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回 劉郃誘友守古城 趙雲登樓奪新域

關燈
馬刀取勝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,在一刀劈出被苟安招架開以後,便收轉金刀,圈馬就逃。

    苟安殺得性起,正要刺出,忽見向寵圈馬,隻道他因為二子被擒而心怯,無意戀戰,便舉着三尖兩刃刀追了上去。

    &ldquo呔!匹夫慢走!&rdquo向寵逃得并不快,暗運功力,希望他追到馬後,便可用回馬刀。

    凡是戰将,都會運用回馬一術,但各有奧妙不同,也有優劣之分。

    所有用刀的大将中,可稱向寵第一。

    因為别的大将,即使是關羽,所用的回馬刀也隻是一刀。

    而向寵的回馬刀與衆不同,非但回馬迅疾似風,而且連劈三刀,刀刀都有千斤之力,無有不中之理。

    這在《三國》刀将中可稱得上是獨樹一幟,也是一招絕技。

    苟安也曾聽說過向寵回馬刀的厲害,但從未見過。

    現在又是忘乎所以,根本一無提防。

    豈料戰者無心,看者有意,真所謂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

    旗門下的王茂也是個刀将,一直留意在向寵的刀法上,見他今日變戰并不十分用力,此時又驟然圈馬,猛然記起向寵的回馬刀,料定向寵必以此法生擒苟安。

    心想,苟安此人心術不正,往往在劉郃面前說三道四,離間我等關系。

    本當叫你嘗嘗向寵回馬刀的滋味,念在劉郃要擔憂,我來救你這一回。

    王茂一片好意,忙把金刀一架,從川軍手中取來錘、鑼,緊緊敲打起來。

    &ldquo乓&hellip&hellip&rdquo一棒鑼響,傳到戰場核心。

    苟安想,不知是哪個混蛋在敲鑼,我正要捉拿向寵,一樁大功被他斷送了。

    軍中聞鼓則進,聞金則退。

    苟安十分懊喪地回馬奔回旗門。

    向寵聞得一陣篩鑼之聲也頓感大失所望,也暗恨有人看出了自己的心思。

    也不追趕苟安,扣住戰馬,遙望對面旗門下時,見王茂手中還提着一面鑼,知道他識破了計策。

    苟安回到旗門,見敲鑼的竟是王茂,責問道:&ldquo王将軍,本将正欲上前擒獲向寵,緣何鳴金收兵,不使苟安立功?&rdquo王茂放下金鑼,對苟安說道:&ldquo苟将軍,向寵善用回馬刀。

    本将見向寵圈馬而走,恐将軍有失,故而鳴金阻止将軍追趕中計。

    &rdquo苟安聽了,發一聲冷笑。

    心想,嘴上說得好聽,心裡别有企圖。

    你隻怕我捉住了向寵,一人獨得全功,便造出個回馬刀來哄騙我。

    回馬刀有什麼大驚小怪的?況且我在交戰尚未察覺,你在旗門倒看得清楚,這話誰來相信!苟安心懷怨恨,并不露形,隻是淡淡地說:&ldquo多謝王将軍關照!&rdquo與賴小人最難同道。

    王茂倒是一片好心,卻被他誤會了。

    王茂道:&ldquo苟将軍且在旗門觀戰,待王茂上前與向寵決個勝負!&rdquo此話一出,苟安更加證實了王茂是故意搶他的功勞。

    便說了聲:&ldquo王将軍請1&rdquo王茂舉刀拍馬上前,大吼道:&ldquo反将向寵,不知生死,與我放馬!&rdquo向寵想,剛才是你把苟安招了回去,那就把你擒住,一個換一個。

    便縱馬向前,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兩馬相交,王茂舉刀便砍:&ldquo向寵看刀1&rdquo向寵見他來勢兇猛,金刀直朝自己腦門蓋下,用刀鑽招架,&ldquo且慢!&rdquo&ldquo當!&rdquo王茂力弱,大刀向外反彈出去,知道戰不過他,便圈馬而走。

