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回 向寵斬子施号令 向朗責侄陳嚴調
關燈
小
中
大
心中早就吊起三丈怒火,思量道,你這個家夥也和鄧銅一樣,敬酒不吃吃罰酒。
算你也會舞幾下大刀,在我們面前耍威風?軍師這樣懇切地勸你棄邪歸正,你卻是鐵石心腸,竟敢動手動腳,動刀動槍,倒要領教一下你的刀法。
立即執槍在手。
馬谡見趙雲一動,也疾速蕩出大刀。
此時,隻要孔明站起身來向後一退,兩下三柄家夥就會碰在一起。
孔明見兩旁船上都是劍拔弩張,肅然道:&ldquo子龍!&rdquo趙雲忙應道:&ldquo趙雲在。
&rdquo&ldquo幼常。
&rdquo馬谡以為孔明叫他出戰,昂首挺胸響亮答道:&ldquo軍師,馬谡在。
有何吩咐?&rdquo&ldquo向将軍乃是蜀中名将,本軍師尚且優禮相待,爾等不可無禮。
退下了!&rdquo趙雲和馬谡立即收回刀槍,退到孔明身旁。
孔明似感歉意道:&ldquo向将軍不必見怪。
劉家将不戰劉家将。
向将軍既不肯降,亮說之無益。
來日方長,告退了!&rdquo便傳令手下返航,回轉水營。
向寵望着掉頭離去的孔明,暗暗恨道:好話都給你諸葛亮一人說盡了,什麼劉家将不戰劉家将,既然劉備沒有侵奪西川的野心,為何要不顧千裡蜀道難行而發兵呢?你諸葛亮不戰劉璋手下的大将,怎麼能連奪二座關隘?這分明是自欺欺人。
前面兩關上的守将都是因為好武,被諸葛亮用計鑽了空子。
我向寵隻是守住大營,看你怎麼過去。
向寵收了手中的大刀,也命弟兄回歸營頭。
今日一番會面,看起來孔明并沒有得到什麼便宜,好象被向寵駁得無言可對。
其實并不然。
諸葛亮一生謹慎,從不打無把握之仗,非要到了知彼知己的地步才肯施用妙計不可。
從向寵的對話中已摸透了此人的性格和用兵的特長,以後再來對陣,那就完全可以降服他了。
向寵回到江邊,離船登岸,帶了五百二十個心腹直奔大營。
見營牆上向朗還在朝江面上觀望,好似沒有發現自己。
便向上拱手呼道:&ldquo叔父大人,侄兒對陣回來了,請開放營門!&rdquo向朗把江面上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,沉思道:諸葛亮不遠千裡趕到這裡,好不容易與向寵兩陣對圓,正可乘這個機會活捉他,怎麼向寵把大刀舞了一舞,就把諸葛亮吓退了呢?莫非諸葛亮勸降不成,反而見向寵怕了?不可能的。
諸葛亮手下有這麼多骁勇善戰的大将,武藝都是天下聞名的,怎麼會怕他呢?向朗百思不得其解,聽得營前的喊聲,方知自己想得出了神。
也不急着去開門,問道:&ldquo賢侄緣何不戰而歸?&rdquo隻因是向寵的叔父,問一聲也無所謂。
要是換了别人,向寵豈不要起疑心?見了主将回來不先開門,卻向我問長道短。
向寵就把江中對話的原意簡扼地說了一遍。
向朗聽了向寵的一段話,意識到自己想偏了,孔明不戰有他的道理。
要是我不問這一聲,把向寵關在營外,諸葛亮又不知道我這老頭子在暗中相助他,這樣反而弄巧成拙了。
向朗立即傳令開營門,平鋪躺闆,立即下營牆迎接向寵進營。
然後交了差。
向寵進大帳,向朗回營,自去憩息不提。
水營上的文武衆人見孔明軍師回營,紛紛迎入大帳,然後兩旁站立,向趙雲和馬谡打聽此去有何收獲。
趙、馬二将一一如實相告。
片刻,帳上寂靜無聲,孔明雙眼微台,好象在養神。
