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回 錦衣冠彭羕戲谑川帥 苦心腸張任怒戰漢将
關燈
小
中
大
樣令人難以置信,可城前劉璝屍橫于地,小主劉循人影全無,望着對面分而又合的旗門,張任把滿腔怒火都射在自己的老師身上,都是因為嚴顔降了,這些平時安分的大将才會作亂。
本來還能與漢軍抗衡的一座雒城,如今死了一員大将,又反了一員大将,還順手牽羊帶走了小主劉循,使雒城的實力又削弱了許多,這使張任痛心疾首。
他想,我身為蜀中主帥,保不牢全川的太平已有罪過。
尤其今日喪師辱主,更有何面目去見劉璋!張任恨得兩眼通紅,好象要射出火焰來。
但再回首一想,小主已經失去了,就是追也追不回來了,料他們也不敢對劉循無禮,不如堅守不出,再過六天就是我的天下了。
張任至此仍是執迷不悟,将翻本的賭注全押在了彭羕的身上。
孔明的用兵在于出其不意,一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,猶如暴風驟雨、電閃雷鳴一般猛烈。
就在張任仍是胡思亂想之際,嚴顔旗門後的山套中一陣敲鑼打鼓之聲,&ldquo乒乓、乒乓,&hellip&hellip&rdquo五百漢軍穿紅戴綠,跳躍而來。
人群之前一騎戰馬上坐的是&ldquo築台減壽&rdquo的彭羕,今日他的裝束與昔日瘋傻之時不同:一身從事官服,頂冠登靴,衣冠楚楚,手執一柄紙扇,輕搖慢扇,别有一番潇灑飄逸之風。
隻見他一路過來洋洋得意,指着城關上的張任嘻嘻哈哈笑個不停。
張任一看清城外的彭羕,而且還在對自己指手劃腳,戲谑取笑,頓然氣塞胸膛,差點暈了過去。
他一直以為彭羕已經迷途知返在為西蜀出謀劃策,正在西街大宅中築台作法挽救西川,根本沒意料到這是騙局,尤其是在吳懿逃走、劉循被俘、劉璝陣亡的情況下真相大白,這使張任感到萬分倉卒,太出人意料,一時腦筋省不過神來,隻是呆呆地望着五彩紛呈的漢軍出神。
彭羕來到城前更是手舞足蹈,笑指張任道:&ldquo張任啊張任,世人隻道&lsquo趙顔借壽&rsquo,未聞彭羕&lsquo築台減壽&rsquo。
南鬥、北鬥,西川盡歸劉備、阿鬥,皆是彭羕之謀;吳懿歸漢、劉循被俘,彭羕之計已成。
哈哈,張任,前番爾要啖我之肉,來來來,山人在此,由爾擺布便了!&rdquo 一向是自己發号施令,幾曾受人這般耍弄和羞辱!郁積在張任心裡的一股怒氣象一條火龍一樣蹿上落下,無法使自己鎮定下來。
吳懿殺了劉璝、掠走劉循,雖說這是莫大的損失,但張任還覺得有希望,原以為隻要在六、七天之内守住雒城,一切都會轉變過來。
可眼前彭羕騙了自己,這是最大的打擊,把張任的最後一道思想防線完全摧毀,一切計劃土崩瓦解。
明知城外必有漢軍的埋伏,也知道根本捉不到彭羕,但此刻的張任已經無法控制住自己了,他象輸得傾家蕩産的賭棍一樣紅了眼,要尋釁出氣,發狂似地命令道:&ldquo與本督帶馬扛槍!&rdquo話音未落,人已下了城關,上馬抱槍,單身獨騎馳出城門,沖過吊橋,直向彭羕撲去。
&ldquo叱!彭賊休走,爾屢次哄騙本督,引狼入室,罪大滔天。
如今拿住爾這反賊定要碎屍萬段,為西蜀雪恥!&rdquo 彭羕早有準備,未及張任趕到,他就帶了五百漢軍逃之夭夭。
張任哪裡肯罷休,飛馬緊追。