    向寵尋思道:王茂的武功不在苟安之下,怎麼一戰就退呢?可能他知道我的回馬刀厲害,不敢拚力厮殺。

    不過你想就這麼逃回去,沒這樣便當,多少也要叫你見些顔色。

    向寵不假思索,催馬舉刀追了上去。

    王茂一路向旗門處逃,一邊偷偷地架好大刀,從胸前掏出飛爪,索子套在手腕上,聽得背後馬蹄聲已近,暗暗作喜。

    心想,隻要我回身一揚手,這鋼爪就可穩穩地把向寵拉下馬來。

    不料,旗門下的苟安一直注意着他的一舉一動,見他從胸前摸出一樣東西,知道這玩意的厲害,想起剛才王茂阻止自己捉向寵的事來,心生嫉妒,從旁抓起一面金鑼,&ldquo乓&hellip&hellip&rdquo亂敲一陣。

    這聲鑼敲得正是時候,王茂正要回身揚手,猛聽得旗門鑼聲緊密,好象出了天大的事情,頓覺心慌意亂。

    身體轉了,手也揚起,可一雙眼睛卻向旗門看去,這一疑遲就壞了大事。

    向寵拍馬追去,看看漸漸追近,忽聽又是一棒鑼聲,比先前更急,同時看到王茂手裡所擎的飛爪,大吃一驚,迅速勒轉馬頭向側面跑去。

    暗想,好險,原來王茂也是詐敗,用飛爪來擒我。

    王茂回頭向後一看,向寵已遠離戰場。

    大歎一聲:就這麼一瞬間,一個極好的機會錯過了。

    要不是苟安敲鑼,這一飛爪上去,保證把向寵拉下馬來。

    但不知旗門處有什麼緊急軍情,回去了再說。

    便飛馬跑去,同苟安:&ldquo苟将軍,王茂正欲飛爪擒向寵,緣何篩下緊急鑼聲?&rdquo&ldquo王将軍有所不知,向寵善能用兵,詭計多端。

    苟安在此看得分明,向寵欲以回馬刀取勝。

    故而鳴金收兵。

    &rdquo王茂聽了大大地一氣:放你的屁!我在前,他在後,隻有我可以回馬用刀,他怎麼用回馬刀呢?噢,明白了。

    我剛才救了你脫險,你還不知道,以為我在和你搶奪功勞,所以你也來邀一套。

    苟安啊,你真是個賴小人,從今以後我再也不能和你向道了。

    王茂氣得無話可說,就把飛爪放進勒甲套中,打算把這件事告訴劉郃。

    劉部在城樓上早已看到了王、苟二将間的用意。

    暗想,兩人本來不睦,上了戰場又産生了誤會,這是于軍不利的。

    我原先就不想出戰的,不如現在就把軍隊撤回吧!就命弟兄鳴鑼。

    鑼聲傳到城外,王、苟二人收拾旗門回了進去。

    上城樓,見劉郃。

    苟安不知趣,還要表功,說道:&ldquo劉大将軍,苟安見向寵欲使回馬刀,恐王将軍有失,故而鳴金,救了他的性命。

    &rdquo王茂想,惡人先告狀。

    氣得一聲不響,兩眼看着劉郃。

    劉郃卻笑着說:&ldquo苟将軍此言差矣。

    向寵在後何能使回馬刀?&rdquo苟安被劉郃搶白了一句,并不在意。

    心想,我本來是說的假話,目的是氣氣王茂。

    他搞掉了我的功勞,我也要時他無功可得。

    城上無話。

    劉部見下面的向寵并不收兵,還在戰場點着馬跑來跑去。

    知道他心地耿直,卻又脾氣倔強,此番交戰一無所得,還在思量着怎樣搭救兒子的計謀。

    劉郃想,你打又不打退又不退,還在苦思冥想,倒不如讓我想個辦法誘他上當,把他處死。

    略一皺眉,便思得一計。

    遂呼道:&ldquo來,與我去衙内取一匹白绫來!&rdquo孔明進川不是一帆風順的,每到一個口子,總有不同的強手出現,表現出每個川将各具的不同性格和智慧,因此戰争也就有不同的特色。

