橋,帶了弟兄回轉雒城。

    看官要問:趙雲一走,這兒無人把守,留下一座空橋,張任豈不要逃過金雁河?其實這一點心理特點早被孔明摸透。

    因為張任近幾日來處處碰到漢軍漢将,在他心目中金雁橋是要隘,趙雲始終在那裡,決不會輕易離開。

    尤其是趙雲的蛇盤七探,在他的腦子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,即使要想過河,也萬萬不在這兒回頭。

    縱然張任逃過河來,也非趙雲之過,卻是諸葛亮的失策。

    趙雲意想不到今日居然能從張任手中得到這兩件寶貝,也是滿心歡喜,一路上雄赳赴、氣昂昂地帶領弟兄進了雒城,到衙門下馬撩了槍,上堂來見孔明:&ldquo軍師在上,末将趙雲繳令了!&rdquo說罷,交上一支令、一張弓和三支箭。

     孔明收過令,吩咐手下将弓箭收藏,然後命趙雲退下。

    那些川将隻聞趙雲大名,未見其實,現在看到他繳來的弓箭,的确是張任腰間所懸之物,頓覺大開眼界,無不從心裡贊歎他。

     卻說張任飛馬往金雁河西面山套中逃去,吓得頭也不敢回。

    可是沒走多少路,突然前面一聲炮響,張任連忙扣馬,要看一看來人是誰。

    但未見其人,先聞其聲,聽得一聲霹靂:&ldquo呔!小張往哪裡走,老張在此!&rdquo接着一陣馬蹄聲由遠而近,來到張任面前。

     來者黑臉,豹頭環眼,虎須似鋼針倒插,渾身烏油甲胄,手抱丈八蛇矛,胯下一匹抱月登雲豹,正是三将軍張飛,張任不看也從聲音中聽出來了。

    前者張飛,後者張苞,父子二人攔住了張任的去路。

    張飛道:&ldquo小張啊,識時務者為俊傑。

    事到如今,爾插翅難飛。

    聽老張良言谏勸,下馬歸順了我家大哥,保爾前途無量!如若不然,老張的蛇矛無情!&rdquo 名将的殺手向來隻是防而不用,或者盡量少用,一多用就起不到殺手的作用。

    張飛的殺手連劉備和關羽也沒有見過,隻是聽說而已。

    今日他要用什麼殺手呢?單手十八矛是他的絕技,宛如當年西楚項羽的單手十八挑,一矛化十矛,共計一百八十矛,最勇猛的大将不消十八矛就會看得眼花缭亂,頭昏腦脹,不挨矛也得從馬上摔下來。

    它的特點是一矛接一矛毫無間隙,而且又近又急,防不勝防,還有一個與衆不同的打法,長矛一舞,戰馬便圍住敵将四周打轉,矛舞得越急,馬就走得越快,圈子也兜得越小。

    他單手執矛,依仗着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