忽然傳來&ldquo嘿&hellip&hellip&rdquo的笑聲,但見孔明用羽扇指着文人簡雍,隻是指指點點地笑,并無所示。
簡雍知道孔明的這種反常,正是用計的先兆,用扇指着自己,就說明要委我重任。
簡雍雖然這樣想,但被這莫名其妙的笑聲弄得心癢難搔。
忙跨上一步問道:&ldquo軍師何放指着下官發笑?&rdquo孔明收住笑聲答道:&ldquo憲和大夫,亮幼讀相書,善能相面。
今日欲借大夫之面一相,預蔔能否奪取錦江大營。
&rdquo簡雍聽得孔明說要給他相面,而且還能蔔知前程,求之不得,欣然應道:&ldquo但憑軍師盼咐。
軍師,下官的氣色如何?&rdquo相面是假,要他去錦江大營是真,當然會相出事情來的了。
孔明注目端詳了一回,再凝神思量一番,忽作驚狀,&ldquo呀,亮觀大夫之面,便知數日之内必有牢獄之災。
&rdquo簡雍想,牢獄之災就是坐班房、關禁閉。
我一向安守本份,又無大過,不知為了哪一樁事情要這樣罰我。
便問:&ldquo莫非軍師要将下官關押起來?&rdquo&ldquo大夫身犯何罪,竟要入獄?&rdquo&ldquo既無罪過,何來牢獄之災?&rdquo&ldquo并不亮要關你。
&rdquo&ldquo此話怎講?&rdquo&ldquo收降向寵,在此一舉。
亮請大夫不辭辛勞,速往錦江大營走一遭。
若被向寵關押起來,便是有功;倘使去而複返,便是有罪!&rdquo簡雍這才明白,原來孔明為的是叫自己去錦江營中勸說,以言語激怒向寵,這樣就有可能被他軟禁,也就達到了孔明的目的。
問道:&ldquo軍師,下官去後,縱被向寵關禁在彼,又便怎樣?&rdquo&ldquo大夫,你與我再三勸其收納向大公子。
若不允,以言激之,其必恨面監你。
營中自有要人款待大夫,亮之計策便應在此人身上。
&rdquo簡雍将信将疑:你人還未去過大營,怎麼就知道那裡有人接濟我?真有辦法。
簡雍奉了孔明之命,立即起身出營,登舟逆流而上。
沒多大工夫就到了大營近側。
&ldquo呔!來者何人,到此何事?&rdquo簡雍答道:&ldquo川軍弟兄,下官乃是大漢軍師帳前參謀簡雍,特奉軍師之命,有要事求見向大将軍,費心弟兄報個消息。
&rdquo船才靠岸,一夥川軍擁了上去,在簡雍的身上摸了個遍并未發現有何夾帶,引着他上岸往大營去,向守營軍士說明了來意,就把簡雍看押在營外,自有手下往裡邊去通禀向寵。
向寵從江面回到了大帳,猜不透孔明的用意,此時正靜坐在那裡想心事:諸葛亮一早趕到這裡,卻又無交戰之心,就說了這麼幾句并不要緊的話回去了。
其實這根本用不着他親自來,隻要派一個心腹就可以辦妥的事,他為何要興師動衆地帶了好幾十條戰船同來?真是奇怪。
恰在這時,手下來報:&ldquo報向大将軍,水營來一文人,自稱諸葛亮帳前參謀,名喚簡雍,有事求見大将軍。
&rdquo&ldquo唔?退下了。
&rdquo向寵想,兩國相争,信使來往乃是常有之事。
隻是在此非常時期,又來的是個文人,隻怕又來做說客,倒要提防,卻又不能怠慢他。
便傳言相請。
簡雍從容闊步上帳,見向寵面有驚疑之色,徑直到案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禮:&ldquo向将軍在上,下官筒雍參拜!&rdquo&ldquo未知大夫到此,有失迎迓,一旁請坐。
&rdquo&ldquo向将軍在此,下官侍立何妨?&rdquo向寵早己得知簡雍是劉備的數中謀士,身價不小,又道:&ldquo不必客套,請坐。