旗門前嚴顔将銀刀一橫,喝道:&ldquo徒兒住馬!&rdquo 張任見嚴顔攔住了自己,氣得七竅生煙,不由分說,舞起手中金槍向嚴顔咽喉狠狠刺去,怒罵一聲:&ldquo老賊去也!&rdquo 實在是恨盡毒絕,所以罵一聲老賊,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。
老将軍畢竟曆盡滄桑,對張任的惡罵并不在乎,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不好,何況昔日視作掌中之珍,還要勸他歸順劉備,盡力要化幹戈為玉帛,便迅速将身子一偏,躲過了第一槍。
張任一槍刺空,更是惱怒有加,略一收轉,又發了出去,向他當胸點去,&ldquo老賊看槍!&rdquo 嚴顔又忙将身子一閃。
這第二槍是虛槍,張任見他身體一轉,槍頭猛然向下一沉,既快又重往嚴顔腹下紮去,罵道:&ldquo老賊去吧!&rdquo 姜是老的辣,終究是數十年沙場生涯,世面見多識廣,料他第三槍必用真功,果不其然,槍頭已近鐵甲。
嚴顔身離鞍鞯向外一側,槍尖貼着他的腰部刺了個空。
心想,我作為為師之尊,即使降漢對他來說是不對的,空手讓他三槍足見師生之恩了,三槍不中也就可以說話了。
嚴顔是這麼想,可張任并不這樣想,他以為師生各投其主,恩義已絕,沙場相見理應刀槍相争,搏個你死我活,決無留情之理。
見嚴顔隻是躲閃而不還手,暗自高興:這老賊自作孽、自受死,今日非把他刺死不可!便又抖擻精神,連連發槍。
嚴顔見他滿臉殺氣,好象發了瘋似地揮舞着長槍,隻管亂刺亂戳,絕無半點師生之情。
從第四槍開始,老将軍生氣了:我嚴顔千錯萬錯畢竟是你的老師,我用了全副身心教會了你的槍法,今日又讓你三槍,想不到你竟用槍要置我于死地,真是太沒良心了,便起手中銀刀鑽子對張任刺來的金槍留情結上重重地點了上去。
&ldquo徒兒休得無禮!&rdquo 有人會問:嚴顔用的是刀,怎麼教張任的卻是槍法?有所不知凡在刀或槍上成名的大将,至少是刀槍皆能,因為刀和槍都是長杆器械,基本功夫同出一理,隻不過在耍弄時誰最适宜變化哪一種器械的用法,和各人在力氣上誰最适宜用哪一種而已。
當時張任拜嚴顔為師時便很喜愛用槍,經過老将軍的悉心指點,加上他本人的天資聰穎,勤學苦練,練就了一手好槍法,這與老将軍的教導是水乳相融的。
隻聽得&ldquo嚓啷&hellip&hellip&rdquo一聲巨響,兵器相撞,火花四濺,相持不下。
嚴顔知道張任槍法高妙,一下子難以招架,便收回銀刀,圈馬而走。
名将都懂得&ldquo點到為止&rdquo這個意思,亂拚非但白耗力氣,而且占不到便宜。
盡管嚴顔自恃刀法精熟,但他深知張任的槍法還要略高一籌,何況年事已高,不宜持久。
長槍被人稱為兵中之王,就在于用槍的人使勁較少,而變化無窮。
一部《三國》,用槍的大将不計其數,但力氣又大,槍法又精,具備這兩個條件的不外乎兩個人,一個是張任,還有一個就是西涼馬騰之子,飛将軍錦馬超。
張任見嚴顔不戰而退,料定前有埋伏,正要回馬進城,忽然耳邊又有一陣鑼鼓之聲。
&ldquo小子張任,彭羕在此納首!&rdquo 剛剛壓抑下去的怒火又被彭羕吊了起來,張任看見他就好比生病人遇上了鬼一樣,一喚就被勾走了,金槍一蕩,放馬追了上去。
&ldquo彭賊休走,本督來也!&rdquo黃骠馬四蹄騰空,直撲彭羕而去。
看看将要趕上,橫刺裡&ldquo當!&rdquo一聲炮響,三千漢軍,為首一将遍體爛斑,手中一口四十餘斤重的三尖兩刃刀,長着一對八字小須,嬉皮笑臉道:&ldquo吔--憑爾槍祖宗,今日卻無用。
