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回 越巫山張飛作軍歌 燒漢營李義試火攻

關燈
,仍然是精神百倍。

     張飛便問道:&ldquo老孫、小糜啊,老張的歌怎麼樣?&rdquo 兩個文人笑着說:&ldquo三将軍好文才,其樂無窮,下官等并不疲乏。

    &rdquo 不疲勞是不可能的,主要是心裡一輕松,減輕了體力上的困乏。

    轉過山頭,大隊穿林躍石住下走去,張飛又唱道:&ldquo下山難兮上山易,車輪如環馬似飛。

    空谷聞聲塵土起,倏忽立平地。

    &rdquo 下山确實不易!雖然有無數兄弟拉着大車,但山坡陡立輪子依然滾滾而下,不可稍有放松。

    盡管馬匹不住地忍着前蹄,不使向下滑去,可是雜沓之聲不絕于耳,聽來好似萬馬奔騰,如飛一般。

    五萬人唱的歌聲激起陣陣幽谷回蕩之音,卷起了滿山的塵土。

    大家都十分小心地在亂石叢草之中跳躍下山,但是輕松愉快的心情便大家忘記了疲倦。

     就這樣,第一天大隊過了三個山頭,傍晚就在山坳中紮營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大清早就飽餐一頓上路,翻過三個山頭停下,吃了飯又越了三個山頭。

    行軍歌已唱得滾瓜爛熟,士氣很足。

    經過十天艱苦卓絕的行軍,不可一世的巫山十二峰總算走完。

    這一天已近黃昏,還剩下一條長長的丘陵就可到平地了,大約還有半天時間的路,也就是至明天太陽當頂時分,可以完全走出山林了。

    張飛傳令:&ldquo就地停隊紮營安頓。

    并把消息傳達了下去。

    三軍将士聽說明天就可走出巫山,個個欣喜若狂,雀躍山呼,就象掙脫了沉重的腳鐐手铐一樣。

     山林中營頭紮滿,弟兄們忙于升火造飯,可四處并無源頭,用水成了當務之急。

    按理說,張飛從巴丘出發,糧足水滿,總共才行了十天的軍,車上的水糧本用不完,怎麼會缺水呢?是的,車上的水用來解渴是綽綽有餘,但燒飯用水是遠遠不夠的,而且明天還有半天時間要飲用,這水還是十分寶貴的。

    一時間轉喜為憂,人群從四面八方擁來。

    &ldquo報禀大都督,山中無水,難以舉火煮飯!&rdquo 将要走出磨難之地,突然又斷了水,這是一樁非常棘手的事情。

    張飛急中生智,命來人回去聽候将令,然後獨自在山坡上徘徊,口中喃喃自語道:&ldquo蒼天後土,本督水軍入川,反間計奪取巴丘鎮,吟歌行軍越巫山,曆盡千辛萬苦,三軍困頓,文武疲乏,卻又斷水。

    如今五萬生靈求水心切,這叫我老張怎麼辦呢?唉&hellip&hellip&rdquo說時旋即往地上蹲了下去。

     文武還以為張飛在通神,不覺好笑。

    過了好長一會,卻不見張飛站起,隻聞得他在自言自語道:&ldquo黃的、黑的、大的、小的。

    嘿嘿&hellip&hellip&rdquo大家想,怎麼有黃的和黑的,這是什麼東西呢?一旁的孫乾側首一看,隻見張飛匍匐在地上,兩隻蒲扇大的手在指着地上一大群圍攏來的長腳螞蟻,确有黃的、黑的、大的、小的,數以千計。

    孫乾想,缺了水也不去動動腦筋,竟饒有興味地玩起這種小生命來,實是可笑之極! 張飛望着這成群結隊的一大堆長腳螞蟻,忽然高聲喊道:&ldquo水來也!&rdquo 衆人大吃一驚,以為真的來了神雨,見天空毫無迹象,問道:&ldquo都督,水在何方?&rdquo 張飛指着面前的一大堆螞蟻說道:&ldquo此便是水!&rdquo 文武愕然道:&ldquo此乃螞蟻,何水之有?&rdquo &ldquo嗨嗨,老張聽老師講,若然兵困山套乏水,隻須尋找蟻穴,有蟻必有水。