&rdquo&ldquo多謝将軍賜坐!&rdquo就在一旁坐下。
&ldquo請問大夫光顧敝寨何事?&rdquo&ldquo下官此來奉軍師之命,見将軍重申一言:令郎失營事出偶然,确未歸降,連日于軍中啼哭。
軍師見之不忍,請向将軍念骨肉之情收回公子,然後兩軍開兵。
&rdquo向寵想,諸葛亮啊,我早已一口回絕了,你這條計不成,也該另換一計,怎麼又是老一套呢?正色道:&ldquo大夫,向某與其已絕父子之情,不複贅言!&rdquo簡雍想,我早已料定這條路走不通,隻有激杠他了。
&ldquo向大将軍果真不收大公子?&rdquo&ldquo豈能有假?&rdquo&ldquo與不明事理、屈斷無辜者難以置腹而語。
告退了!&rdquo做出一副要起身的樣子。
向寵皺了下眉頭,立即毫不猶豫道:&ldquo恕不相送,請便!&rdquo簡雍見向寵并無挽留之意,反而着急起來。
暗想,軍師千叮萬囑,叫我不能空勞而回,照這種趨勢看來,一開口就弄僵,免不了要被逐出大營。
那怎麼辦呢?回去要獲罪,不回去也沒人留,那索性讓我大罵一場,或許向寵在盛怒之下把我關押在此。
就在簡雍站起身來要想破口大罵的時候,向寵忽兒改變了主意,他想,孔明進川隻帶一文二武,現在武多文步,用計全靠和他商量。
你奪了我的水營,我就扣住你的文人,你要我放簡雍,就用水營來換。
向寵轉定念頭,忙輕喝一聲:&ldquo大夫且慢!&rdquo簡雍正在進退兩難之際,聽得此言,站穩身軀,故作鎮定道:&ldquo何事?&rdquo向寵想,剛剛下了&ldquo逐客令&rdquo,現在要留住他,倒很難啟齒。
便緩言道:&ldquo大夫既己到此,向某理應盡地主之誼,好好款待。
何必來之匆匆,去也碌碌?向某正有要事請教,望大夫在敝營耽擱數日。
&rdquo簡雍已聽出言外之音,正是求之不得,笑道:&ldquo蒙将軍美聲,下官卻之不恭,便在此盤桓數日。
&rdquo向寵想,文绉绉、酸溜溜,連這點用意也不懂。
我明說留你在此,實際上是絆羁住你的身體,不讓你回去為孔明出壞點子。
又想,對付這種人不能硬來,隻有把他軟禁起來。
再說,我還要提防孔明乘虛而入,無暇纏住他,還得派一個妥當之人看住他。
誰能看押他呢?想之再三,覺得隻有自己的叔父向朗飽食終日、無所事事,叫他來押住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是最适當不過了。
傳令道:&ldquo來啊,與我相請向老大夫!&rdquo&ldquo是。
&rdquo須臾,向朗興沖沖趕到大帳,上前招呼道:賢侄,呼喚愚叔何事?&rdquo&ldquo叔父大人,此位乃是漢軍師帳前參謀簡雍大夫。
小侄欲留簡大夫在營中盤桓數日。
拜托叔父大人好好款待佳賓。
&rdquo說着,對向朗使了一個眼色,意思是不是叫你真的去陪伴他,而是看住他,不讓他逃跑。
這一個眼神向朗怎會不懂?心想,諸葛亮就象是天上的神仙,知道這裡有我這個老頭子暗中在幫他的忙,就派了簡雍列這兒來。
合該向寵要歸漢,此事又交托到我的手裡。
可見得國家興衰皆在天數,劉備早晚要坐鎮西川。
便十分樂意地點頭道:&ldquo侄兒隻管放心,自有愚叔款待簡先生。
&rdquo不須你費心,保證把這座大營連你的人都拱手進到諸葛亮的手中。
說完,轉身一揖,&ldquo簡大夫,後營有請!&rdquo一把拖住簡雍的袍袖就往側營而去。
一到側營就是向朗的天地。
