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 使傲氣張飛孤身赴敵 脫厄運劉備三旅會師

關燈
趕來,來不及想清楚這是怎麼回事。

    說時遲,當時快,張飛飛馬趕到,挺矛就刺張任。

    &ldquo小張啊,看槍!&rdquo 就這樣一聲長叫救了小憨張苞的性命。

    跌得快,爬得快,他一骨碌迅速上了馬背,對張任後腦順手就是一矛:&ldquo小張不要逞強,看槍!&rdquo 與此同時,四員川将也趕了上來,舉着兵刃高呼而至:&ldquo都督,我等來也!&rdquo 張任命令四将圍住前面的黑臉交戰,因為誰是真的張飛還未明了,自己便單打一與後面的較量,不料恰恰就是找到了張飛。

    兩個都督交手,都是絕頂的武藝。

    那邊張苞力敵四将,精神抖擻。

    張飛是來追趕兒子的,無心戀戰,因此隻是招架而不還手,但是五個人盯住了他們父子也根本脫不了身。

    忽兒心生一計,一招架完張任的金槍就向兩旁射出尋求的目光,一會兒還眨眨眼、歪歪嘴,好象在向誰暗示着什麼。

    張任腦子反應相當迅捷,一看到張飛這樣擠眉弄眼、鬼鬼祟祟的樣子,心裡已然明白:啊,這個黑臉倒有點手段,搞出兩個張飛來騙我們到山谷中,他就在這兩旁設下伏兵,然後去奪我的營寨,使我前不能攻取涪關,後不能退回雒城,腹背受敵,勢成騎虎,到那時非降即死。

    算了吧,大半年都沒有攻下涪關,此刻還能掀起什麼風浪呢!鳳鳴山這座大營是我的退身之地,事到如今隻有以守為上,切不能再上漢軍的當了。

    想到這裡,張任收轉長槍,圈回馬頭朝那邊的四将喚道:&ldquo衆将休要戀戰,随本督速回大營!&rdquo說罷,帶頭就跑。

    四員川将聽得将令也丢下張苞就走。

     張苞正戰得使勁,哪裡肯舍,拍馬便追,張飛用蛇矛一攔,大喝道:&ldquo兒子啊,快跟老子回去,來日再與小張決戰!&rdquo張苞這才将馬頭勒住,住張飛來的路上馳去。

     張任帶領四将一口氣沖進大營,見大營仍安然無恙,這才放了心,向四下一看,并不見風吹草動,隻有張飛他們一前一後往涪關而去的背影,方才意識到自己也中了黑臉的圈套,便棄槍下馬回到大帳坐下。

    作為一個三軍主帥,眼睜睜看着一座座關廂被敵人所占領,是絕對不會甘心的。

    盡管一再告誡自己要以守為上,但收複失地的欲望強烈得使他自己也控制不住。

    他想,張飛一到,諸葛亮必在明日到此,三軍一會師,劉備猶如蛟龍入水,猛虎歸林,再要趕他出西川那簡直就成了夢想。

    不如趁他沒到,我再出兵一次以決勝負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,便對帳上衆将道:&ldquo來日清晨,吳蘭和雷銅二将出涪關讨戰,邀張飛出關,然後引他進山套,本督帶領吳懿、劉璝便守在山谷之中,到時我們截住他五個戰一個,打得他精疲力竭從馬背上掉下來為止。

    我們隻要擒住了張飛,那收複涪關就反掌之易了。

    要是不成功,大營也守不住了,隻能退守雒城。

    &rdquo衆将領命,各去準備來日交戰,不提。

     卻說張苞一路往回走,跑得飛快,不多時已出了山套,早有手下報上大堂,劉備得知張飛回來了,驚喜異常,暗思道:桃園好弟兄,情同手足,形影不離,哪怕失守徐州,也不過分别半年多,此番從去年五月分手到今朝,實足二十個月,怎不教我思念!在此非常之時,他以我急所急,第一個帶兵趕到這兒來營救我,弟兄之情之深可見一斑矣!劉備飽噙眼淚站起身來,帶着文武跨出大堂去迎候張飛,剛出得大堂口,隻見張苞埋着頭直沖過來。

    劉備想三弟還是老脾氣,做事總是匆匆忙忙的。

    就是這張黑臉好象嫩了一點,容光煥發,确實象走運的樣子。

    劉備搶上一步首先招呼道:&ldquo啊,三弟,愚兄在此!&rdquo 張苞不認識劉備,但聽他叫自己是三弟,已明白他是什麼人了,暗自還在高興:我真像老子,連他都認不出來。

    小憨既不想答應,又覺得有趣,朝着劉備隻是&ldquo嘿&hellip&hellip&rdquo憨笑不已。

     劉備被他笑得懵了:我家三弟過去莽,現在卻又傻了,見了我别無表示,隻是對着我笑,大概我們弟兄二人分開了一年多把他想瘋了。

     就在這時,張飛趕了進來,他想兒子趕在自己前頭,大哥沒有見過他,唯恐因此造成誤會,心想,兒子不大懂規矩,要是在大哥面前也不分尊卑,那就失禮了。

    所以一進正門見到劉備馬上叫了起來:&ldquo大哥啊,兄弟在這裡。

    他是兄弟的兒子張苞。

    --兒子啊,還不與你家伯皇跪下!&rdquo 張苞馬上跪了下去:&ldquo伯皇大人在上,張苞拜見!&rdquo 劉備聽說面前這個人是張飛的兒子,早已笑逐顔開,撫摸着張苞的頭,仔細地看了一遍,越看越覺得象,越看心裡越喜歡。

    桃園結拜時,記得張飛也是這麼年齡,也是一張傻乎乎的臉,後來聽說張飛的一家被賊人縱火燒毀,從此不知下落,總以為他的兒子不在人世了,想不到在這兒見到了這麼大的一個侄兒,就象長坂坡阿鬥失而複得一樣高興。

    雙手将張苞扶起:&ldquo侄兒請起!&rdquo &ldquo謝伯皇大人!&rdquo張苞很有禮貌。

     張飛和身撲倒在劉備的腳下,聲淚俱下:&ldquo大哥啊,想煞兄弟也!自龐軍師身亡落鳳坡,大哥兵困涪關,兄弟心急似焚,恨不能插翅飛來相救。

    大哥啊,兄弟相救來遲,真是罪該萬死!&rdquo 劉備雖然心中高興,但眼眶内卻是含着眼淚,說道:&ldquo三弟哪裡話來。

    今日相見,恍若隔世,非三弟到此,此圍難解也!&rdquo &ldquo皆托大哥之宏福!&rdquo 弟兄二人久别重逢,情義更濃,片刻之後,挽手同行。

    至大堂各歸座位。

    早有涪關文武上前拜見;張飛忙起身還了禮。

    心想,大哥能在涪關平安度過半年,全仗彭羕之力,此恩不可不謝。

    因此,張飛走到彭羕座前拱手道:&ldquo彭先生,我家大哥身陷水火之中而無覆巢之危,皆由先生相助始有此福。

    請先生受老張一禮!&rdquo然後,張飛又轉身涪關的文武道:&ldquo若非諸位盡力,今日亦難相見也!&rdquo &ldquo托賴主公庇護!&rdquo 張飛坐定,就将一路之上的情景向劉備細細叙述,并将各關上所收的大将一一介紹,劉備稱賞不已,心中大喜,傳令為水軍各位文武張宴洗塵。

    少頃,文左武右,依次排定。

    今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