大将本姓苟,神氣加威風!&rdquo說着,已放過了彭羕,勒馬橫刀攔住了張任的去路。
張任聽說他姓苟,心裡倒好笑起來:哈哈,諸葛亮真會用兵
本來還能與漢軍抗衡的一座雒城,如今死了一員大将,又反了一員大将,還順手牽羊帶走了小主劉循,使雒城的實力又削弱了許多,這使張任痛心疾首。
他想,我身為蜀中主帥,保不牢全川的太平已有罪過。
尤其今日喪師辱主,更有何面目去見劉璋!張任恨得兩眼通紅,好象要射出火焰來。
但再回首一想,小主已經失去了,就是追也追不回來了,料他們也不敢對劉循無禮,不如堅守不出,再過六天就是我的天下了。
張任至此仍是執迷不悟,将翻本的賭注全押在了彭羕的身上。
孔明的用兵在于出其不意,一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,猶如暴風驟雨、電閃雷鳴一般猛烈。
就在張任仍是胡思亂想之際,嚴顔旗門後的山套中一陣敲鑼打鼓之聲,&ldquo乒乓、乒乓,&hellip&hellip&rdquo五百漢軍穿紅戴綠,跳躍而來。
人群之前一騎戰馬上坐的是&ldquo築台減壽&rdquo的彭羕,今日他的裝束與昔日瘋傻之時不同:一身從事官服,頂冠登靴,衣冠楚楚,手執一柄紙扇,輕搖慢扇,别有一番潇灑飄逸之風。
隻見他一路過來洋洋得意,指着城關上的張任嘻嘻哈哈笑個不停。
張任一看清城外的彭羕,而且還在對自己指手劃腳,戲谑取笑,頓然氣塞胸膛,差點暈了過去。
他一直以為彭羕已經迷途知返在為西蜀出謀劃策,正在西街大宅中築台作法挽救西川,根本沒意料到這是騙局,尤其是在吳懿逃走、劉循被俘、劉璝陣亡的情況下真相大白,這使張任感到萬分倉卒,太出人意料,一時腦筋省不過神來,隻是呆呆地望着五彩紛呈的漢軍出神。
彭羕來到城前更是手舞足蹈,笑指張任道:&ldquo張任啊張任,世人隻道&lsquo趙顔借壽&rsquo,未聞彭羕&lsquo築台減壽&rsquo。
南鬥、北鬥,西川盡歸劉備、阿鬥,皆是彭羕之謀;吳懿歸漢、劉循被俘,彭羕之計已成。
哈哈,張任,前番爾要啖我之肉,來來來,山人在此,由爾擺布便了!&rdquo 一向是自己發号施令,幾曾受人這般耍弄和羞辱!郁積在張任心裡的一股怒氣象一條火龍一樣蹿上落下,無法使自己鎮定下來。
吳懿殺了劉璝、掠走劉循,雖說這是莫大的損失,但張任還覺得有希望,原以為隻要在六、七天之内守住雒城,一切都會轉變過來。
可眼前彭羕騙了自己,這是最大的打擊,把張任的最後一道思想防線完全摧毀,一切計劃土崩瓦解。
明知城外必有漢軍的埋伏,也知道根本捉不到彭羕,但此刻的張任已經無法控制住自己了,他象輸得傾家蕩産的賭棍一樣紅了眼,要尋釁出氣,發狂似地命令道:&ldquo與本督帶馬扛槍!&rdquo話音未落,人已下了城關,上馬抱槍,單身獨騎馳出城門,沖過吊橋,直向彭羕撲去。
&ldquo叱!彭賊休走,爾屢次哄騙本督,引狼入室,罪大滔天。
如今拿住爾這反賊定要碎屍萬段,為西蜀雪恥!&rdquo 彭羕早有準備,未及張任趕到,他就帶了五百漢軍逃之夭夭。
張任哪裡肯罷休,飛馬緊追。
旗門前嚴顔将銀刀一橫,喝道:&ldquo徒兒住馬!&rdquo 張任見嚴顔攔住了自己,氣得七竅生煙,不由分說,舞起手中金槍向嚴顔咽喉狠狠刺去,怒罵一聲:&ldquo老賊去也!&rdquo 實在是恨盡毒絕,所以罵一聲老賊,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。