這裡有十多十七老八十歲的老頭兒,都是從劉表手下和向朗一起進川的數十年同伴。
他們志同道合,感情融洽.都有心在
算你也會舞幾下大刀,在我們面前耍威風?軍師這樣懇切地勸你棄邪歸正,你卻是鐵石心腸,竟敢動手動腳,動刀動槍,倒要領教一下你的刀法。
立即執槍在手。
馬谡見趙雲一動,也疾速蕩出大刀。
此時,隻要孔明站起身來向後一退,兩下三柄家夥就會碰在一起。
孔明見兩旁船上都是劍拔弩張,肅然道:&ldquo子龍!&rdquo趙雲忙應道:&ldquo趙雲在。
&rdquo&ldquo幼常。
&rdquo馬谡以為孔明叫他出戰,昂首挺胸響亮答道:&ldquo軍師,馬谡在。
有何吩咐?&rdquo&ldquo向将軍乃是蜀中名将,本軍師尚且優禮相待,爾等不可無禮。
退下了!&rdquo趙雲和馬谡立即收回刀槍,退到孔明身旁。
孔明似感歉意道:&ldquo向将軍不必見怪。
劉家将不戰劉家将。
向将軍既不肯降,亮說之無益。
來日方長,告退了!&rdquo便傳令手下返航,回轉水營。
向寵望着掉頭離去的孔明,暗暗恨道:好話都給你諸葛亮一人說盡了,什麼劉家将不戰劉家将,既然劉備沒有侵奪西川的野心,為何要不顧千裡蜀道難行而發兵呢?你諸葛亮不戰劉璋手下的大将,怎麼能連奪二座關隘?這分明是自欺欺人。
前面兩關上的守将都是因為好武,被諸葛亮用計鑽了空子。
我向寵隻是守住大營,看你怎麼過去。
向寵收了手中的大刀,也命弟兄回歸營頭。
今日一番會面,看起來孔明并沒有得到什麼便宜,好象被向寵駁得無言可對。
其實并不然。
諸葛亮一生謹慎,從不打無把握之仗,非要到了知彼知己的地步才肯施用妙計不可。
從向寵的對話中已摸透了此人的性格和用兵的特長,以後再來對陣,那就完全可以降服他了。
向寵回到江邊,離船登岸,帶了五百二十個心腹直奔大營。
見營牆上向朗還在朝江面上觀望,好似沒有發現自己。
便向上拱手呼道:&ldquo叔父大人,侄兒對陣回來了,請開放營門!&rdquo向朗把江面上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,沉思道:諸葛亮不遠千裡趕到這裡,好不容易與向寵兩陣對圓,正可乘這個機會活捉他,怎麼向寵把大刀舞了一舞,就把諸葛亮吓退了呢?莫非諸葛亮勸降不成,反而見向寵怕了?不可能的。
諸葛亮手下有這麼多骁勇善戰的大将,武藝都是天下聞名的,怎麼會怕他呢?向朗百思不得其解,聽得營前的喊聲,方知自己想得出了神。
也不急着去開門,問道:&ldquo賢侄緣何不戰而歸?&rdquo隻因是向寵的叔父,問一聲也無所謂。
要是換了别人,向寵豈不要起疑心?見了主将回來不先開門,卻向我問長道短。
向寵就把江中對話的原意簡扼地說了一遍。
向朗聽了向寵的一段話,意識到自己想偏了,孔明不戰有他的道理。
要是我不問這一聲,把向寵關在營外,諸葛亮又不知道我這老頭子在暗中相助他,這樣反而弄巧成拙了。
向朗立即傳令開營門,平鋪躺闆,立即下營牆迎接向寵進營。
然後交了差。
向寵進大帳,向朗回營,自去憩息不提。
水營上的文武衆人見孔明軍師回營,紛紛迎入大帳,然後兩旁站立,向趙雲和馬谡打聽此去有何收獲。
趙、馬二将一一如實相告。
片刻,帳上寂靜無聲,孔明雙眼微台,好象在養神。
忽然傳來&ldquo嘿&hellip&hellip&rdquo的笑聲,但見孔明用羽扇指着文人簡雍,隻是指指點點地笑,并無所示。
簡雍知道孔明的這種反常,正是用計的先兆,用扇指着自己,就說明要委我重任。