    此地蟻蝼滿地,便知山中有水。

    &rdquo因為動物和植物都不能離開水,螞蟻雖小,但也是個小生命,隻要找到巢穴,不須挖得怎麼深就可以取到山泉了。

    &ldquo三軍弟兄們,立即往各處找尋蟻穴,掘地取水!&rdquo 經這麼一講,文武恍然大悟,都覺得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手下分頭往各隊去傳令。

    可是尋了許多時間,都又回來禀複找不到。

    張飛想,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如今三秋将盡,螞蟻必定要儲藏過冬食物,沒有穴怎麼行呢?就問他們在什麼地方找的。

    弟兄們回答說,陰山背後地勢潮濕,大多在那個地方找。

    張飛想了一想說,你們都找錯地方了。

    春夏時節,螞蟻一般都在背陰處藏息,到了秋冬時候,它們就要搬到向陽之地了。

    如今已是深秋,你們再到北坡去找,怎麼找得到呢? 手下重又向四下散去。

    果然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看到了一個一個的洞,洞口有無數螞蟻進進出出,川流不息。

    三軍無不欽佩張飛有勇有謀。

    實際上張飛到了進川的時候,長期受了孔明的熏陶,在用兵上已漸趨成熟,不象以前那樣魯莽了,遇事也能學着孔明的樣子冷靜思索,把孔明平時所教的兵法常常溫習,能用就用,達到了觸類旁通的地步,成了一員智勇雙全的儒将。

    弟兄們找到了無數蟻穴,立即挖出了數十口土井,&ldquo嘩&hellip&hellip清泠甜潤的山泉直往外冒。

    轉眼間,山坳中炊煙四起,非但煮熟了飯,而且還貯存了不少飲水。

     翻了一天的山,一吃了晚飯,三軍都感到精疲力竭了,就在密林深處各個臨時營中躺下憩息。

    張飛聽得滿山鼾聲大作,一陣倦意襲上心頭,思量道:老師關照我&ldquo窄處謹防火&rdquo,這裡樹木森森,營頭層層,倘然有人放起火來,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,正是兵家一大忌。

    但轉念一想,這裡離川營最近處也要走上半天,哪來什麼人放火呢!隻管放心安寝。

    便打了個呵欠,伸一伸懶腰,轉身進了内帳,見一向和自己同帳共寝的毛、苟、劉、龔,還有十八個燕将都橫七豎八地呼呼大睡了,這才躺倒身軀,和衣而卧,不多時已進入夢境。

    忽然間,見一渾身道家裝束的白發老翁進入帳來說道:窄處謹防火,低勢須防水,密林深處恐有火攻。

    張飛想,對啊!我也是這麼想的。

    這個老者與我素不相識,怎麼敢擅闖内帳?正要問他是何許人物,蓦地不見了。

    頓覺奇怪,伸手去拉老者,大喊道:&ldquo慢走!&rdquo死命地拉住了老者的衣衫。

     不料毛仁就睡在他的身旁,被張飛一聲驚雷般地猛喝早已叫醒,隻覺得大腿上一陣鑽心痛,連忙搖着張飛的肩頭呼道:&ldquo三将軍醒來!&rdquo &ldquo老者慢走!&rdquo &ldquo三将軍,哪來老者,乃是毛仁在此!&rdquo 張飛睜開睡眼一看,自己的五根鋼釺似的手指牢牢地抓住了毛仁的大腿,不覺&ldquo噗&rdquo的笑了出來:&ldquo原是毛仁。

    老張得其一兆。

    &rdquo便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。

     毛仁揉着大腿說,三将軍,你太辛苦了。

    白天翻山的時候你說見到了山神指點,晚上還要防着川軍來放火,真是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。

    這是很平常一事,一個人做夢時往往會把以前零零落落的瑣事連貫起來,不足為奇。

    還是再睡一覺吧,明天還要翻山呢! 張飛點點頭,獨自走出帳外。

    今天因為隻是歇歇腳,紮下的是個浮營,既無壕溝,又無營牆,四周篷帳一圈,就成了一個大營。

    張飛見營外一片漆黑,隻有營頭上的标燈還在發着微弱的火光。

    一面解溲,一面擡頭望着天上。

    一輪皓月當空,光華如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