老将軍畢竟曆盡滄桑,對張任的惡罵并不在乎,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不好,何況昔日視作掌中之珍,還要勸他歸順劉備,盡力要化幹戈為玉帛,便迅速将身子一偏,躲過了第一槍。
張任一槍刺空,更是惱怒有加,略一收轉,又發了出去,向他當胸點去,&ldquo老賊看槍!&rdquo 嚴顔又忙将身子一閃。
這第二槍是虛槍,張任見他身體一轉,槍頭猛然向下一沉,既快又重往嚴顔腹下紮去,罵道:&ldquo老賊去吧!&rdquo 姜是老的辣,終究是數十年沙場生涯,世面見多識廣,料他第三槍必用真功,果不其然,槍頭已近鐵甲。
嚴顔身離鞍鞯向外一側,槍尖貼着他的腰部刺了個空。
心想,我作為為師之尊,即使降漢對他來說是不對的,空手讓他三槍足見師生之恩了,三槍不中也就可以說話了。
嚴顔是這麼想,可張任并不這樣想,他以為師生各投其主,恩義已絕,沙場相見理應刀槍相争,搏個你死我活,決無留情之理。
見嚴顔隻是躲閃而不還手,暗自高興:這老賊自作孽、自受死,今日非把他刺死不可!便又抖擻精神,連連發槍。
嚴顔見他滿臉殺氣,好象發了瘋似地揮舞着長槍,隻管亂刺亂戳,絕無半點師生之情。
從第四槍開始,老将軍生氣了:我嚴顔千錯萬錯畢竟是你的老師,我用了全副身心教會了你的槍法,今日又讓你三槍,想不到你竟用槍要置我于死地,真是太沒良心了,便起手中銀刀鑽子對張任刺來的金槍留情結上重重地點了上去。
&ldquo徒兒休得無禮!&rdquo 有人會問:嚴顔用的是刀,怎麼教張任的卻是槍法?有所不知凡在刀或槍上成名的大将,至少是刀槍皆能,因為刀和槍都是長杆器械,基本功夫同出一理,隻不過在耍弄時誰最适宜變化哪一種器械的用法,和各人在力氣上誰最适宜用哪一種而已。
當時張任拜嚴顔為師時便很喜愛用槍,經過老将軍的悉心指點,加上他本人的天資聰穎,勤學苦練,練就了一手好槍法,這與老将軍的教導是水乳相融的。
隻聽得&ldquo嚓啷&hellip&hellip&rdquo一聲巨響,兵器相撞,火花四濺,相持不下。
嚴顔知道張任槍法高妙,一下子難以招架,便收回銀刀,圈馬而走。
名将都懂得&ldquo點到為止&rdquo這個意思,亂拚非但白耗力氣,而且占不到便宜。
盡管嚴顔自恃刀法精熟,但他深知張任的槍法還要略高一籌,何況年事已高,不宜持久。
長槍被人稱為兵中之王,就在于用槍的人使勁較少,而變化無窮。
一部《三國》,用槍的大将不計其數,但力氣又大,槍法又精,具備這兩個條件的不外乎兩個人,一個是張任,還有一個就是西涼馬騰之子,飛将軍錦馬超。
張任見嚴顔不戰而退,料定前有埋伏,正要回馬進城,忽然耳邊又有一陣鑼鼓之聲。
&ldquo小子張任,彭羕在此納首!&rdquo 剛剛壓抑下去的怒火又被彭羕吊了起來,張任看見他就好比生病人遇上了鬼一樣,一喚就被勾走了,金槍一蕩,放馬追了上去。
&ldquo彭賊休走,本督來也!&rdquo黃骠馬四蹄騰空,直撲彭羕而去。
看看将要趕上,橫刺裡&ldquo當!&rdquo一聲炮響,三千漢軍,為首一将遍體爛斑,手中一口四十餘斤重的三尖兩刃刀,長着一對八字小須,嬉皮笑臉道:&ldquo吔--憑爾槍祖宗,今日卻無用。
大将本姓苟,神氣加威風!&rdquo說着,已放過了彭羕,勒馬橫刀攔住了張任的去路。
張任聽說他姓苟,心裡倒好笑起來:哈哈,諸葛亮真會用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