簡雍雖然這樣想,但被這莫名其妙的笑聲弄得心癢難搔。
忙跨上一步問道:&ldquo軍師何放指着下官發笑?&rdquo孔明收住笑聲答道:&ldquo憲和大夫,亮幼讀相書,善能相面。
今日欲借大夫之面一相,預蔔能否奪取錦江大營。
&rdquo簡雍聽得孔明說要給他相面,而且還能蔔知前程,求之不得,欣然應道:&ldquo但憑軍師盼咐。
軍師,下官的氣色如何?&rdquo相面是假,要他去錦江大營是真,當然會相出事情來的了。
孔明注目端詳了一回,再凝神思量一番,忽作驚狀,&ldquo呀,亮觀大夫之面,便知數日之内必有牢獄之災。
&rdquo簡雍想,牢獄之災就是坐班房、關禁閉。
我一向安守本份,又無大過,不知為了哪一樁事情要這樣罰我。
便問:&ldquo莫非軍師要将下官關押起來?&rdquo&ldquo大夫身犯何罪,竟要入獄?&rdquo&ldquo既無罪過,何來牢獄之災?&rdquo&ldquo并不亮要關你。
&rdquo&ldquo此話怎講?&rdquo&ldquo收降向寵,在此一舉。
亮請大夫不辭辛勞,速往錦江大營走一遭。
若被向寵關押起來,便是有功;倘使去而複返,便是有罪!&rdquo簡雍這才明白,原來孔明為的是叫自己去錦江營中勸說,以言語激怒向寵,這樣就有可能被他軟禁,也就達到了孔明的目的。
問道:&ldquo軍師,下官去後,縱被向寵關禁在彼,又便怎樣?&rdquo&ldquo大夫,你與我再三勸其收納向大公子。
若不允,以言激之,其必恨面監你。
營中自有要人款待大夫,亮之計策便應在此人身上。
&rdquo簡雍将信将疑:你人還未去過大營,怎麼就知道那裡有人接濟我?真有辦法。
簡雍奉了孔明之命,立即起身出營,登舟逆流而上。
沒多大工夫就到了大營近側。
&ldquo呔!來者何人,到此何事?&rdquo簡雍答道:&ldquo川軍弟兄,下官乃是大漢軍師帳前參謀簡雍,特奉軍師之命,有要事求見向大将軍,費心弟兄報個消息。
&rdquo船才靠岸,一夥川軍擁了上去,在簡雍的身上摸了個遍并未發現有何夾帶,引着他上岸往大營去,向守營軍士說明了來意,就把簡雍看押在營外,自有手下往裡邊去通禀向寵。
向寵從江面回到了大帳,猜不透孔明的用意,此時正靜坐在那裡想心事:諸葛亮一早趕到這裡,卻又無交戰之心,就說了這麼幾句并不要緊的話回去了。
其實這根本用不着他親自來,隻要派一個心腹就可以辦妥的事,他為何要興師動衆地帶了好幾十條戰船同來?真是奇怪。
恰在這時,手下來報:&ldquo報向大将軍,水營來一文人,自稱諸葛亮帳前參謀,名喚簡雍,有事求見大将軍。
&rdquo&ldquo唔?退下了。
&rdquo向寵想,兩國相争,信使來往乃是常有之事。
隻是在此非常時期,又來的是個文人,隻怕又來做說客,倒要提防,卻又不能怠慢他。
便傳言相請。
簡雍從容闊步上帳,見向寵面有驚疑之色,徑直到案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禮:&ldquo向将軍在上,下官筒雍參拜!&rdquo&ldquo未知大夫到此,有失迎迓,一旁請坐。
&rdquo&ldquo向将軍在此,下官侍立何妨?&rdquo向寵早己得知簡雍是劉備的數中謀士,身價不小,又道:&ldquo不必客套,請坐。
&rdquo&ldquo多謝将軍賜坐!&rdquo就在一旁坐下。