    頃刻間,川軍從衙門擡來一匹白绫送到劉郃面前。

    劉郃命弟兄把整匹白绫繞在盤車上,一頭沿着城牆放下去,約離地面八尺光景,傳令停止,這才站在盤車旁。

    向寵還在想,今天一仗打得一無結果,兩個兒子仍然要在城中受苦,這叫我如何是好?正在計無所出的時候,忽見城牆上飄飄忽忽蕩下一條長長的白绫來,烏黑黑的牆,挂着亮閃閃的白绫,這是何等的耀目,卻不知劉郃用意何在,扣馬觀察。

    劉郃一手按劍柄,一手扶城牆,對下面喊道:&ldquo向寵,本将已打定主意,欲在今日黃昏之前将汝二子枭首示衆。

    爾若要相救,喏喏喏,城牆之上懸一白绫,容爾攀援,本将吊爾上來。

    向寵有此膽量否?&rdquo向寵想,你生怕城關攻不破,特地放下一條白绫把我吊上去;你既然肯吊我上城,那何不開門讓我進去昵?這分明是一條誘敵之計,想把我吊在半空中,然後割斷白绫,讓我從上面摔下來跌得粉身碎骨。

    這種計策小孩也不會上當的。

    但今日不同,他在黃昏斬我兒子,時聞緊迫,不容我再猶豫。

    明知是計,也要硬一碰頭皮試它一試,兒子性命要緊。

    我要取城救兒子,當然也要冒一點風險,大将戰死沙場,死得其所,沒什麼可遺憾的。

    但是你要摔死我,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,不等你割斷白绫,我就在城牆上用力一蹬,躍上城樓,然後拔出寶劍,和你們拚一個你死我活。

    再說我上了城樓,諒必軍師領了大隊也将趕到,正好來一個裡應外合,既取了白帝城,又救了兒子的性命,一舉兩得。

    向寵想定,便向上面問道:&ldquo劉賢弟,此話當真?&rdquo劉郃知道向寵打的是如意算盤,甯可為了兒子冒這個險,不願丢棄這個機會。

    便正色道:&ldquo向寵聽了,大丈夫一言既出,驷馬難追,本将豈可自食其盲!向寵不必多疑,隻管前來。

    &rdquo&ldquo善哉!&rdquo向寵滿懷信心,架刀下馬,整頓一下:頭盔戴正,劉海系緊,金甲扯直,戰靴登好。

    裝束已畢,走向前面,來到城腳底邊。

    向寵立平地八尺彪軀,白绫正在他頭頂上飄拂不定,便伸手拉住,腳尖一踮,再把白绫在手掌上繞了兩圈,身子向下一沉,覺得萬無一失。

    擡頭對上面看了一服,示意劉郃起吊。

    正在這時,向寵背後傳來一聲大吼:&ldquo向将軍且慢,将此大功讓與趙雲!&rdquo冷鍋子裡爆出個熱粒子來。

    趙雲是整個漢軍的先鋒大将,他一路行來,探子紛紛來報,說道向家二位公子身遭捕獲.将近南關,又有手下來報:劉郃從城上懸下一條白绫,要向寵從此吊上擊。

    趙雲是個巧将,一聽此言,便知是計。

    命弟兄們随後趕來,自己執槍飛馬來到城前,恰見向寵手握白绫,要想攀援上去,忙厲聲喝住。

    向寵回頭一看,卻是趙雲單身趕到,深知趙雲足智多謀出自己精明得多,所以松下手來,走到趙雲馬前拱手道:&ldquo趙将軍,多多費心!&rdquo正是:白绫古樓長猶短,寸心孤膽孝亦忠。

    未知趙雲可曾登城,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