&ldquo請問大夫光顧敝寨何事?&rdquo&ldquo下官此來奉軍師之命,見将軍重申一言:令郎失營事出偶然,确未歸降,連日于軍中啼哭。
軍師見之不忍,請向将軍念骨肉之情收回公子,然後兩軍開兵。
&rdquo向寵想,諸葛亮啊,我早已一口回絕了,你這條計不成,也該另換一計,怎麼又是老一套呢?正色道:&ldquo大夫,向某與其已絕父子之情,不複贅言!&rdquo簡雍想,我早已料定這條路走不通,隻有激杠他了。
&ldquo向大将軍果真不收大公子?&rdquo&ldquo豈能有假?&rdquo&ldquo與不明事理、屈斷無辜者難以置腹而語。
告退了!&rdquo做出一副要起身的樣子。
向寵皺了下眉頭,立即毫不猶豫道:&ldquo恕不相送,請便!&rdquo簡雍見向寵并無挽留之意,反而着急起來。
暗想,軍師千叮萬囑,叫我不能空勞而回,照這種趨勢看來,一開口就弄僵,免不了要被逐出大營。
那怎麼辦呢?回去要獲罪,不回去也沒人留,那索性讓我大罵一場,或許向寵在盛怒之下把我關押在此。
就在簡雍站起身來要想破口大罵的時候,向寵忽兒改變了主意,他想,孔明進川隻帶一文二武,現在武多文步,用計全靠和他商量。
你奪了我的水營,我就扣住你的文人,你要我放簡雍,就用水營來換。
向寵轉定念頭,忙輕喝一聲:&ldquo大夫且慢!&rdquo簡雍正在進退兩難之際,聽得此言,站穩身軀,故作鎮定道:&ldquo何事?&rdquo向寵想,剛剛下了&ldquo逐客令&rdquo,現在要留住他,倒很難啟齒。
便緩言道:&ldquo大夫既己到此,向某理應盡地主之誼,好好款待。
何必來之匆匆,去也碌碌?向某正有要事請教,望大夫在敝營耽擱數日。
&rdquo簡雍已聽出言外之音,正是求之不得,笑道:&ldquo蒙将軍美聲,下官卻之不恭,便在此盤桓數日。
&rdquo向寵想,文绉绉、酸溜溜,連這點用意也不懂。
我明說留你在此,實際上是絆羁住你的身體,不讓你回去為孔明出壞點子。
又想,對付這種人不能硬來,隻有把他軟禁起來。
再說,我還要提防孔明乘虛而入,無暇纏住他,還得派一個妥當之人看住他。
誰能看押他呢?想之再三,覺得隻有自己的叔父向朗飽食終日、無所事事,叫他來押住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是最适當不過了。
傳令道:&ldquo來啊,與我相請向老大夫!&rdquo&ldquo是。
&rdquo須臾,向朗興沖沖趕到大帳,上前招呼道:賢侄,呼喚愚叔何事?&rdquo&ldquo叔父大人,此位乃是漢軍師帳前參謀簡雍大夫。
小侄欲留簡大夫在營中盤桓數日。
拜托叔父大人好好款待佳賓。
&rdquo說着,對向朗使了一個眼色,意思是不是叫你真的去陪伴他,而是看住他,不讓他逃跑。
這一個眼神向朗怎會不懂?心想,諸葛亮就象是天上的神仙,知道這裡有我這個老頭子暗中在幫他的忙,就派了簡雍列這兒來。
合該向寵要歸漢,此事又交托到我的手裡。
可見得國家興衰皆在天數,劉備早晚要坐鎮西川。
便十分樂意地點頭道:&ldquo侄兒隻管放心,自有愚叔款待簡先生。
&rdquo不須你費心,保證把這座大營連你的人都拱手進到諸葛亮的手中。
說完,轉身一揖,&ldquo簡大夫,後營有請!&rdquo一把拖住簡雍的袍袖就往側營而去。
一到側營就是向朗的天地。
這裡有十多十七老八十歲的老頭兒,都是從劉表手下和向朗一起進川的數十年同伴。
他們志同道合,感情融洽.都有心在